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后的第二天,央行突然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2011年5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1%,再创历史新高点。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将高达17.5%。
据估算,此次上调后,可一次性冻结银行资金3700多亿元。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意在进一步回笼市场的宽裕流动性。
通胀形势严峻央行出手快速
今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在过去四个月里先后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这也是央行自去年以来准备金率的第十一次上调。
昨日,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超出市场预期,显示出央行控制通胀的决心。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上涨5.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8%。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国家统计局刚于11日公布4月经济数据,这种调整符合央行一贯操作思路,“即在宏观经济数据前后出台紧缩政策”。
还有一些人士表示,央行之所以出手这么快,是因为通胀形势依然很严峻。燕京华侨大学校长、经济学家华生表示,11日公布4月份经济数据,而12日就立刻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一动作表明当前通胀形势依然严峻。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这个月通胀高于市场预期,沉寂了两个月之后通胀似乎有再次卷土重来之势,上调准备金率是合情合理的。
银河证券董事总经理左小蕾表示,目前流动性太多,除了外贸顺差回升和热钱的进入,社会融资也直接影响着流动性的加剧。
对于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李慧勇分析说,这周有2000亿到期央票要回笼,回收流动性的压力很大,因此在通过三年和三个月央票回笼的同时,上调准备金率可以达到足额充分回笼的效果。
鲁政委表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大致锁定商业银行资金逾3700亿元。
央行表态“无上限”六月或会再上调
连续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否起到了实质效果?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称,下半年,根据通胀的形势,还会有调整准备金率或加息的动作,预计政策调整的累加作用将在下半年得到体现,通胀将得到有效的控制。
此次上调将回收流动性约3600亿人民币。李慧勇认为,静态来讲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影响银行贷款,但另一方面,由于已是连续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高位之上存准率的边际作用也呈现递加效果。
央行月初发布的《2011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准备金工具针对由外汇流入等导致的偏多流动性,其运用力度和调整空间取决于多个可变的条件,因此并不存在绝对上限。
央行的这一表态,在很多专家看来,近期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仍然很大。鲁政委认为,5月CPI增速必定“破五”,央行继续上调准备金率乃至加息的空间不小,应继续对货币政策有一定的收缩,金融调控还要加大力度。
李慧勇也赞同上述观点。他预测,6月份还将有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因为央行曾表态上调无绝对上限,下半年还需视外汇占款情况而定。而预计今年还将有一次加息,窗口期在6-7月份。
汇丰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孙君玮表示,紧缩政策如果能够再持续3至4个月,经济增长进一步降温到潜在增长率之下,将有助于通胀压力在今年下半年明显回落。
短期内加息压力略为减轻
分析人士指出,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可能短期内使加息可能性降低。兴业银行此前发布报告指出,虽然目前还不值得为经济增长担心,但考虑到紧缩政策正在收到成效,工业生产已出现放缓,并且一些有影响的高层政府官员认为通胀下半年会出现回落,因此预计5月份不会加息。
不过,还是有一些专家认为,治理通胀最得力的工具就是加息,加息的工具必不可少。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表示,央行应该采取加息工具,只有加息才能促使通胀压力降低。
荷宝投资管理集团周四也称,由于非食品通胀压力较预期要高,预计未来两至三个月中国需要加息一次,并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而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初,国内通胀压力比一季度宽松。因此,“本轮加息已近尾声,预计还会有最后一次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