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报讯 记者 杜海玲
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世纪性大地震。
虽说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但这样级别的地震罕见至极。地震和随之而到的海啸使日本东北地区一片狼藉,然而,更令人甚至令政府措手不及的,是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
隐患就在眼前,恐惧自然心生,并且如蝴蝶效应般延绵传递并扩大,引发日本尤其是首都圈外国人的一场大逃亡。
自核电站露出隐患端倪起,回中国航班的机票就开始直线上升。如果你在日本有几个中国人朋友,那么你几乎每天都会接到或者拨出彼此担忧和打探的电话:不回国吗?机票能买到吗?
《中文导报》了解到,不少人表示,比起对核电站的恐惧,亲人们的担心更成为一种巨大的压力。
亲人在喊“回来吧”
一位上海籍华人介绍了他与国内的姐姐的通信。通过这一番上海和日本的通信,就可以了解亲情的珍贵和压力,也是发生东京华人大逃亡的主要原因。
上海:回来吧。核辐射太可怕了,而且日本现在吹的是北风(我看的是日本东京的天气预报)泄漏物会随风弥漫全日本。你们千万要小心,叮嘱孩子啊。如果不行的话赶紧买机票回来。一切皆身外之物,只要你们3人安全,回来后生活上我会尽力帮助你们的,不必担心。时刻记着我们是手足我亲爱的弟弟。我整天提心吊胆地看着电脑留意日本的核反应堆的情况,简直在煎熬。
东京:知道了。我明天去订机票。
上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记住。
东京:还没决定,小孩子不肯回国,要参加4月1日的入学仪式,刚才跟学校联系了说明了情况,学校说特殊情况可以特殊处理。
上海:已经下午4点半了,过去了8个小时了,不知你的情况,非常惦记担心。
东京:上午在公司上班,12点开始停电,啥都干不了,就早早回家了,公司规定明天后天休息,星期六星期天上班。上午联系了航空公司,空座几乎都没有,即使有,价格是平时的3倍,放弃了,尽量在家不出门吧。
上海:你是不是不想接受我的帮助?
东京:让我说一句吧,你总得先知道我在想什么吧?
上海:不管怎么样还是离开那里比较安全一些,乘现在还有点航班,再往后恐怕连航班都没有了。现在也只有到上海的航班,其他地方都停航了。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侬还笃悠悠的,真是的。你连命都不要了吗?太不听话了。跟你说多少遍你才肯听啊?求求你回来吧回来吧。
东京:选择回国问题多多,首先只能短期几周,几乎不解决问题,另外日本国内的孩子入学准备,我公司的事情等等诸多,暂时预订了3张,最快也要23日,目前尚不保证肯定有空座。
上海:虽然你描写的日本很有次序,我不了解日本所以我还是放不下心来。给我来张你们的照片看看。我很想很想你们。
东京:不回国不是因为经济问题,而是真的有问题,回国2,3周根本不解决问题的,况且如果有问题,现在没票,23日是等别人取消,有票的航班最早也要28日,离开现在还有10天,真的出问题,这10天你急也没用,国家政府其实比你更着急,你个人着急无济于事,国家政府着急是在不断解决多方考虑,再说了,订了28日,又怎样?现在辐射线并没有增加,强度不足影响健康的1/10,加上尽量不出门在室内和各种力所能及的个人防护措施,其实根本无需恐慌,真正的恐慌是国内那种炒作抢购盐什么的,国内没有灾难也在每天制造灾难,平时吃的东西安全性还远远不如日本。以后5,6天之内基本上见分晓,所以预订10天后的机票无论形势如何,都不具有实际意义。
以上是几段比较典型的国内和日本之间的对话。更多的类似的对话发生在难以计数的华人和亲人之间。老人喊神经衰弱者有之,心脏病突发者有之,夜夜失眠坐立不安者更多,形成一种强大的亲情压力磁场。于是,机票飙升了,小店关门了,入管排起长龙办再入国,其中包括没有签证的华人。千叶县上海籍女士宋青,来日20年,失去签证8年,这一次顾不得熟悉的生活环境,决定去入管出头回国。
停电停水生活不便
