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琉璃海
每年女孩节都会给女儿买桃花在房间里装点一番。每个周一,花房的阿姨会到楼下超市门前摆摊,这周又让我心满意足地抱回一捧桃花和小苍兰,年年都是金黄的油菜花,阿姨说这两天油菜花剧贵就换了小苍兰。回家看见餐桌上放一张大大的画,画在撕下来的挂历背面。大概是早上我出门后女儿创作的,依然是她最擅长的动画片女孩子:长长的卷发,晶莹透亮的大眼睛,层层叠叠的超短裙,女儿知道妈妈喜欢。旁边还加注一行“欢迎妈妈回来”,不禁笑出来,满心温暖。
我家就是这样的,生气的时候,大的吼、小的哭,和平的时候,拥抱亲热,非常的真情相见。虽然不能给女儿完整的家庭,但总是在现有的条件下给女儿创造最好的条件:物质的、精神的。想起女儿小时候问“妈妈,我怎么做了你的女儿”,妈妈就开始编:有三个小仙女在天上飞,手上捧著一颗小种子(点点女儿的鼻子)就是你了,然后他们一低头,看见地上有个女人在很勤劳快乐地做饭(当然就是妈妈了),他们就想这个女人爱做饭的话,以后女儿不会饿肚子。于是,一扬手,小种子就到妈妈肚子里来啦。女儿听得开心,一直记著,就是现在快十岁了,仍会时不时拿出来说事儿,而且大抵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下班回家实在累了不想做饭,女儿会要挟我“妈妈,你忘了当初小仙女怎么把我托付给你的了?”得,自己给自己做个圈套带上。我说“你还真信啊,这种话?”,女儿说“当然,相信美好传说的人有福气”。啊啊,这都成传说了(汗)。
也有这样的场景:休息日的早上赖在被窝里,临起床时看个料理节目,一个洋人在教如何利用过年剩下的年糕做洋食,女儿小手一指“妈妈,这个想吃,你做做看”。正好所需的材料都有备,就算奶酪味道的年糕不是妈妈的强项,女儿可以帮著试食。切了洋葱,放入橄榄油里炒,又以盐和黑胡椒调味,加入糖和酱油,加水煮到入味;年糕则切成小块后也用橄榄油两面煎黄,专用深盘里盛入刚才的汤和年糕,盖上细丝奶酪入烤箱烤至奶酪溶化。奶酪香喷喷的,端给女儿,女儿亦欢呼,说妈妈你也尝尝。妈妈只尝一口。我宁愿切了肉丝,笋丝和著咸菜一起炒,那才是我们中国人的口味。
这几天一直关注新西兰大地震的消息(可能还是以前的工作留下的职业病,会比较关心社会新闻,尤其是突发性事件和涉及民生的问题),忽然发现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公布的下落不明者名单中,多的是女性。那么多的女学生刚刚19岁,按日本习惯还未成年,还是庆祝女孩节的年纪呀,而那些躺在南半球的残垣废墟里的如花女孩应该正盛开在人生最灿然的花季里。19岁,应该还有很多的梦想,学好了外语去继续拯救他人的生命,去开辟一个更光辉灿烂的新世界;可能刚刚认识了彼氏,向往著从此开始一段美好的爱情;也有不少女孩子以后会成为母亲,可能也会为了自己的女儿买回3月3日的可是一切的一切,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葬送在地底下,他们的青春和生命、父母的期待、家人的幸福……看著亲人们那憔悴的身影,可以想象到母亲们脸上那绝望的神情。虽然素不相识,又怎不令人痛了又痛?
