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政党对决态势明显
自去年7月参议院大选后,日本形成了自民党与民主党竞争的两大政党态势。最新选情显示,在全国300个小选举区内,自民党和民主党直接对决的小选举区有280个。
本次小泉大胆解散众议院,实行邮政选举,主要目的是为了扫清党内反对邮政民营化的势力,即使造成自民党内部分裂,亦无惧在野党有夺权之虞。为此,小泉自信地表示,如果自民党与公明党联立政权在大选中不能获众半数以上议席,他将早早退阵。事实上,在多个野党中,真正可能挑战自民党执政地位的,唯民主党而已。民主党代表冈田克也扔下狠话:民主党如不能在大选中单独夺取过半席位,他将辞任。
民主党于8月25日向自民党发出挑战式邀请,希望自民党总裁小泉纯一郎能与民主党代表冈田克也举行公开的党首讨论会,就邮政民营化等六大政策主题展开两小时公开讨论。民主党的想法是,两大政党对决态势已经非常明显,鉴于冈田代表是一位认真诚实的政治家,不如小泉首相那样会通过激烈的政治表演来塑造个人形象,拉升自民党人气,因此希望两大党首能堂堂正正地进行政策讨论,让大选走上政策选举的轨道。但小泉首相圆滑地予以拒绝。自民党的借口是:两大政党展开党首公开讨论,对其他政党来说欠公平。小泉只参加8月29日在日本记者俱乐部举行的各党党首讨论会,这其实是不给民主党单独发言的机会。
以“日本刷新、政权交代”为目标的民主党把自民党内部政争而引起的本次大选,视为夺取执政权的大好时机。民主党除了明确打出不同于自民党的八大政策公约外,还在主流大报上刊登整版广告,以清晰明了的数据列举了小泉执政以来日本发生的变化,非常有冲击力。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04年,国民年金未交纳者从897万人增加为1119万人;人口出生率从1.32人下降为1.29人;国家与地方的长期债务从646兆日元猛升至774兆日元; 国民生产总值GDP从513.4兆日元下降为505.4兆日元。民主党有信心在夺权后改变这些不尽人意的社会指标。
但从《读卖新闻》在8月30日候选人公示前举行的民意调查来看,在政党好感度方面,看好自民党的占50%,依然领先;民主党为20%,尚难望自民党项背;其余各党更等而下之,均在6-2%之间,在这次大选中唯求自保,没有挑战实力。
女性精英和职业官僚大获机会
选举前半期,自民党频频推出反对势力的对抗性候选人,凭人事问题制造选举话题,夺各党先声。在这场异常的人事新跃动中,女性精英和职业官僚成为小泉打破自民党旧势力最有力的骨牌。小池百合子、猪口邦子、片山皋月、佐藤由加里、西川京子、河部俊子等,都成为媒体追逐的重点。
据了解,本次自民党推出的对抗性人事来源,大都是中央省厅的职业官僚。包括原财务省出身的三人在内,共有来自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等官厅的职业官僚计10人成为自民党公认的候选人,其中有5人大胆挑战反对邮政法案的前任议员。
片山五月是财务省首位女性主计官,并出任课长。她本次应自民党之请,脱离霞关中央省厅,投入选举,大胆从政,其理由是“舍弃了23年的役所生活,是因为深感作为官僚,要表达自己的主义和主张有局限。本次自断退路从政竞选,是为了脱离国家公务员的限制,获取在国家政策中反映自己思考的机会。”自民党执行部已把这些女性候选人以及社会名人候选人排到了比例代表名额的前位,为她们的“降落伞空投”竞选加固了安全保险措施。
小泉在地方助选时高喊:“众议员不是地域的代表,在任何地方都能立候补。”但片山所在静冈7区的滨松市内,首相为片山助选演讲没有提前通知自民党县连的干事长、政调会长、总务会长三位主要负责人,引起了地方势力的强烈不满。为此,自民党静冈县连会长盐谷立生气之余,还表示要辞任,引发社会骚动。
力保政治基盘 现役阁僚疲于奔命
自小泉解散众议院后,今年夏天日本最大的政治正确就是“邮政民营化”,政治家的头等大事是保住议员席位的死活问题。为此,现役内阁大臣也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到自己的选区,向选民们低头哈腰。
今夏正值日本谋求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关键时刻,但外相町村信孝却撤离了“入常”第一线,无奈回到北海岛5区投入选举。町村在家乡的竞选演说中虽然少不了自称是外务大臣,但对他的本职工作——日本外交政策触及很少,却用大部分精力来说明他如何造福桑梓,如何为争取修建地方交流中心,改造地方小学校而与关系省厅相谈,争取预算,发挥了个人的政治影响力。尽管路边行人匆匆,少有听他演讲,但现役外务大臣还是必须在车站、超市、街头到处演说,并不断到大企业和个人商店去拉票。因为上次选举,同地区的民主党候选人仅差8843票,给町村带来了很大危机。
为了争取日本入常,町村此前可以不参加东盟与日中韩的10+3外长会议,招来非议,但他却不敢怠慢本选区里的有权选民。目前,六国会谈、日本入常等外交问题非常棘手。但为了选举,町村也只能通过秘书官接受汇报,发出指示。即使身为大臣,他也不敢在冲刺阶段离开选区。同样,国家公安委员兼防灾大臣村田吉隆也不得不在台风地震的旺季离开东京,到小选区去竞选而奔忙。
华人学者解读日本大选本质
9.11总选举结局如何,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日本研究室主任吴寄南先生给出四种可能性:1、自民党内部分裂,但自民党与公明党过半数,依然联合执政;2、因反对派出走成立新党,自民党大选失败,丧失政权;3、民主党单独过半数,获执政机会;4、民主党与其它新的政治势力组合过半数,联合执政。
吴寄南认为,小泉独断专行,不向压力屈服的强力政治家形象曾经获得较高民意支持率,但这种强横蛮干、说一不二的作风也破坏了日本重磋商、协调、磨合的政治传统。即使大选胜选,邮政民营化法案能否获通过,前景依然不明朗。
旅日华人学者庚欣分析说,不知是民族特性还是发展阶段问题,日本的政治问题有一种非政治化倾向,基本是一重利益分割。日本的政党不是政治理念相同的派别聚合,而是利益分割的产物,比如自民党内的邮政之争仅仅是利益之争,而民主党包含各种势力,也缺乏执政团队所需的政治协调感。
在战后60周年之际,小泉频频对外打出民粹牌,企图以此来推动内部的政治改造。但9.11邮政选举是明确的内部之争,一时间把日本在国际问题上的锋芒掩盖起来了。如果不出意外,小泉自民党很可能再次执政。此后,日本又会重回民粹轨道,历史问题和国际纷争依然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