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
维基解密公布的电文显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今年3月,曾询问时任澳洲总理、现任外长的陆克文(Kevin Rudd)如何应对中国崛起的意见。希拉里对中国富起来所带来的挑战感到担忧,并问陆克文「你会如何跟你的银行家债主(中国)强硬周旋?」陆克文认为应採取「让中国有效融入国际社会的政策,允许它展示出更大的责任」,但「如果事事都出了差错,各国也应准备好施展武力」。
陆克文向她透露,澳洲情报界正密切注视中国军力的增强,还形容中国领导人在台湾问题上「有欠理性及极之情绪化」。
中美关係今年转趋紧张,今年2月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Jon Huntsman)在一篇电文中声言,中国「新近的好斗」外交政策,正令中国「在世界上失去朋友」,欧洲外交官抱怨声最大,例如英外交官扬言中国官员在去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行为「粗鲁傲慢」,「令人震惊」。印度和日本外交官亦有怨言,觉得中方官员太「强势」,印度驻华大使甚至主张印美加强合作,以应付「中国愈趋好斗的作风」。洪博培还报告说,「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人员亦曾向我们抱怨,在过去1年与中国打交道变得困难了」。
但矛盾主要根源还是中国与美国。多则电文都提到中国在拉美和非洲的影响力上升,例如肯尼亚大使便强调了中国给非洲的好处,直言若美中合作(而非竞争),非洲不会得益。不过亦有电文显示一些非洲外交官对中国的角色产生「一定的怀疑和憎恨」,一名摩洛哥外交官称:「若中国如此恶劣地对待贸易伙伴,将永远无法扮演全球领袖的角色。」去年初美国时任驻华大使雷德(Clark Randt)更称随中国日益发展,与第三世界脱节,「这有利我方扩大共同利益」。
另讯
英国卫报5日引述维基解密公布的美国机密外交电文报导,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柯林顿去年3月在华府会晤时任澳洲总理的陆克文时,特别点出中国经济崛起带来的挑战。中国握有大笔美国国债,希拉里因此问陆克文:「对于你(欠债)的银行,你要如何硬起来?」
希拉里当时表明,「美国希望中国获得成功,人民生活水准提高,并以中国领导人可以容忍的速度推动民主」。但中国握有87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让希拉里感叹美国难以对最大的债主採取强硬态度。
陆克文则向希拉里表示,鼓励中国有效融入国际社会,负起更大责任的同时,也应「准备部署武力,以因应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现任澳洲外长的陆克文当时回答说,自己「在中国政策上显然是现实主义者」。陆克文当时还对希拉里说,中国领导人对台湾议题「非常情绪化,而且不太有理性」。
美国驻北京大使洪博培则在今年1月的备忘录中记载:「2009年是美中修补关係的一年,2010则是考验美中关係的一年。」
洪博培表示:「中国持续针对美国有关达赖、军售台湾、网路自由等议题的立场表达强烈不满,并以之充当可能拒与美国在其他方面合作的藉口。」
洪博培又说:「美国政府向中国抱怨歧视性政策,却没有可靠的报复行动或其他足资对抗的手段,因此中国对于美方的抱怨愈来愈置之不理。中国在这波全球经济危机出现后,经济地位相对强势,导致上述趋势日益明显。」
但洪博培认为,广大的中国市场是美国经济成长与创造就业机会的契机,美国应该软硬兼施,包括重新检讨对中国的出口管制。他建议政府与国会携手,拉弓不放箭,让中国以为美国会在人民币币值、对中国产品课徵碳税等「热门议题」方面採取行动,向中国施压。
洪博培另外指出,中国近年来对外改採强硬与胁迫政策,得罪许多国家。他同时引用部分观察家的说法指出,这是中国政府为安抚国内舆论而特别设计的表面姿态。
维基解密公布的电文显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今年3月,曾询问时任澳洲总理、现任外长的陆克文(Kevin Rudd)如何应对中国崛起的意见。希拉里对中国富起来所带来的挑战感到担忧,并问陆克文「你会如何跟你的银行家债主(中国)强硬周旋?」陆克文认为应採取「让中国有效融入国际社会的政策,允许它展示出更大的责任」,但「如果事事都出了差错,各国也应准备好施展武力」。
陆克文向她透露,澳洲情报界正密切注视中国军力的增强,还形容中国领导人在台湾问题上「有欠理性及极之情绪化」。
中美关係今年转趋紧张,今年2月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Jon Huntsman)在一篇电文中声言,中国「新近的好斗」外交政策,正令中国「在世界上失去朋友」,欧洲外交官抱怨声最大,例如英外交官扬言中国官员在去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行为「粗鲁傲慢」,「令人震惊」。印度和日本外交官亦有怨言,觉得中方官员太「强势」,印度驻华大使甚至主张印美加强合作,以应付「中国愈趋好斗的作风」。洪博培还报告说,「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人员亦曾向我们抱怨,在过去1年与中国打交道变得困难了」。
但矛盾主要根源还是中国与美国。多则电文都提到中国在拉美和非洲的影响力上升,例如肯尼亚大使便强调了中国给非洲的好处,直言若美中合作(而非竞争),非洲不会得益。不过亦有电文显示一些非洲外交官对中国的角色产生「一定的怀疑和憎恨」,一名摩洛哥外交官称:「若中国如此恶劣地对待贸易伙伴,将永远无法扮演全球领袖的角色。」去年初美国时任驻华大使雷德(Clark Randt)更称随中国日益发展,与第三世界脱节,「这有利我方扩大共同利益」。
另讯
英国卫报5日引述维基解密公布的美国机密外交电文报导,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柯林顿去年3月在华府会晤时任澳洲总理的陆克文时,特别点出中国经济崛起带来的挑战。中国握有大笔美国国债,希拉里因此问陆克文:「对于你(欠债)的银行,你要如何硬起来?」
希拉里当时表明,「美国希望中国获得成功,人民生活水准提高,并以中国领导人可以容忍的速度推动民主」。但中国握有87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让希拉里感叹美国难以对最大的债主採取强硬态度。
陆克文则向希拉里表示,鼓励中国有效融入国际社会,负起更大责任的同时,也应「准备部署武力,以因应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现任澳洲外长的陆克文当时回答说,自己「在中国政策上显然是现实主义者」。陆克文当时还对希拉里说,中国领导人对台湾议题「非常情绪化,而且不太有理性」。
美国驻北京大使洪博培则在今年1月的备忘录中记载:「2009年是美中修补关係的一年,2010则是考验美中关係的一年。」
洪博培表示:「中国持续针对美国有关达赖、军售台湾、网路自由等议题的立场表达强烈不满,并以之充当可能拒与美国在其他方面合作的藉口。」
洪博培又说:「美国政府向中国抱怨歧视性政策,却没有可靠的报复行动或其他足资对抗的手段,因此中国对于美方的抱怨愈来愈置之不理。中国在这波全球经济危机出现后,经济地位相对强势,导致上述趋势日益明显。」
但洪博培认为,广大的中国市场是美国经济成长与创造就业机会的契机,美国应该软硬兼施,包括重新检讨对中国的出口管制。他建议政府与国会携手,拉弓不放箭,让中国以为美国会在人民币币值、对中国产品课徵碳税等「热门议题」方面採取行动,向中国施压。
洪博培另外指出,中国近年来对外改採强硬与胁迫政策,得罪许多国家。他同时引用部分观察家的说法指出,这是中国政府为安抚国内舆论而特别设计的表面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