一位在目黑区开料理店的广东籍华人说道,从前在中国时,动不动就停电停水,并且是没有任何通知的,停你没商量,而国人早已经对此习惯了。没想到这次遭遇停水停电,真是感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来日本年头较久的人,在日本和平文明舒适的生活之中,也学得和日本人一样“和平呆子”,认为开水龙头就有可以喝的水很正常,365天24小时永远不会停电很正常,看着信号灯大家文明过路很正常。当停电真正发生,竟有些不知所措。
住在崎玉的华人梁珍女士告诉《中文导报》记者,她本来没有想回国,因为小孩已经在日本习惯了,就算回去几天,4月还要回来,太折腾了。她和周围的日本人一样,依然去工厂上班,由于地震后电车受到影响,有时候不开,有时候开也是趟数少,于是,她就开车上班。3月16时,开着开着,突然面前的信号灯就没有了红绿灯的色彩,停电了,她眼睁睁看着面前的三辆车撞在了一起。
心惊胆战回到家中,儿子在厕所大叫没有纸了。原来,前几天她蛮有信心地“屯粮”,觉得已经做到了有备无患,但漏掉了卫生纸,再去买,已经脱销。在日本遭遇缺米缺卫生纸的境遇,是梁珍没有想到的。生活变得不方便,而电视上的新闻还在催人惊恐地报道放射线。还是回国几天吧,梁珍对儿子说。习惯了日本小学的儿子自然不肯,最后梁珍以“现在日本缺水缺电,我们走了还帮人家节约一点”以及游戏机等诱惑,说服一起回上海,但当她给旅行社打电话,发现根本打不通。最后通过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电话,找到了一张从大阪20日飞上海的机票。
事实上,自从核泄漏隐患发生后,一些没有能立即回国的华人,也纷纷西行,到大阪、京都、福冈等处避难。
回还是不回 如此纠结
在这次首都圈华人大逃亡之中,很多人向记者表示处于十分纠结的状态。正值放假的留学生、带孩子的主妇,回国不受时间限制。但一些在日本公司工作的职员,以及在日本安居乐业根基稳定的华人,则感受了回还是不回之纠结。在日本生活的根基越稳定,无疑在和平盛世是最安妥优裕的,然而一旦遭遇天灾,说走,就不那么容易。
上海籍女士苏晓容告诉《中文导报》记者,她自己是一个很胆小的人,每天看着电视机,看得都要神经衰弱了。然而,丈夫在日本公司当干部,成年的儿子在日本大手证券公司工作,思维已经很日本化,从他嘴里听一句“走吧”是几乎不可能的事。然而,当主妇的苏晓容,每天要受到亲戚的电话轰炸,更有甚者,直接从国内给买了三张22号的机票,基本上是半强制性地要求他们回国。
尽管苏晓容很想回去,但不可能放下丈夫和孩子,她对记者说,只要儿子不走,她绝对不可能走,可是听儿子说走太难了,这几天她只能静静忍耐。就算机票浪费,也不可能独自一人走。
在本乡等地开着四川料理的华人女士周荣则告诉记者,自己有公司,公司里有职员,她不可能说放下就放下。幸好,儿子目前在鹿儿岛工作,而女儿刚刚考进京都的大学,虽然尚未开学,但她决定提前送女儿去京都,然后她再独自回东京。
很多父母感慨,小孩子小的时候多么好,说领到哪里就领到哪里,而当他们半大不大的时候,让去哪里,已经不听,不管,却又没成年,还是应该父母为其负责的年龄。在日本长大的孩子对父母说:“要回你们自己会去就是了,我自己在这里就好了”。
对于华人来说,回国是回故乡,有亲人和熟悉的语言、环境,对于很多华人二世来说,回国是去一个地方旅游,环境不习惯,有些孩子甚至语言都不通。周围的日本人都按部就班在生活,让他们跟着父母逃难一样离开,他们不干。
亲情让人们选择相守,虽然纠结和担忧。亲情也让无法放下工作的男人坚守,先送幼儿和妈妈回国,依然是纠结和担忧。
逃要逃多久
东京华人大逃亡,买不到机票的忧心如焚,买到了机票的其实心也不定。一位在东京拥有小公司的华人,在事发后立即逃到了大阪,他原本因为恐飞症,不能坐飞机,平时回国也都是乘船,但这次不得不考虑乘飞机了。他告诉记者,今后有可能再回东京一次,收拾细软,最终可能还是要回国居住了。
逃离日本,又能逃多久?在福岛核电站情况危急时,不少人对于日本的今后心怀忧患。工作、学习的根基都在日本,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将最糟糕的情 况设想,那简直是东京上空也漂浮着核尘,并且从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其土壤和水都受了影响,再也不是那个天空明净的城市。很多人买了单程机票,因为不知何时 是归期。
