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各券商不断出台研究报告,称通胀压力和货币政策收紧可能导致中国地产市场放缓,但他们的担心并未传染给2月15、16日在香港举行的PERE(私人股本房地产)论坛的多数参加者。
事实上,论坛参加者的情绪颇为乐观。多数参加者坦承,面对中国政府旨在遏制需求和价格的各项政策,中国房地产市场表现出的弹性令他们感 到意外。例如,在挤满四季酒店(Four Seasons hotel)会议厅的参加者中,只有2%的人认为,针对银行贷款的限制措施,对中国楼市前景构成了一些风险。
“对开发商来说,一切仍然照常,”渣打(Standard Chartered)的一名银行家表示。“我们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感到放心。”
这还不算,讨论小组的成员甚至比听众更加乐观。比如,以北京和达拉斯为基地开展运营的美国世纪桥投资公司(Century Bridge Capital)首席执行官汤姆?德拉图尔(Tom Delatour)指出,在中国大约40座二线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了房价的涨幅,这意味着价格负担能力不是一个大问题。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在日本 和美国,收入停滞不前或下降,是房价上涨最终变得不可持续的一大原因。
德拉图尔已与西安和重庆等城市的开发商联手,提供面向中产阶层的住宅。他相信,通过与北京方面的工作重点保持一致,他实际上将得益于未来的降温措施。
许多讨论小组成员认为,政府喜欢干预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使整个环境可以预测。“他们告诉你他们想要什么,而且很早就告诉了你,”永灵通金融(Winnington Capital)首席执行官王运光(Eddie Wong)指出。“这是一个有利因素。”
当然,乐观的背后也蕴含着不利之处。这意味着近期内不太可能出现困境抛售。(而且困境抛售往往会伴随严重的问题,如产权或其它法律问题。)这还意味着海外潜在资本提供者的影响力不太可能很快增强——除非情况发生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