也曾为很多的琐事烦恼,也为一些可有可无的感情而伤痛,可是在生命遭受到巨大的威胁时,这些好象都不值得一提了。活著,就要善待女儿、善待自己、善待一切爱我们的人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为女儿作女孩节准备的时候,让我也为还留在新西兰的那些女孩儿点上一盏小灯、插一束桃花吧。
每年女孩节都会给女儿买桃花在房间里装点一番。每个周一,花房的阿姨会到楼下超市门前摆摊,这周又让我心满意足地抱回一捧桃花和小苍兰,年年都是金黄的油菜花,阿姨说这两天油菜花剧贵就换了小苍兰。回家看见餐桌上放一张大大的画,画在撕下来的挂历背面。大概是早上我出门后女儿创作的,依然是她最擅长的动画片女孩子:长长的卷发,晶莹透亮的大眼睛,层层叠叠的超短裙,女儿知道妈妈喜欢。旁边还加注一行“欢迎妈妈回来”,不禁笑出来,满心温暖。
我家就是这样的,生气的时候,大的吼、小的哭,和平的时候,拥抱亲热,非常的真情相见。虽然不能给女儿完整的家庭,但总是在现有的条件下给女儿创造最好的条件:物质的、精神的。想起女儿小时候问“妈妈,我怎么做了你的女儿”,妈妈就开始编:有三个小仙女在天上飞,手上捧著一颗小种子(点点女儿的鼻子)就是你了,然后他们一低头,看见地上有个女人在很勤劳快乐地做饭(当然就是妈妈了),他们就想这个女人爱做饭的话,以后女儿不会饿肚子。于是,一扬手,小种子就到妈妈肚子里来啦。女儿听得开心,一直记著,就是现在快十岁了,仍会时不时拿出来说事儿,而且大抵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下班回家实在累了不想做饭,女儿会要挟我“妈妈,你忘了当初小仙女怎么把我托付给你的了?”得,自己给自己做个圈套带上。我说“你还真信啊,这种话?”,女儿说“当然,相信美好传说的人有福气”。啊啊,这都成传说了(汗)。
也有这样的场景:休息日的早上赖在被窝里,临起床时看个料理节目,一个洋人在教如何利用过年剩下的年糕做洋食,女儿小手一指“妈妈,这个想吃,你做做看”。正好所需的材料都有备,就算奶酪味道的年糕不是妈妈的强项,女儿可以帮著试食。切了洋葱,放入橄榄油里炒,又以盐和黑胡椒调味,加入糖和酱油,加水煮到入味;年糕则切成小块后也用橄榄油两面煎黄,专用深盘里盛入刚才的汤和年糕,盖上细丝奶酪入烤箱烤至奶酪溶化。奶酪香喷喷的,端给女儿,女儿亦欢呼,说妈妈你也尝尝。妈妈只尝一口。我宁愿切了肉丝,笋丝和著咸菜一起炒,那才是我们中国人的口味。
这几天一直关注新西兰大地震的消息(可能还是以前的工作留下的职业病,会比较关心社会新闻,尤其是突发性事件和涉及民生的问题),忽然发现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公布的下落不明者名单中,多的是女性。那么多的女学生刚刚19岁,按日本习惯还未成年,还是庆祝女孩节的年纪呀,而那些躺在南半球的残垣废墟里的如花女孩应该正盛开在人生最灿然的花季里。19岁,应该还有很多的梦想,学好了外语去继续拯救他人的生命,去开辟一个更光辉灿烂的新世界;可能刚刚认识了彼氏,向往著从此开始一段美好的爱情;也有不少女孩子以后会成为母亲,可能也会为了自己的女儿买回3月3日的可是一切的一切,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葬送在地底下,他们的青春和生命、父母的期待、家人的幸福……看著亲人们那憔悴的身影,可以想象到母亲们脸上那绝望的神情。虽然素不相识,又怎不令人痛了又痛?
也曾为很多的琐事烦恼,也为一些可有可无的感情而伤痛,可是在生命遭受到巨大的威胁时,这些好象都不值得一提了。活著,就要善待女儿、善待自己、善待一切爱我们的人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为女儿作女孩节准备的时候,让我也为还留在新西兰的那些女孩儿点上一盏小灯、插一束桃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