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在日华人安居乐业换房换车忙
日期: 2010/12/16 17:22
中文导报讯 记者 李春雁 张石

华人换房让生活更舒适

随著在日华人在日生活日趋稳定,更美的生活环境、更高的生活质量成为人们的追求目标之一,二次购房,更换更好的生活空间,部分华人在悄然进行中。

张秀(化名)一家来日本已经近20年了,10年前在日本第一次买房。当时考虑到方便孩子上学和夫妻俩上班,在东京都板桥区买了一个一户建,三层楼,一楼是书房加一个车库,二楼是厨房和客厅,三楼两个卧室。共90多平米。当时中国人在日本买房的人还很少,入住新居,家人和朋友们著实庆祝了一番。张秀表示,在国内时住的是楼房,来日本后租房住时也住的楼房,搬入一户建,有了自家的院子,自家的小楼,家的感觉很好很温馨。每天上班之余,楼上楼下打扫卫生,收拾整理做家务,很忙但也自很满足。由于离车站只有不到5分钟的路程,给每天都匆匆忙忙的一家人上班上学和购物等等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时间过得很快,转瞬10年过去了,张秀的孩子也上了大学。张秀开始对居住环境不满意了,想要一个更大一点的客厅,就动了重新购买一套房的心思。动了心就开始留意房价和房型了,住了10年的一户建,感到一户建虽然有诸多的好处,独立而温馨,但也有保温、隔音等效果不如楼房的弱点,所以这次张秀夫妻俩决定购买100平米以上的楼房。

决定了房型后,他们开始看房,100平米以上的楼房,都内很少,而且房价太高。于是他们把目光放在东京近郊千叶、□玉等地。这时有朋友向他们推荐千叶新城,这里是刚刚开发建设40年左右的新区,区内不仅规划得美观整齐,是都内难得一见的宽敞、漂亮,而且邻近图书馆、体育馆,附近还有EORN 购物中心,里面有108家店铺;有唐吉珂德,大型百元店、小岛电器、成田屋超市等,此外还有二鸟家具 、多家电影院、大型游戏中心和各种餐馆等等,区内100平以上的房子也不少。张秀夫妇立即就喜欢上了这里。

决定了购房地区,张秀他们就开时留意这里出售的房子和房价了。也就是在这期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发生了,房价开始大幅下降,2009年6月他们看中了一套110平米左右房子,比起他们在2008年初看的同类的房子,价格下降了500万日元左右,于是他们当即决定就买这套。

2009年10月,他们搬入了新居,孩子因上了大学,平时自己住在原来的房子里,周末来新居居住。张秀表示,住在新房,感觉非常好,看著宽敞的客厅,心情说不出的舒畅,而且新房有两个书房,忙时夫妻俩可以在各自的书房工作,互不干扰。因为有前后两个阳台,而且面积也大,张秀也开始实践自己长久以来的梦想,在阳台上种花之余,还种了萝卜、茄子等青菜,张秀还悄悄的告诉记者,就要收获了。

周围环境好,花花草草等很多,张秀有时间的时候还会采一些可以采摘的花草,带回家来加工后插在花瓶里,比起单纯的去店里买花,不仅经济实惠而且增加了生活情趣和成就感。居住环境舒适了,生活的乐趣也更多了。

去过张秀的新居,很多朋友羡慕不已,有的也萌生了换房的想法。这不就在上月,张秀的一位朋友看中了他们区内一套99平米的房子,并当即签订了购房合同,很快就要搬来也张秀做邻居了。

华人换车:操纵命运的愉悦滑翔

日本是个公共交通十分发达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私车保有量很高的社会,日本的汽车约有8千万台,其中私人用轿车约有1700万台,约每7个人就有一辆私人轿车。而在日华人随著生活的安定和逐渐富裕,买车的人也不断在增加,据《中文导报》的抽样调查,在日华人中已经买车的高达64%,而在准备买车者中有27.3%准备在一年内买车;而从已买车者来看,购买新车的人高达57.3%,且有66%的人已取得了驾照。车不是永久的消费品,买车就一定要换车,换车有时是不得已,如车旧得不能再用了,被撞坏了无法再进行维修了等等。

