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网引述俄罗斯《观点报》网站1月11日报道,俄航空网主编罗曼.古萨罗夫就中国试飞第五代战机接受记者采访。
古萨罗夫説,目前尚没有关于中国新飞机性能及参数的资料。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不过,仔细研究一下飞机本身,还是可以作些结论的,比如 説,最让人疑问的是该飞机的用途。飞机的外形和大小并不完全符合第五代战机的概念,也许中国设计师为其增添了更广泛的实用功能。也就是説,它完全可以用作 攻击机以攻击地面和水上目标。也有人推测,该飞机首先是攻击机,其次才是歼击机。
很难説中国飞机同俄美的飞机孰优孰劣。中国飞机在某方面逊色,这完全是可能的,但歼-20绝对是第五代战机,不是“4+”,也不是“4++”。中国是在自主研发第五代战机。
当前中国的工业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军事航空工业潜能无限:中国人可以轻而易举地仿造出任何就连俄罗斯也没有的武器。而且,中国已过了 “拿来阶段”,现在正在搞自主研发。中国拥有雄厚的人才潜力:如果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复制任何技术,根据一个样品,甚至一张照片,这説明他们有极高的工程 技术水准。可以回想一下中国刚刚开始在我们指导下组装俄罗斯战机的那个时期,战机的质量极其低劣,可现在中国人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如果研发工作能走 到生産这一步,就生産指标説,质量绝对不会低于俄罗斯和美国。至于技战术性能,这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暂时只能説,中国在发动机方面还有些落后,因为发动机制造业的建立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不是能立竿见影的。但正如历史所表明的,购买发动机生産许可证,然后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并不是件多难的事,这不会成为制造第五代战机的障碍。
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机是2010年升空的,批量生産不会早于2015年。中国情况也大致如此。估计2018年中国将完成飞机研发和制造工作,列入装备。
古萨罗夫表示,不应该把中国塑造成侵略者,中国在走美国和其他国家走过的路,这是正常的地缘政治进程。中国的经济利益逐年增多,为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国家需要利用军队和海上力量。一旦出现争端,只有它们才能保卫国家的利益。
据俄罗斯报纸网1月11日报道,俄战略技术分析中心副主任康斯坦丁.马基延科説,歼-20“绝对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尽管从它身上可以 看到米格1.42试验机的影子,WS-10发动机也让人想起俄罗斯的AL-31发动机。他説:“同一代的所有飞机都是类似的。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步入拥有这 项技术的国家行列。尽管歼-20至少在8年内还无法服役。”这位专家认为,T-50的研制者不必担心竞争。他説:“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正在急剧上涨,很快就 会赶上俄罗斯和东欧,因此,歼-20便宜的可能性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