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中原集团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监测的12个城市中已有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成都、武汉和长春等七市超额完成今年度居住用地供应计划。
今年12个重点城市已出让居住用地8582公顷,预计年底前仍将有1175公顷的出让量,土地供应的持续放量将使未来几周土地成交热度不减。
通过大幅度“超卖”土地,不少地方实现了土地收入的大幅增长。其中武汉已经取得676亿元(人民币,下同)的买地收入,较去年296亿元增幅达到128%。
进入12月以来,各地土地市场供需两旺。据上半月公告截止日期,广州等六城市均有宅地供应,上海、天津、沈阳部分新增地块都将于年底前成交。
截至12月中旬,12个主要城市累计供应居住用地9422公顷,超过2009年全年9017公顷的水平。其中居住用地成交8511公顷,超过2009年全年32%。目前各地居住用地成交已连续三个月处于高位,有持续走高迹象。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高级经理刘渊认为,今年最后半个月,12个城市仍将有1138公顷地块要出让,各地土地市场将进入冲刺阶段。与此相伴随,不少企业购地热情年底呈现爆发态势。
中原地产的报告指出,“9·29二次调控”后,土地市场沉寂片刻后再次爆发,显示出开发商对后市的乐观预期。此时出台土地调控新政,希望能及时有效地抑制土地价格过快增长,通过整顿土地市场,严禁哄抬地价,进而达到稳定房价上涨预期的目的。
“高房价的根本在中国的财税制度和官员考核制度。地方政府机器的运作或多或少都靠土地财政来支撑,房地产市场发展活跃的区域尤其如此,在中国仍强调经济 建设是发展首要任务的前提下,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缩减,高地价将不可避免。”正略钧策管理咨询房地产行业研究顾问买晓森直言。
对于今年胜于往年的土地疫情,买晓森认为除了上述原因外,资本则是真正的直接因素。“受高利润影响,房地产行业的竞争者增多,除了房地产央企、不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还有很多地方企业半路转型,如温州2009年百强企业中有过半的企业都涉足了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