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彩色、黑白本来不奇怪,奇怪的是使用教材的色彩也根据学生经济条件来划分。这就是发生在兰州市榆中县魏家圈等几所小学的怪事。
开学之际,兰州市榆中县魏家圈小学的许多同学感到很奇怪,同是一个班的学生,大多数同学领到的是黑白教材,而少数同学使用的却是漂亮的彩色课本。是谁人为地制造了这种“不平等”现象,使学生出现两种“身份”?
学生教材 一个班级分黑白彩色两种
据报道,在兰州市榆中县的魏家圈小学,普通学生交了90多元学费和书本费,领到的语文、数学教材是黑白的,而贫困学生只交了十几元的学费,却领到了彩色的教材,彩色教材背面没有标价,写着“免费教材,谢绝出售”的字样,而黑白教材的背面标明了价格。
而西固区某小学则截然相反,在120多名学生中,22名贫困生全部拿着免费发放的黑白课本,课本后也注明了“免费教材,禁止出售”的字样,并且没有标价。其余学生为彩色教材,背后标有价格。
该报道还称,贫困生所用教材颜色区别于其它学生的情况在榆中县三角城小学、王家营小学等也存在,免费教材的购买资金来源于国家专项资金。各年级的语文、数学黑白课本的定价为2元至5元。单从价格方面进行比较,平均两本彩色课本要比黑白课本贵2元左右,享受免费教材的学生因此要多占用免费教材专项资金。
学生家长也对这种发教材“区别对待”之事提出质疑,尤其是贫困学生家长看到孩子拿着“颜色另类”的书,感觉心里不塌实,家长们认为这是人为制造了“不平等”现象,使学生出现两种“身份”。
校方说法 彩色免费教材发给贫困生
魏家圈小学的白校长对此解释说,魏家圈小学地处农村,基于节省书费的考虑,学校按上级规定从新华书店为学生们定购了黑白教材;一些贫困学生因为能够享受免费教材的政策,乡教育办直接将他们的教材发给学校,该校这次共领到12本彩色教材,全部发给了贫困生。
8月30日下午5时50分,兰州市榆中县三角城小学王老师介绍,这些教材是邮寄过来的,县里新华书店工作人员曾说过,农村学校被要求订黑白教材,同时也送来这些彩色教材,用来发放给贫困生。按照王老师的说法,黑白教材和彩色教材价格是一样的,但他同时又表示,向贫困生发放彩色教材是对他们的一种优惠措施。对于这种“优惠”体现在哪里,王老师始终没有说清楚。
新华书店 发放标准都是政府决定的
8月30日下午,西固区新华书店汉经理证实,现有发行的小学教材,确有黑白和彩色之分。他说,西固区作为城市点,一般要求教材都是彩色的,但上级教育部门安排的免费教材是黑白的,这是由教育部门决定的事项,而他们新华书店作为发行单位只负责向学校发行。
汉经理表示,今年发放的免费教材全是黑白的,他们今年的发行情况是,该区发放这种使用免费教材的小学约有八九所,共发放200多套,平均到每所学校的年级也就一二十套,向中学也发了一百多套黑白的,其余应为彩色的。
汉经理还证实,黑白教材的成本费比彩色的约低近一块多钱,政府部门已经按成本价支付了这些教材的费用,他们新华书店作为免费义务教科书采购的中标单位之一,本身无权决定哪种颜色的教材发给哪些学校或学生,发放标准都是当地教育部门根据当地情况定的,“免费教材的印发是政府行为,政府让我们发什么我们就发什么”,汉经理最后说。
教育局 黑白教材可能考虑节约
按照国家对贫困中小学生“两免一补”的政策,免除贫困学生在校就读的杂费、课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贫困生因此可用上免费教材。
关于教材分色之事,甘肃省教育部门网站有关规定显示:根据2005年秋季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政府招标采购,征订免费教科书黑白或彩色版教材时,均按本《目录》执行。没有享受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地区选用黑白或彩色版教材时,尽可能与免费教科书一致,原则上在同一个地区只能采用一个版本。
该条款还补充称:“原先学校已选用黑白版或双色版教材的地区,如果当地群众经济条件较好、有承受能力,而且家长有选用彩色版本教材的要求,可改用彩色版本教材。”
8月30日下午6时10分,兰州市教育局基教处一位姓张的女工作人员说,“教材的颜色并没有因为学生家庭情况来区分。”张女士强调说,教材都是同一个版本,内容上没有任何区别,只是颜色不一样。对于教材为何分颜色,她认为黑白版教材是针对农村贫困地区发放,从节约方面来考虑的。
省教育厅 同班学生教材必须一致
针对此事,甘肃省教育厅的有关负责人表示,有可能是基层教育部门出现了失误,今后将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教育厅有关负责人称,根据有关规定,一个班的学生所选用的教材,其版本、色彩必须是一致的,比如说都是同一个出版社出版,要么都是彩色,要么都是黑白,不应该出现有的学生使用彩色教材、有的学生使用黑白教材这种现象。贫困学生的教材应与普通学生的教材版本、色彩一致。
出现不同色彩的课本,各级教育部门并没有要将贫困学生与普通学生区别开的意思。学生的课本色彩不同,可能是基层教育部门出现了失误,因为教育厅是根据基层教育部门上报的情况进行发放的,目前教育厅已得知这一消息,但由于学生已经开课,不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不便将课本收回。
后果 贫困生因此而自卑
教材分彩色、黑白本来不奇怪,奇怪的是使用教材的色彩也根据学生经济条件来划分。对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一个班级却有了两种不同色彩的课本,学生因课本而被分成了两种人。
关心爱护贫困学生,让他们能够上得起学、读得起书,体面而有尊严地生活,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义。因而,对贫困学生高看一眼、厚爱一层,这种出发点并没有错。然而,将学生的教材根据其家庭经济状况分颜色发放,不管其出发点多么善意和良好,都是在张扬一种歧视。
俗话说:“人穷志不短”。贫困生尽管家庭经济状况差,但他们同样有着做人的尊严,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中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自尊心特别强,特别是那些家庭贫穷的学生更不愿意别人了解自己的家庭现状。何况,现在的孩子受世俗的影响,本身存在有一种攀比和虚荣心理。因而,以学生课本颜色来体现对贫困生的关心和爱护,显然是误读了资助的含义,走向了一种极端,不但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更加重了学生的自卑心理,有悖于资助的初衷。
关心贫困生,应重实质轻形式。诸如此类分发不同颜色教材的作法,就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上作秀,实不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