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知情者向媒体透露,众多“媒体记者”前往汝州“领工资”,起因是源于一场矿难。
7月31日,汝州市寄料镇一煤矿突发透水事故,正在井下作业的多名工人得以逃生,但还是有人员伤亡。
事故发生后,矿主不见了踪影,此事被当地隐瞒。8月13日,汝州市寄料镇发生矿难的消息被知情人透露给省内多家媒体,而后这一信息又通过手机短信广泛传播开来。此间接到手机信息的媒体记者称传告消息者为“奔走相告委员会”。
知情者称,接到这一矿难信息者多达500多人。8月14日下午,得知这一信息的“记者”陆续来到汝州市。汝州市各大宾馆、饭店、小旅社都住满了闻讯而来的“领工资”人群。当地一家宾馆的工作人员事后对来此采访的记者称,宾馆就盼着市里的煤矿出点事,问及原因,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笑称,煤矿一出事故,大批的“记者”就要来,来了就要登记住宿,这对平时客源少、生意不好的宾馆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汝州市寄料镇政府企业委的杨主任详细地叙述了发生于8月14日集体发“工资”的现场。
杨主任称,发放“工资”时由于人太多,很多人站在汝州大厦的院子里,停车场停着60多辆挂着“新闻采访”的车辆,在二楼客房的走廊里也挤满了人。在此情况之下,只好临时租用了大厦二楼一个最大的会议室。杨主任称,一个大会议室被挤得满满的,为维护秩序,寄料镇企业办、工业办的工作人员每个人手拿小棍,对那些不排队往前挤的人进行敲打。
据杨主任称,各个媒体分级别发钱:1、凡是自称来自中央级大媒体的每人500~1000元,2、凡是自称来自省内各大媒体的标准是200~500元;3、其它市级媒体200元;跨行业、跨地区媒体每人100元。
在此次的发放中,共有100多家媒体、480人领走了20万元,杨称,汝州市太穷,在煤矿事故中这是最少的,与登封、新密二市的煤矿事故发红包相比,是小儿科。
7月31日,汝州市寄料镇一煤矿突发透水事故,正在井下作业的多名工人得以逃生,但还是有人员伤亡。
事故发生后,矿主不见了踪影,此事被当地隐瞒。8月13日,汝州市寄料镇发生矿难的消息被知情人透露给省内多家媒体,而后这一信息又通过手机短信广泛传播开来。此间接到手机信息的媒体记者称传告消息者为“奔走相告委员会”。
知情者称,接到这一矿难信息者多达500多人。8月14日下午,得知这一信息的“记者”陆续来到汝州市。汝州市各大宾馆、饭店、小旅社都住满了闻讯而来的“领工资”人群。当地一家宾馆的工作人员事后对来此采访的记者称,宾馆就盼着市里的煤矿出点事,问及原因,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笑称,煤矿一出事故,大批的“记者”就要来,来了就要登记住宿,这对平时客源少、生意不好的宾馆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汝州市寄料镇政府企业委的杨主任详细地叙述了发生于8月14日集体发“工资”的现场。
杨主任称,发放“工资”时由于人太多,很多人站在汝州大厦的院子里,停车场停着60多辆挂着“新闻采访”的车辆,在二楼客房的走廊里也挤满了人。在此情况之下,只好临时租用了大厦二楼一个最大的会议室。杨主任称,一个大会议室被挤得满满的,为维护秩序,寄料镇企业办、工业办的工作人员每个人手拿小棍,对那些不排队往前挤的人进行敲打。
据杨主任称,各个媒体分级别发钱:1、凡是自称来自中央级大媒体的每人500~1000元,2、凡是自称来自省内各大媒体的标准是200~500元;3、其它市级媒体200元;跨行业、跨地区媒体每人100元。
在此次的发放中,共有100多家媒体、480人领走了20万元,杨称,汝州市太穷,在煤矿事故中这是最少的,与登封、新密二市的煤矿事故发红包相比,是小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