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欧洲成北京人消费最高目的地 赴欧家庭均消费5万
日期: 2011/02/08 09:47
 记者从首批返程的出境团队了解到,今年春节,欧洲成为北京人消费最高的目的地,平均每个家庭在欧洲消费达到5万—6万元。


  4700欧元 一人“败”了仨名包


  今天上午,刚从欧洲回来的张桂丹兴奋地向记者展示自己旅游的LV战利品两个burberry的包包和一个LV限量款手提包。“三个包包差不多4700欧元,但是价格比北京能便宜一半,而且这款LV还是仅在欧洲才有的限量款。”张小姐说。


  记者粗算了一下,仅这三个包的价格折合人民币就要三万七千元。


  跟随客人一同回来的中青旅领队彭勃表示,春节她带的欧洲团,虽然仅去了意大利、西班牙、法国三地,但购物仍很“疯狂”,按照每个家庭计算,平均都要花五六万。


  “主要是冲着一线大品牌去的,客人买包的比较多,像张桂丹这样一人买两三个包的不在少数,其次就是手表和衣服。”彭勃说。


  欧洲购物季 刺激游客疯狂消费


  记者随后致电欧洲地接社格里菲旅游公司,从中了解到,该地接社春节期间共接待了十多个团队,共300多名北京游客。


  “根据带团的导游反馈,今年春节游客比去年购物热情更高涨。”该地接社相关负责人Wendy告诉记者,由于现在是欧洲购物季的末尾,许多欧洲当地品牌价格已经低至2-3折。


  “我们社内的中文导游陈宇飞在2月4日带团去春天巴黎百货购物,虽然行程上是3个小时的购物时间,愣被游客拖延到5个小时。” Wendy说,今年春节欧洲游赶上了好时候,如果春节再晚半个月春装上市,就没有打折了,而如果提前半个月,折扣也就是在5折左右。


  热点聚焦:奢侈品成北京最热年货 LV爱马仕等被抢购


  2月1日是春节黄金周开始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也是市民节前集中采办年货的最后一个高峰日。


  市商务委昨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126家监测样本企业全天销售额达到9.4亿元,同比增长11.2%。跟往年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奢侈品成为新派年货的代表,手表、珠宝、箱包、化妆品等高端品牌商品“被抢购”,路易威登、香奈儿、爱马仕等品牌畅销。中式服装作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典型服装,也在各商场走俏,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部分品牌专柜还增加了高级定制服务。


  在传统习俗带动下,超市内主食销售火爆,北京烤鸭、茯苓饼、京八件等年货及礼品销量明显增加。“老字号”企业推出的“半成品年夜饭”礼盒广受欢迎,同和居、鸿宾楼、烤肉宛、柳泉居各门店销售都很火爆。投资类黄金依然是销售热点,菜百当日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7.9%。



  相关新闻:中国服装品牌试水奢侈品市场 新华网


  在中国鼓和电子音混合的背景音乐中,不同肤色的模特儿伴随着气势磅礴的古诗朗诵声鱼贯登场,身着带有中国龙、蝴蝶、折扇设计的丝绸、皮草,走在光影旖旎的舞台上,台下中外媒体的闪光灯一片。


  这就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品牌NE.TIGER(东北虎)最新高级定制服的发布会,以“蝶”和“扇”两个富含中国元素的形象为主题。作为中国国际时装周2010春夏系列的重头戏,这场秀吸引了广泛的关注。


  品牌创始人张志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中国能叫得出名字的明星都是他的客户,还包括国外的很多明星。


  这个来自中国东北的“小裁缝”于17年前创立了NE.TIGER,他从一开始就将品牌定位为“奢侈品”,以皮草起家,并于四年前涉足高级成衣。从名不见经传到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高级成衣及定制品牌,张志峰凭着一股“虎”劲闯出了一条不一般的道路。


  目前,该品牌的设计团队里有11名来自美国、日本和香港等地的人士。品牌注重将西式的剪裁注入中国元素,并惯常使用昂贵的面料,如过去用于制作龙袍的“辑里湖丝”“价比金高”的缂丝、云锦等。


  公司媒体主管陈宜艳5日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他们的客户主要是明星、在华外国政要的夫人及商界富贾。

