昨日,网友“正义的眼睛”发布微博称,上海闸北21岁男子李书南为了借得1000元现金遭遇高利贷公司与房产中介设下的连环圈套,在经历“九出十三归”的多次利滚利后,最初的8000元借款,被翻滚至82万余元。在此期间,其母亲一套住房被高利贷公司骗走,放贷者以房产作抵押向银行借款140余万元销声匿迹。在向房产交易主管部门多次陈情未果后,李母服毒自尽。上海警方回应称,该案系新型诈骗模式,在上海地区首次出现。
8000元滚至82万
“正义的眼睛”自称系李书南亲属。他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2010年6月,借了他人1000元现金无力偿还的李书南接到上海当地一家放贷公司的手机短信。该短信称,可以为客户办理无抵押贷款。李在瞒着父母的情况下,与短信发送者取得了联系,并按照放贷公司要求,贷取了8000元现金,在取钱的当天,放贷公司要求李写下13400元借据。约定的1个月内还款期限到来时,李书南无法还款,这时放贷公司介绍了姚某和孙某给李,并再次向李放贷3万元,用于还清此前“欠下”的13400元。
发帖者称,这一次,李书南被要求写下5万元欠条。而3万元的借款,被姚某等人以“代为还款”、“中介费”等名义扣除后,到李书南手中的只有1000元。同样的,这一次约定的还款日期到来时,李书南仍无偿还能力。此时,姚某等人开始游说,先后以“房产买卖抵押,贷更多的钱给你”为由骗得李书南偷出其母亲名下房产证,并通过伪造李母身份证、公证的方式,将房产委托给一家房产中介公司进行抵押贷款。
等到李书南的母亲和家人发现时,其房产早已被放贷公司所获得。在双方交涉过程中。李家被告知“败家子”儿子在姚某等人的帮助下,多次向放贷公司借款,本金加利息在不到一年时间里,翻至超过82万元。而因李书南无力偿还本金及利息,李氏母子名下的房产,早就按照“约定”归放贷人所有了。放贷人陈长宏在获得房产证后,以该房产向银行抵押贷款,获得140万元。目前,陈长宏及140多万元贷款已不知所终。
“假的,都是假的。房产中介公司提供给房产中心的交易文件全部系伪造。”发帖人称,李书南之所以会上当,皆因其系智障患者。李书南的母亲潘琼,在多次与放贷公司及负责过户房产的中介公司交涉未果后,于5月14日晚服下半瓶安眠药自尽。
警方已立案侦查
南都记者昨日从上海闸北区警方了解到,目前,警方已经正式立案并介入事件调查。警方称,李书南遇到的系一起放贷公司与房产中介勾结,非法侵财的新型案例,在上海地区首次出现。
“李书南收到的放贷短信,多数系非法高利贷公司所为。一旦被绑定,借款人往往无法脱身。在整个案件中,房屋中介公司涉嫌与放贷公司勾结,以巨额利息绑定借款人后,再伪造公证信息,最终实现对借款人房产的侵占。这类案件比单纯的手机短信诈骗要巧妙得多。”闸北公安分局一名民警说,经过研究,该案件已经转交该局刑侦支队三队办理。
警方称,家属曾向他们出具一份司法鉴定报告。在这份编号为司鉴中心(2011)精鉴字第42号的书面报告中,李书南被鉴定为“智商64”、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而这个数值,大大低于正常人“80以上”的数值。属于智障的“限制行为能力人”。在这种情况下,李书南与放贷人签署的合同、欠条等文书,均可能被认定无效。
闸北公安分局回应南都记者称,警方初查后发现,向李书南放贷的上海鑫基投资有限公司及其员工姚自成、陈长宏等人的行为已经涉嫌构成“诈骗罪”,故予以立案。
“导致李家房产过户的公证信息系在湖北襄阳地区完成,为此我们曾专门派出干警到当地调查。结果发现,在整个房屋过户过程中的当事人潘琼及李书南的签名、身份证件、房屋交易委托信息材料签名等,都存在被伪造的嫌疑。”警方说。
房产交易文书系伪造
昨晚,被抢救过来的潘琼接受南都记者电话采访时称,自己从未去过湖北。湖北襄阳公证机构的公证材料全部系放贷公司伪造。她称,导致自己房屋被侵占的唯一依据———《房产买卖合同》上儿子李书南的签名也系放贷者伪造所得。
而上海市浦东新区房地产登记处值班人员昨日在回应记者时称,房产交易部门称,按照工作管理,该部门对交易双方提供的法律文书只是进行形式上的审查,而“实质”(真假)审查程序在国内尚无明确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