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报报道,被韩国海警扣押了一周的三名中国渔民昨日获释,并在中国驻韩国领事馆安排下回国。
中国渔船“辽营渔”号上周六在黄海与韩国海警巡逻舰相撞后沉没。船长死亡和1名船员失踪,5名船员由其他中国渔船救走,剩下3人被韩国海警救获后,以涉嫌触犯“特殊妨碍公务执行”等罪,于群山海警保护室中受扣查。
群山海警周五晚决定“不起诉处分”于昨晨6时释放他们,由韩国人员送至仁川机场,移交中国领事馆人员,于12时乘飞机回国。
群山海警说:“驾驶渔船阻拦警备舰去路的船长已死,这艘船的船员并无阻挡警备舰去路的同时,也没有非法捕鱼的嫌疑。由于没有违例嫌疑,故不能予以起诉。”
韩国官员表示,引渡返中国的3名渔民“并无向我国海警使用暴力,只是搭乘了侵入海域的船舶”。不过,韩方未放还5艘被扣留的中国渔船。
韩方称,事发时约有50艘中国渔船在该区“非法捕鱼”,韩方巡逻舰是在前往驱逐时,与“似乎掩护其他渔船返回中国水域”的中国渔船相撞的。而韩方执法人员试图登上中国渔船拘捕船员时,中国渔民“手持铁管、铁铲和木棍”反抗,致4名海警受伤。
“辽营渔”号的44岁渔民朱璜向海警说:“无船员知道当时渔船位于中国还是韩国领海域,可能唯有船长知道。”他表示警备艇靠近他们渔船时,纵在船尾也能听到海警的停船命令,但船长为了摆脱追赶,突然改变方向,撞向了警备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上周二驳斥韩方所谓中国渔船“擅闯”韩国专属经济海域“非法捕鱼”的指控。她指出:“根据两国的渔业协定,两国渔船都可以进入该海域,两国也只能对本国的渔船进行执法行为。”
中韩素有就两国渔民的黄海捕鱼作业作出协商。像今年9月,两国也有就2011年在对方经济海域的捕鱼量达成协定。根据协议,韩国在中国经济海域可派遣1600艘渔船,可捕鱼量为6.4万吨;中国则可向韩国经济海域派遣1700艘渔船,可捕鱼量为6.5万吨。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群山海警表示:“通过调查中国船员事故现场的录像和航行日志等,确定了中国渔船有妨碍海警警备艇正当执法程序的嫌疑(妨碍执行特殊公务)。但是考虑到辽营渔号的船长李永涛(29岁)身亡,其他船员当时也没有积极参与罪行,并协助进行了搜查,所以决定对他们免于起诉。”
韩国政府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此举是为了控制围绕天安舰沉没和延坪岛炮击事件而升级的韩中矛盾,是从尽可能不使该事件演变成外交问题的角度出发而做出的决定。
中国渔船“辽营渔”号上周六在黄海与韩国海警巡逻舰相撞后沉没。船长死亡和1名船员失踪,5名船员由其他中国渔船救走,剩下3人被韩国海警救获后,以涉嫌触犯“特殊妨碍公务执行”等罪,于群山海警保护室中受扣查。
群山海警周五晚决定“不起诉处分”于昨晨6时释放他们,由韩国人员送至仁川机场,移交中国领事馆人员,于12时乘飞机回国。
群山海警说:“驾驶渔船阻拦警备舰去路的船长已死,这艘船的船员并无阻挡警备舰去路的同时,也没有非法捕鱼的嫌疑。由于没有违例嫌疑,故不能予以起诉。”
韩国官员表示,引渡返中国的3名渔民“并无向我国海警使用暴力,只是搭乘了侵入海域的船舶”。不过,韩方未放还5艘被扣留的中国渔船。
韩方称,事发时约有50艘中国渔船在该区“非法捕鱼”,韩方巡逻舰是在前往驱逐时,与“似乎掩护其他渔船返回中国水域”的中国渔船相撞的。而韩方执法人员试图登上中国渔船拘捕船员时,中国渔民“手持铁管、铁铲和木棍”反抗,致4名海警受伤。
“辽营渔”号的44岁渔民朱璜向海警说:“无船员知道当时渔船位于中国还是韩国领海域,可能唯有船长知道。”他表示警备艇靠近他们渔船时,纵在船尾也能听到海警的停船命令,但船长为了摆脱追赶,突然改变方向,撞向了警备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上周二驳斥韩方所谓中国渔船“擅闯”韩国专属经济海域“非法捕鱼”的指控。她指出:“根据两国的渔业协定,两国渔船都可以进入该海域,两国也只能对本国的渔船进行执法行为。”
中韩素有就两国渔民的黄海捕鱼作业作出协商。像今年9月,两国也有就2011年在对方经济海域的捕鱼量达成协定。根据协议,韩国在中国经济海域可派遣1600艘渔船,可捕鱼量为6.4万吨;中国则可向韩国经济海域派遣1700艘渔船,可捕鱼量为6.5万吨。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群山海警表示:“通过调查中国船员事故现场的录像和航行日志等,确定了中国渔船有妨碍海警警备艇正当执法程序的嫌疑(妨碍执行特殊公务)。但是考虑到辽营渔号的船长李永涛(29岁)身亡,其他船员当时也没有积极参与罪行,并协助进行了搜查,所以决定对他们免于起诉。”
韩国政府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此举是为了控制围绕天安舰沉没和延坪岛炮击事件而升级的韩中矛盾,是从尽可能不使该事件演变成外交问题的角度出发而做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