刚刚考进日本情报安全大学院的留学生李凡,在三个星期前交了90万学费。按照原定的计划,他在3月16日回北京。他对父母说他运 气好,因为他是在地震之前买的票,所以价格才4万。但他和父母也叹息运气不好,因为刚刚交了学费,并且只能在打工之处请假10天,即使日本情势依旧严峻, 也只得在父母的忧虑中回日本。
日本街头依然如常
尽管华人望核而逃,但日本人的生活却几乎没有变化。居住在千叶县的华人林芬告诉记者,由于千叶县市原市的炼油厂火灾,怕空气不好,所以她度过了好几天闭门不出的日子。每天在电视机和电脑前度过,看着新闻,感受 着余震,听着亲人的焦虑关切,渐渐地思维如同进入了牛角尖,觉得门窗不能开,街头不能去,似乎外面已经没有人走动。当林芬在母亲催促下订了天价机票,18 日下午匆匆出逃般走出大门,却发现街头一切照常,只不过车站里为了节约用电而比较暗淡。
在去成田机场的电车里,只见面色紧张拉着箱子抱着孩子的,多数都讲着中文,日本人则气定神闲,看上去不是去机场而是在中途站下车。到了机场,一派安然气氛。林芬想起自己的一位朋友,因为守着老公儿子而不能回上海,在家里吓得忧心忡忡,于是立即拨打了电话给她,告诉她放心,感觉机场里日本人很悠然。朋友却紧张地说,那是不正常的,日本人无处可逃,所以如此笃定,其实情况非常紧急,你能走就走快走吧。在林芬的屡屡安慰之下,朋友总算比较镇定了,但过一会儿却又发来短信:又震了!快走吧!
林芬对此感慨道:一方面,不出门闷在家中,隔一阵余震一下,当然人会变得神经紧张;另一方面,可见日本人是相信政府的,而中国人没有过非常信赖政府的经验,更何况是一个外国政府,加之核电站危情确实吓人,所以理所当然发生了这样一场大撤离。
地震发生已过了一周,福岛核电站的危情似乎有好转。华人集体回归日本的日子,也许不会太遥远。
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世纪性大地震。
虽说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但这样级别的地震罕见至极。地震和随之而到的海啸使日本东北地区一片狼藉,然而,更令人甚至令政府措手不及的,是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
隐患就在眼前,恐惧自然心生,并且如蝴蝶效应般延绵传递并扩大,引发日本尤其是首都圈外国人的一场大逃亡。
自核电站露出隐患端倪起,回中国航班的机票就开始直线上升。如果你在日本有几个中国人朋友,那么你几乎每天都会接到或者拨出彼此担忧和打探的电话:不回国吗?机票能买到吗?
《中文导报》了解到,不少人表示,比起对核电站的恐惧,亲人们的担心更成为一种巨大的压力。
亲人在喊“回来吧”
一位上海籍华人介绍了他与国内的姐姐的通信。通过这一番上海和日本的通信,就可以了解亲情的珍贵和压力,也是发生东京华人大逃亡的主要原因。
上海:回来吧。核辐射太可怕了,而且日本现在吹的是北风(我看的是日本东京的天气预报)泄漏物会随风弥漫全日本。你们千万要小心,叮嘱孩子啊。如果不行的话赶紧买机票回来。一切皆身外之物,只要你们3人安全,回来后生活上我会尽力帮助你们的,不必担心。时刻记着我们是手足我亲爱的弟弟。我整天提心吊胆地看着电脑留意日本的核反应堆的情况,简直在煎熬。
东京:知道了。我明天去订机票。
上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记住。
东京:还没决定,小孩子不肯回国,要参加4月1日的入学仪式,刚才跟学校联系了说明了情况,学校说特殊情况可以特殊处理。
上海:已经下午4点半了,过去了8个小时了,不知你的情况,非常惦记担心。
东京:上午在公司上班,12点开始停电,啥都干不了,就早早回家了,公司规定明天后天休息,星期六星期天上班。上午联系了航空公司,空座几乎都没有,即使有,价格是平时的3倍,放弃了,尽量在家不出门吧。
上海:你是不是不想接受我的帮助?
东京:让我说一句吧,你总得先知道我在想什么吧?
