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辉)公营住宅和公团住宅是日本公共住宅供给政策的主要支柱。在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这两种住宅的团地规模也达到高峰,为缓解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问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长期以来,团地住宅也被初来乍到的华人或低收入华人所青睐。随著日本人口老龄化,不少年久的房屋出现了长期闲置的状况,有的地方甚至向外国人放低了申请居住的准入门槛。但同时,入住的华人因生活习惯和观念上的不同也常有与邻居发生纠纷的情况,因此,一些地方也出台了一些对外国人的限制措施。
福井市在今年就制定新规,外国人在申请入住市营住宅时,如果日语交流能力欠缺将不予受理。
而大阪府相关部门为了吸引外国人入住,则放低了入住门槛。日前,NPO法人大阪国际文化协会与都市再生机构UR(前身都市公团、地域公团)联合推出了面向外国人留学生的租赁住宅。在丰中市的3套住房,不仅有冰箱、洗衣机等电器,还配置有家具、餐具,每月租金仅5万日元,且契约时不要保证人、押金及礼金。而通常情况下,UR住宅不仅不对留学生租赁,还对承租人的收入有明确的最低规定,且要支付押金。
福井市在今年就制定新规,外国人在申请入住市营住宅时,如果日语交流能力欠缺将不予受理。
而大阪府相关部门为了吸引外国人入住,则放低了入住门槛。日前,NPO法人大阪国际文化协会与都市再生机构UR(前身都市公团、地域公团)联合推出了面向外国人留学生的租赁住宅。在丰中市的3套住房,不仅有冰箱、洗衣机等电器,还配置有家具、餐具,每月租金仅5万日元,且契约时不要保证人、押金及礼金。而通常情况下,UR住宅不仅不对留学生租赁,还对承租人的收入有明确的最低规定,且要支付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