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立足制造业东莞力推自主创新型产业
日期: 10年12月4期
■ 本报记者 渖永康

东莞,因地处广州之东,且盛产管草,故而得名。
2010年末,受东莞市侨务局的邀请,“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一行于12月9-13日访问了东莞。作为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0海外华侨华人青年才俊聚东莞”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华文媒体”采访活动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副市长江凌以东道主的身份热情接待了采访团一行,本次采访团是由来自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菲律宾、越南、香港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16家海外华文媒体组成。期间,江凌还和采访团成员就东莞的城市发展规划、经济结构转型、以及生态环境治理等一系列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了绅入深致的交流。
采访团还分别考察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长安镇以及塘厦镇,对东莞的“外向带动型”,经济战略表示出无比的钦佩,采访团成员普遍感受到了作为“全球制造业之都”的东莞,其经济产量和产值,确实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可以说,东莞的制造业不仅服务于全国,更服务于全球。这让随团的采访人员对东莞这座花园城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东莞未来离不开制造业
“我在美国进修期间,每日必读一份华文报纸,这是当时我的重要读物”,9日,江凌在接待“华文媒体采访团”时,由衷的为海外华文媒体在海外的发展和壮大而感到高兴。
对于东莞未来的城市定位,江凌表示,东莞经济正在从过去能源消耗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向智力型模式转变,虽然这是一个痛苦的转型过程,但东莞将坚定朝著这个方向走下去。
当有记者提问,东莞为何要坚守制造业,而不靠其他产业立市时。江凌表示,一个城市的产业定位一定要站在一个区域性的战略角度来思考。我们感觉到,东莞所处的地位和区域条件,决定了东莞一定要以制造业立市。因为香港是金融之都,广州、深圳也有它的区域分工,东莞的区域分工就是制造业,如果东莞放弃制造业,另起炉灶发展其他产业,实际上是让我们放弃了优势,拿自己的短处去与其他地区进行竞争,这并不合理。
江凌还表示,虽然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转变经济格局,发展新兴产业,而制造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是应该逐渐淡出城市的发展规划。但我们坚守的制造业并不是那些缺乏创造力的制造业,政府的职能就是要不断地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同时把污染环境的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企业予以取缔或者迁往他处,从而保证整个城市的生态治理,但东莞未来的发展模式还是离不开制造业。
当有记者问道,如何规避人民币升值给传统的制造业带来风险时。江凌表示,人民币升值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企业拓展国内市场,企业通过增加人民币收入,来规避人民币升值的风险。为此,东莞做了很多工作,其中有5000多家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内销总额达到2000亿元,占整个内外销比例的30%,东莞的企业就是通过这种扩大内销的模式来化解人民币升值的困扰。
江凌还向海外青年才俊抛“橄榄枝”,希望他们到东莞投资兴业。江凌表示,东莞制造业云集,需要熟悉现代管理,通晓国际规则的人才。而东莞同样为青年才俊们创业提供了很多低门槛的平台与政策。

高新技术产业园成“神州摇篮”
与所有高新技术产业园不同,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落户的企业是与中国航天事业息息相关。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为“神舟号系列飞船”提供指定的UPS电源,是中国最大的电源生产基地。10日上午,采访团一行,走访了该企业。
在这里,采访团成员普遍感受到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壮大。
作为国内知名的上市公司东方集团的子公司,易事特的UPS电源远销东南亚、美洲、欧洲及非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到10个亿。同时,还是“嫦娥号”探月卫星、奥运场馆、青藏铁路、武广高铁、中央政府采购等国家特大和重大工程优秀电源供应商,并获得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颁发的“性能稳定、工作可靠”的荣誉证书。
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莅临该企业考察和指导工作。
通过在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参观,让在场的很多随行人员都感叹,以前一直认为东莞是制造业之都,没想到,在新兴产业、尤其在新能源领域,会出现这么一支实力超强的企业,而且还是民营企业,其产品的口碑既然蜚声海内外,不得不感叹东莞人在高新技术领域的远见和魄力。

立足制造业提升第三产业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速了行业洗牌和企业的优胜劣汰,大大加快了在东莞港资企业转型的升级和步伐。10日下午,采访团一行,见证了具有港资背景的“东莞香江工商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成立仪式。
而为了推动东莞的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物流、会展、企业上市等领域的深入与合作,以及联系粤港两地经贸关系,“东莞香江工商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成立,是肩负了一定的历史使命的。
就如香港民建联主席谭耀宗先生在成立仪式上所说的,公司的成立将支持香港专业服务提供者依照相关规定到东莞开办服务机构,开拓新市场,为两地提供交流平台,提升东莞市的专业服务水平。
可见,东莞市的智力型生产模式正在悄然形成。

新农村建设惠及农民
作为东莞富有的城镇之一,长安镇初步实现了从农业向基本工业化的转变、从农村向城市化的转变。为了提高服务意识,长安镇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和技术,走出了一条“借船出海”,以外部力量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作为经济强镇,长安镇新农村建设的大手笔,让所有的采访团成员都叹为观止,纷纷议论,现在城里人的生活水准,还不如农村。
11日下午,采访团随行人员来到了位于长安镇的上沙农民新村。
上沙农民新村2005年底开始动工兴建,占地面积261亩。如今15栋378户高层楼房和300多栋单体别墅,组成了一座典雅别致的现代花园小区。
整个小区分多个档次,当地居民入住只需交基本基建费用,最便宜的高层楼房,当地居民只需要花10多万元就可以搬进去居住。按照惯例,所有公用设施都是按照公益费用分摊出去的,包括以后的管理费用,如果社区经济允许,也不会收居民的一分钱。
对于这种旧村改造的大手笔,采访团的成员不仅发出由衷的感叹,作为经济改革开放的桥头堡,珠三角的经济实力确实不容小觑,就连这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都这么先进,比某些地级市都要繁华。

农村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
与长安镇不同,塘厦镇的建设由于毗邻香港,在电子科技信息产业方面是他们的强项。塘厦镇现有外资企业1300多家,民营企业3500多家,其中包括20多家港澳台上市公司和通用、华强三洋等世界500强企业,构建起以电子信息、电源电池、家用电器、精密机械、航空电子等高新科技为支柱,以高尔夫、房地产、文化音乐创作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国际电脑电器及周边设备的加工制造业基地之一,也是广东省四个“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的试点之一。2009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1.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7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3.5亿元,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9.78亿元,各项税收总额23.3亿元。
与长安镇上沙农民新村不同,塘厦镇的林村社区新农村建设更多的是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载体。
为了加快城市文化进程,林村社区规划了四大工业园区,吸引了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前来投资设厂,形成了优质企业聚集的效应。
12日下午,采访团一行又来到了具有服务功能体系的林村社区。
林村公寓的建设,是为了实现使分散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目标,2001年开始规划,2002年6月动工兴建。
该公寓占地15.6万平方米,拥有湖面7万多平方米、环湖跑道1200米、半圆广场3000平方米、标准游泳池一个、儿童游泳池一个以及广阔的休闲活动区等,住宅设有联排复式、多层式、高层式及别墅式4种类型,规划总户数近1900户,可让全社区5000多名居民全部集中居住。
对于林村公寓的这种规模,无怪乎采访团成员发出这样的感叹:都知道东莞富足,没想到富成这个样子!难怪在中国农民工的队伍中,会没有东莞的农民呢!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3/13015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