上海:不管怎么样还是离开那里比较安全一些,乘现在还有点航班,再往后恐怕连航班都没有了。现在也只有到上海的航班,其他地方都停航了。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侬还笃悠悠的,真是的。你连命都不要了吗?太不听话了。跟你说多少遍你才肯听啊?求求你回来吧回来吧。
东京:选择回国问题多多,首先只能短期几周,几乎不解决问题,另外日本国内的孩子入学准备,我公司的事情等等诸多,暂时预订了3张,最快也要23日,目前尚不保证肯定有空座。
上海:虽然你描写的日本很有次序,我不了解日本所以我还是放不下心来。给我来张你们的照片看看。我很想很想你们。
东京:不回国不是因为经济问题,而是真的有问题,回国2,3周根本不解决问题的,况且如果有问题,现在没票,23日是等别人取消,有票的航班最早也要28日,离开现在还有10天,真的出问题,这10天你急也没用,国家政府其实比你更着急,你个人着急无济于事,国家政府着急是在不断解决多方考虑,再说了,订了28日,又怎样?现在辐射线并没有增加,强度不足影响健康的1/10,加上尽量不出门在室内和各种力所能及的个人防护措施,其实根本无需恐慌,真正的恐慌是国内那种炒作抢购盐什么的,国内没有灾难也在每天制造灾难,平时吃的东西安全性还远远不如日本。以后5,6天之内基本上见分晓,所以预订10天后的机票无论形势如何,都不具有实际意义。
以上是几段比较典型的国内和日本之间的对话。更多的类似的对话发生在难以计数的华人和亲人之间。老人喊神经衰弱者有之,心脏病突发者有之,夜夜失眠坐立不安者更多,形成一种强大的亲情压力磁场。于是,机票飙升了,小店关门了,入管排起长龙办再入国,其中包括没有签证的华人。千叶县上海籍女士宋青,来日20年,失去签证8年,这一次顾不得熟悉的生活环境,决定去入管出头回国。
停电停水生活不便
一位在目黑区开料理店的广东籍华人说道,从前在中国时,动不动就停电停水,并且是没有任何通知的,停你没商量,而国人早已经对此习惯了。没想到这次遭遇停水停电,真是感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来日本年头较久的人,在日本和平文明舒适的生活之中,也学得和日本人一样“和平呆子”,认为开水龙头就有可以喝的水很正常,365天24小时永远不会停电很正常,看着信号灯大家文明过路很正常。当停电真正发生,竟有些不知所措。
住在崎玉的华人梁珍女士告诉《中文导报》记者,她本来没有想回国,因为小孩已经在日本习惯了,就算回去几天,4月还要回来,太折腾了。她和周围的日本人一样,依然去工厂上班,由于地震后电车受到影响,有时候不开,有时候开也是趟数少,于是,她就开车上班。3月16时,开着开着,突然面前的信号灯就没有了红绿灯的色彩,停电了,她眼睁睁看着面前的三辆车撞在了一起。
心惊胆战回到家中,儿子在厕所大叫没有纸了。原来,前几天她蛮有信心地“屯粮”,觉得已经做到了有备无患,但漏掉了卫生纸,再去买,已经脱销。在日本遭遇缺米缺卫生纸的境遇,是梁珍没有想到的。生活变得不方便,而电视上的新闻还在催人惊恐地报道放射线。还是回国几天吧,梁珍对儿子说。习惯了日本小学的儿子自然不肯,最后梁珍以“现在日本缺水缺电,我们走了还帮人家节约一点”以及游戏机等诱惑,说服一起回上海,但当她给旅行社打电话,发现根本打不通。最后通过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电话,找到了一张从大阪20日飞上海的机票。
事实上,自从核泄漏隐患发生后,一些没有能立即回国的华人,也纷纷西行,到大阪、京都、福冈等处避难。
回还是不回 如此纠结
在这次首都圈华人大逃亡之中,很多人向记者表示处于十分纠结的状态。正值放假的留学生、带孩子的主妇,回国不受时间限制。但一些在日本公司工作的职员,以及在日本安居乐业根基稳定的华人,则感受了回还是不回之纠结。在日本生活的根基越稳定,无疑在和平盛世是最安妥优裕的,然而一旦遭遇天灾,说走,就不那么容易。
