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胡锦涛炮轰美元过时了 中国经济超美国?
日期: 2011/01/19 23:03
美国之音

  胡锦涛抵美之前表示,以美国为主要国际结算货币的政策是“历史的产物”,并且说中国正在采取步骤,用人民币取代美元。美方专家指出,市场才是决定货币扮演主角与否的舞台。

  胡锦涛炮轰美元过时

  胡锦涛是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联合书面采访时做这番表示的。胡锦涛同时也强调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向经济注资6,000亿美元做法的批评态度。美联储这一行为被有些分析人士认为将弱化美元。


  胡锦涛虽然批评现有货币制度,不过仍然表示,人民币被接受为国际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说:“中国在总体经济产出和贸易领域对世界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人民币也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然,要让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还有相当长的一个过程。”

  谈美元地位疑放烟幕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f Foreign Relations)国际经济高级研究员斯蒂文·杜纳威(Steven Dunaway)对美国之音表示,如果中国愿意让人民币自由浮动,并且让它完全自由兑换,人民币当然可以承担起储备货币的任务,但是中国目前对这么做不感兴趣。中国提到人民币的储备货币作用,基本上是一种策略。

  杜纳威说:“很多关于美元地位的讨论本质上是为了引开人们对人民币汇率的注意视线而释放的烟幕。储备货币的关键是一天结束之后由市场来决定,而不是人为创造。主要看哪种货币能满足货币层面的、金融层面的和资产创造能力方面的需求。 ”

  中国仍缺结算实力

  位于华盛顿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副总裁包道格(Douglas Paal)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国货币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不具备担任国际储备货币的实力。

  包道格说:“中国最近一年积极推动改变结算方式,这是拉丁美洲上世纪80年代有过的典型做法。拉美用非美元货币进行了很多交易,但是那些与它们交易的国家最终遭受了损失,因为一旦有些国家保护自己的货币,货币就会贬值,那些用这种方式做生意的国家后来赔进去很多。”

  包道格说,中国改变结算方式从短期看有利可图,但是从长期来说是冒险之举,不过不说出来。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中国必须具备相当于以万亿美元来计算的人民币数量。

  美研究者抛重弹 中国经济超美

  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高级研究员萨勃拉曼尼亚(Arvind Subramanian)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为14.8万亿美元,高于美国的14.6万亿美元。

  不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M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则称,以购买力平价计算,2010年中国GDP仅为10.1万亿美元,仍然低于美国的14.6万亿美 元。

  最近的皮尤研究中心民调显示,47%的美国人相信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而仅有31%的人认为美国为第一。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13093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