 据介绍,该品牌的一件定制礼服通常耗时一到一个半月,定价在三万元人民币以上,高者达到十几万元。一件成衣礼服定价在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而皮草一般在几万元及以上。


  公司目前在中国内地拥有四家店,在北京有两家,在青岛和哈尔滨分别有一家。“我们正在筹备开三家新店,分别在北京、天津和杭州,并打算将一些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用到产品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对遗产的保护。”陈宜艳说,言语中对公司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在金融危机导致传统奢侈品市场萎缩的情况下,国际奢侈品牌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开设门店的脚步丝毫没有减慢。


  10月份公布的胡润财富榜显示,北京地区约有8800名亿万富豪、超过十四万名千万富豪,广东省和上海市排名紧随其后。


  专家指出,除了富豪以外,中国相对富裕的人群也是奢侈品消费的大军,因为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消费者有从众和“显摆”(虚荣)的心理。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刘云风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很多消费者对奢侈品文化的认识还不是很充分。奢侈品应该是一种审美的追求,而不应是物质的。


  时尚杂志《Vogue》中国版编辑总监张宇在接受采访时说,对于中国色彩浓厚的本土品牌而言,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相结合,以使产品既有中国色彩,又不失国际化的品位。


  刘云风说,奢侈品不仅仅是使用昂贵的原料,更是一个品牌历史和文化的积淀,需要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得到高端消费群体的认可。



  相关新闻:酒店年货礼盒多是贴牌 换包装后身价倍增 人民网


  除了烟酒,年货还能送什么?也许有人会说:到大酒店订几箱酱货和馒头礼盒,既实惠又有面子。殊不知,像酱货、年糕、馒头等食品,一旦装进了印有大酒店名字的礼盒里,身价倍增,但实际上生产者并非酒店,而是另有其人。记者走访岛城部分酒店了解到,花高价买来的大酒店年货礼盒“名不副实”,高价“贴牌”现象泛滥,而隐藏在他们背后的是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代工厂家。


  探访


  酒店礼盒多数是“贴牌”


  近日来,记者走访了岛城10余家高档酒店,不过仅有两家星级酒店的面食和酱货完全为酒店自制品,其他年货均为贴牌代工货,对于“贴牌”一事,一些酒店根本不愿提起,或者含糊解释“自己监制,委托加工”。

“酱货礼盒已经都预订完了,这个558元的礼盒是我们酒店特色,送人特别有档次。”记者走进东部一家星级酒店时,销售人员介绍。记者注意到这个礼盒里装了四五袋香肠、火腿等酱货,一瓶干红、橄榄油等,9种礼品只有两种是自制品。当记者询问酱货是否自制时,销售人员解释,酒店没那么大的生产车间,都是委托合作单位代为加工的,至于厂家名称她说不知道。记者随后从领取年货礼盒的顾客手中翻看了一下,发现礼盒外观仅有酒店名称,而装在里面的酱货却至少来自两个生产厂家。


  代工厂家酒店要保密


  在香港中路上一家五星酒店里,一箱箱年货礼盒摞成了小山,不少市民前来凭券领取。记者询问礼盒的生产企业时,工作人员表示都是他们常年的合作客户,年糕是北京一家食品企业,酱货则是南京一知名食品企业。


  相较于一些星级酒店的 “坦诚”,部分酒楼的年货礼盒则有些“神秘”。“都是我们酒店自己做的。”在火车站附近一家酒楼,记者看到礼盒上根本没有生产厂家的名字,只在角落里印着某酒店字样,面对记者的询问,酒店一位负责人解释说,加工厂是酒店常年合作伙伴,但具体厂家名称也不便透露。


  记者接连走访了10余家酒店,大部分礼盒的外包装上都明确写明了生产企业,销售商为本酒店,有的外观上只有酒店字样,里面的包装袋上才能看到生产厂家,在这些年货礼盒中,其中一家酒店仅馒头为自制品,还有一家的年糕为自制品,酱货和面食全部自制的仅两家。