上海籍女士苏晓容告诉《中文导报》记者,她自己是一个很胆小的人,每天看着电视机,看得都要神经衰弱了。然而,丈夫在日本公司当干部,成年的儿子在日本大手证券公司工作,思维已经很日本化,从他嘴里听一句“走吧”是几乎不可能的事。然而,当主妇的苏晓容,每天要受到亲戚的电话轰炸,更有甚者,直接从国内给买了三张22号的机票,基本上是半强制性地要求他们回国。
尽管苏晓容很想回去,但不可能放下丈夫和孩子,她对记者说,只要儿子不走,她绝对不可能走,可是听儿子说走太难了,这几天她只能静静忍耐。就算机票浪费,也不可能独自一人走。
在本乡等地开着四川料理的华人女士周荣则告诉记者,自己有公司,公司里有职员,她不可能说放下就放下。幸好,儿子目前在鹿儿岛工作,而女儿刚刚考进京都的大学,虽然尚未开学,但她决定提前送女儿去京都,然后她再独自回东京。
很多父母感慨,小孩子小的时候多么好,说领到哪里就领到哪里,而当他们半大不大的时候,让去哪里,已经不听,不管,却又没成年,还是应该父母为其负责的年龄。在日本长大的孩子对父母说:“要回你们自己会去就是了,我自己在这里就好了”。
对于华人来说,回国是回故乡,有亲人和熟悉的语言、环境,对于很多华人二世来说,回国是去一个地方旅游,环境不习惯,有些孩子甚至语言都不通。周围的日本人都按部就班在生活,让他们跟着父母逃难一样离开,他们不干。
亲情让人们选择相守,虽然纠结和担忧。亲情也让无法放下工作的男人坚守,先送幼儿和妈妈回国,依然是纠结和担忧。
逃要逃多久
东京华人大逃亡,买不到机票的忧心如焚,买到了机票的其实心也不定。一位在东京拥有小公司的华人,在事发后立即逃到了大阪,他原本因为恐飞症,不能坐飞机,平时回国也都是乘船,但这次不得不考虑乘飞机了。他告诉记者,今后有可能再回东京一次,收拾细软,最终可能还是要回国居住了。
逃离日本,又能逃多久?在福岛核电站情况危急时,不少人对于日本的今后心怀忧患。工作、学习的根基都在日本,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将最糟糕的情 况设想,那简直是东京上空也漂浮着核尘,并且从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其土壤和水都受了影响,再也不是那个天空明净的城市。很多人买了单程机票,因为不知何时 是归期。
刚刚考进日本情报安全大学院的留学生李凡,在三个星期前交了90万学费。按照原定的计划,他在3月16日回北京。他对父母说他运 气好,因为他是在地震之前买的票,所以价格才4万。但他和父母也叹息运气不好,因为刚刚交了学费,并且只能在打工之处请假10天,即使日本情势依旧严峻, 也只得在父母的忧虑中回日本。
日本街头依然如常
尽管华人望核而逃,但日本人的生活却几乎没有变化。居住在千叶县的华人林芬告诉记者,由于千叶县市原市的炼油厂火灾,怕空气不好,所以她度过了好几天闭门不出的日子。每天在电视机和电脑前度过,看着新闻,感受 着余震,听着亲人的焦虑关切,渐渐地思维如同进入了牛角尖,觉得门窗不能开,街头不能去,似乎外面已经没有人走动。当林芬在母亲催促下订了天价机票,18 日下午匆匆出逃般走出大门,却发现街头一切照常,只不过车站里为了节约用电而比较暗淡。
在去成田机场的电车里,只见面色紧张拉着箱子抱着孩子的,多数都讲着中文,日本人则气定神闲,看上去不是去机场而是在中途站下车。到了机场,一派安然气氛。林芬想起自己的一位朋友,因为守着老公儿子而不能回上海,在家里吓得忧心忡忡,于是立即拨打了电话给她,告诉她放心,感觉机场里日本人很悠然。朋友却紧张地说,那是不正常的,日本人无处可逃,所以如此笃定,其实情况非常紧急,你能走就走快走吧。在林芬的屡屡安慰之下,朋友总算比较镇定了,但过一会儿却又发来短信:又震了!快走吧!
林芬对此感慨道:一方面,不出门闷在家中,隔一阵余震一下,当然人会变得神经紧张;另一方面,可见日本人是相信政府的,而中国人没有过非常信赖政府的经验,更何况是一个外国政府,加之核电站危情确实吓人,所以理所当然发生了这样一场大撤离。
地震发生已过了一周,福岛核电站的危情似乎有好转。华人集体回归日本的日子,也许不会太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