但是换车有时也是一种乐趣,有许多华人在换车中体验到一种文化,一种享受,一种学习和开拓,李先生和方女士就是这样一对夫妇。从1993开始,他们家已经换了7台车,他们在换车中不仅获得很大的乐趣,而且也都成了车迷和“车专家”,现在两个人都在为汽车杂志撰写文章。由于两个人都在日本的大学里任教,因此写出的文章与普通的车迷又有所不同,而是充满在车所拓展的广阔视野中所体验到的独特日本风土文化与车文化的底蕴。

在谈到为什么买车时方女士说:“与日本进入真正的立体交往,可以说是在拿到驾照进入行走生活之后。驾驶之前的5年中,出门就是电车或地铁,既准时又安全。方便是方便,但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就只能上人家的车走人家的路。并且,上下车地带越是繁华,立足之处就越是闭塞如井底之蛙。比如大阪站,十来条路线的站台都在地下。在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里转了好几年,只知道按照各种路标指示朝自己要去的地方走,却搞不清自己身在何处。匆匆人流中,仿佛自己永远是一个置身异国的过客,永远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驾驶生活把我带入日本的‘车社会’。日语中的‘车社会’概念最初来自英语的Motorization一词,意指家用汽车的普及。后来,这个概念就成了一个包含各种与个人驾驶生活相关内容的泛指广义词。如保险、交通安全、车祸处理以及汽车买卖等等。对我这个外国人来说,驾驶带来的愉悦可以说是喜不自禁。自己开著自己的车,不论走在哪里,轮下都是我的路。这样的感觉真好,手握方向盘如同操纵自己的命运,莫名其妙的从容自信油然而生。此外,还有代步运载之便,但收获更大的是借助汽车这一工具拓宽了与日本社会的接触面,从而开始与相关业界及交通机构甚至警察部门打交道。这些经历即充实著在日本的实际生活也加深著对它的切实了解。”

方女士的第一台车是二手车,她说:刚学会开车时没有办法,就买了一台二手车,但是开著开著就觉得不如意,于是换了新车。最初一部新车, 是倾心于D4引擎和刚上市不久的内嵌GPS,虽然外型土点儿,但实用空间大,性能好。因此花150万买了下来,但是开著开著,就觉得不方便了,觉得好象开著一个大箱子上街,作为通勤用车也不方便。因此新车开8个月之后之后,又看中了另一款新上市的丰田Will,就去当初买车这家车行商谈。最后以旧车定价100万,再交50万,就把新上市的丰田Will开回了家。

而现任大学教授的李先生换过三次车,现在他所驾驶哈利雅(Harrier)是他非常中意的的混型动力车。1997年诞生的哈利雅以其具备高档大轿车基本性能的豪华SUV为特征,开拓出了独特的风格。迄今为止一直以顶级品牌的形象独领风骚。

作为第2代的这款新车型,在延续了这种理念的同时将超越高档大轿车为目标,推出了具有可操控性能与先进的安全性为特征的新一代的顶级SUV。

而混型动力车在车辆减速和静止状态下,发动机可自动切断燃油供应,实现零排放。在起步和加速等动能需求大的工况下,电动机自动启动发动机并提供动力辅助,减少油耗,在匀速行驶时则能自动对电池组进行智能充电。购买这种车,也可以得到日本政府发下来的“环保积分”。

李教授在开上这种车以后对这种车的节能性与几乎无噪音的特性赞不绝口,他为中国的《汽车人》杂志写了一篇分上、中、下的长文,向国内介绍这种新型混合动力车。

他结合自己去年7月开著哈利雅带中国客人去志摩半岛旅行的一段经历,描述了哈利雅把他们带入梦幻般景色和深邃的历史文化的开心之旅。

他在文章中写道:
2009年7月2日星期五,薄云天气。
早8:55从吹田IC入口进“名神(名古屋□□神户)高速道路”,时速109公里,自动巡航系统定定速,中央屏幕显示著前后轮动力分配和回收,也显示著瞬间和平均的“燃费”,以每升油可以行驶的公里数表示,因此“瞬间燃费”总是不断变化的,而“平均燃费”则相对恒定,车内的静肃性极佳,风阻和发动机的声音很弱,只有车轮接地的“唰唰”的滚动声才能使人意识到这车在“跑”, 否则总有一种轻轻“滑”的错觉。

在李先生和方女士那里,开车和换车,已不仅仅是一种交通与经济的活动,而是伴随春夏秋冬不断更新,走入深深的文化意象的不可缺少的空间,也是拓展视野和活动半径的最好侣伴,是操纵命运的一种愉悦滑翔。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0/12998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