  年货装进盒身价翻一番


  记者在走访酒店时了解到,这些酒店年货礼盒虽说是代工货,但价格却不低,贴上了“某某酒店”的标牌,这些货品立时身价倍增。像香港中路上一家五星级酒店的酱货礼盒分了两个档次,一款包含了酱牛肉、酱猪蹄、酱猪肚等7样熟食等礼盒,净重3公斤,售价338元,包装简单。记者随后根据包装盒上的标识以购买者的身份联系到了该生产厂家,对方报上了每种熟食的规格和价格,根据厂家报价,记者算了一下,338元的礼盒从厂家出货价格不到150元,而像酒店大批量的订购,相信厂家还会给出更优惠的报价,那实际成本就更低了,酒店将成袋熟食装在印有他们名称的盒子里,价格立即翻了一番。


  市民们买的就是“面子”


  除了熟食,面食的“面子”也不小。香港路上一家星级酒店的馒头礼品盒售价198元,内装了五福增寿、宏兔大展、年年有余等名称新颖独特的8种面食,重达10斤左右,而同样配置的礼盒,代工厂给出的报价是68元,酒店售价是这个价格的3倍。“除了不能用酒店的礼盒外,其他内容都完全一样,可是人家酒店面子大啊。”该厂家工作人员感慨说,市民还就认牌子,宁愿多花钱到酒店买,也不愿到他们这些加工厂订购,说来说去就是个面子问题。业内人士分析说,酒店年货礼盒特别是酱货大部分是“贴牌”销售,这在业内早已是不公开的秘密,无论是酒楼还是酒店,年货礼盒销售都是短期性经营,年货礼盒除了馒头可以利用自己的生产设备批量生产以外,酒店不可能储备原料和加工设备短时间内大量生产各种酱货,所以不少酒店的酱货礼盒都是由酱货生产企业提供原产品,酒店负责制作包装“贴牌”销售,而其中的利润却是巨大的,除去包装的一点点成本外,基本是纯利润。

 酒店礼盒卖出百万份


  主要以单位订购为主 销售年年都很火


  “元旦过后我们就开始忙活,这几天工人还在加班加点干呢。”在大学路一家酒店门前,年货礼品正在火热销售中,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面食和酱货都是酒店自制,他们有专门车间和工人生产,单一个春节就生产了几万盒年货。


  青岛饭店餐饮总监苏国渊表示,这几年酒店都瞅准了年货市场这块大餐,推出了各种年货礼盒,有些酒店没有大规模的生产能力,按照食品要求,箱装食品必须有QS标准认证,对于食品生产厂家的加工条件和卫生条件有严格标准,所以很多酒店都委托有资质的加工企业贴牌生产,省去很多麻烦,同时获利丰厚。


  苏国渊说,他们酒店的面食和酱货都是自制的,从12月中旬就开始生产,销量比较固定,一般在1.5万到2万箱左右,酱货3000多箱,基本与去年持平。苏国渊说,自制年货的利润有限,人工、原料还有冷库库存等费用占了大头,一箱78元面食的纯利也就10元左右,但是委托加工就得翻番了。


  记者采访了解到,各大酒店的年货礼盒都挺抢手,主要以单位订购为主体,今年销售异常火爆,一家酒店少则三五千份,多则几万份,而岛城光星级酒店至少有160家,粗略估算一下,今年春节光星级酒店销售年货礼盒就有上百万份。


  记者的话


  年货期盼买得放心


  一进入腊月门,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年货,这也是老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随着市民购买能力的增强,如今年货无论在种类还是在质量上都已有了质的变化,但食品和传统的日常消费品仍是年货主角,而数码产品为代表的送礼年货等渐成年货新宠,网购年货也渐成时尚……


  随着市民日子过得逐渐富裕,购买年货也在渐渐发生变化,由单一的衣食性消费发展为买健康、买档次、买快乐、买投资等。记者通过探访了解到,年货商品如今极大丰富,不同消费层次的市民对年货需求也越来越明晰,商家、厂家只有使出全身解数,针对春节这一特定时期的购买和消费特点,在生产制造环节追求产品的差异和创新,在营销环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推广策略,只有加倍努力,才能抓住这难得的“黄金季节”,满足百姓需求,并让自己赚个盆满钵满,获得双赢的结果。(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0/13159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