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3日电 中国“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3日进行了综合试运行实验,最高时速达486.1公里,刷新了历史纪录。据日本共同社3日报道,日本国土交通省对此表示,日本新干线的最高时速为443.0公里,和谐号已经实现了赶超。
这一消息引起了日本媒体的“关注”,称中国自行研发的高铁其技术“源于日本新干线”。
CRH380A将被用于连接北京和上海的高铁,全程约1320公里仅需4个多小时。目前,该车型已在今年10月开通的沪杭高铁上运营。
法国高速列车TGV在2007年试运行中,时速达574.8公里。日本新干线的实验列车“300X”在1996年达到了443.0公里。
资料:
“目前,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运里程达到7055公里,居世界第一位。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介绍说。
中国铁路,以风一样的豪情,创造了风一样的速度。
令世人瞩目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和谐号”动车组列车相继研发下线,驰骋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既有铁路提速线上,世界铁路运营速度一次次被中国人改写。
2006年9月28日,时速200公里CRH2型“和谐号”动车组下线。
2007年4月6日,时速250公里CRH5型“和谐号”动车组下线。
2007年11月24日,时速300公里CRH2-300型“和谐号”动车组下线。
2008年4月11日,时速350公里CRH3型“和谐号”动车组下线。我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制造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移动装备的国家之一。
今年5月,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和谐号”CRH380A下线,揭开了中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神秘面纱。
“对于高速动车组来说,时速每提升约30公里都意味着一次技术的飞跃。今天创造的纪录,再次证明中国高铁技术装备实现跨越式发展,引领世界高铁发展的潮流!”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说。
CRH380A高速动车技术先进
该动车组是中国最新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高速列车,在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创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记者了解到,我国首列自主研发的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诞生在中国南车,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是京沪等高速铁路的核心技术装备。
2009年12月,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完成设计并投入试生产。2010年4月,首列车下线并进行线路试验;5月,精彩亮相上海世博会,引来世人关注。
据介绍,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针对京沪等高速铁路的环境和运营特点,通过对轮轨、弓网和空气动力学性能的深入研究,采用系统设计,经过精确的仿真和全面的试验验证,实现了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等技术的世界领先。
高原铁路世界一流
高速铁路领先世界,高原铁路世界一流,重载铁路屡创世界奇迹……“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全面加快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运营里程跃居世界第二,并昂首跨入高速时代,高速铁路里程世界第一,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高速铁路从无到有,既有线路提速世界领先,中国高铁技术标准创多项“世界之最”。铁路六次大提速以较小的代价和较短的时间提高了运输能力,运输能力提高了50%以上,动车组列车为旅客提供了高品质的乘车条件。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7055公里,全国铁路日开行动车组1000多列,日发送旅客达到92.5万人。
【背景资料】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五大技术优势
高安全性。在最高运营速度条件下,列车各项动力学性能指标达到优秀级,确保了百分百安全运行。另外,在部件的疲劳强度、制动停车性能和停车距离、防碰撞性能以及车内防火性能等方面,均确保了安全。
高可靠性。列车主要系统和部件均有实际业绩和运营经验,涉及行车安全的部件,均按相关标准和规范实施了强度试验和疲劳试验,动车组的可靠性指标高,平均无运行故障的运行距离超过100万公里。
高舒适性。通过降低噪声源、采用吸声、隔声以及采用新型材料等手段,降低车内噪声。同时,通过优化转向架与车体模态匹配,优化车内结构,提升车体局部结构的固有频率,大幅降低车体在高速运行时的结构振动,提升了乘坐综合舒适度。通过优化车体气密结构,保证了高速运行时的乘坐舒适度。
高环保性。列车采用再生制动方式,提高再生制动利用率,能量回馈率达90%;在车外噪声方面,采用流线型新头型、优化车窗、车门等结构,提升了空气动力学性能,列车以350公里时速运行时,车外噪音小。另外,列车设置了集污系统,无污物排放;列车所有电气设备均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对车内和车外的电磁干扰很小。
高经济性。列车采用轻量化设计,节能效果优良。列车采用新型流线型头型、全包覆风档、平顺化车底等降阻设计,能耗大幅降低;列车运行可靠性高,运用维护成本低;列车定员多,单节车辆长度、宽度大,相对载客量多。
这一消息引起了日本媒体的“关注”,称中国自行研发的高铁其技术“源于日本新干线”。
CRH380A将被用于连接北京和上海的高铁,全程约1320公里仅需4个多小时。目前,该车型已在今年10月开通的沪杭高铁上运营。
法国高速列车TGV在2007年试运行中,时速达574.8公里。日本新干线的实验列车“300X”在1996年达到了443.0公里。
资料:
“目前,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运里程达到7055公里,居世界第一位。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介绍说。
中国铁路,以风一样的豪情,创造了风一样的速度。
令世人瞩目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和谐号”动车组列车相继研发下线,驰骋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既有铁路提速线上,世界铁路运营速度一次次被中国人改写。
2006年9月28日,时速200公里CRH2型“和谐号”动车组下线。
2007年4月6日,时速250公里CRH5型“和谐号”动车组下线。
2007年11月24日,时速300公里CRH2-300型“和谐号”动车组下线。
2008年4月11日,时速350公里CRH3型“和谐号”动车组下线。我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制造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移动装备的国家之一。
今年5月,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和谐号”CRH380A下线,揭开了中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神秘面纱。
“对于高速动车组来说,时速每提升约30公里都意味着一次技术的飞跃。今天创造的纪录,再次证明中国高铁技术装备实现跨越式发展,引领世界高铁发展的潮流!”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说。
CRH380A高速动车技术先进
该动车组是中国最新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高速列车,在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创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记者了解到,我国首列自主研发的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诞生在中国南车,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是京沪等高速铁路的核心技术装备。
2009年12月,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完成设计并投入试生产。2010年4月,首列车下线并进行线路试验;5月,精彩亮相上海世博会,引来世人关注。
据介绍,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针对京沪等高速铁路的环境和运营特点,通过对轮轨、弓网和空气动力学性能的深入研究,采用系统设计,经过精确的仿真和全面的试验验证,实现了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等技术的世界领先。
高原铁路世界一流
高速铁路领先世界,高原铁路世界一流,重载铁路屡创世界奇迹……“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全面加快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运营里程跃居世界第二,并昂首跨入高速时代,高速铁路里程世界第一,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高速铁路从无到有,既有线路提速世界领先,中国高铁技术标准创多项“世界之最”。铁路六次大提速以较小的代价和较短的时间提高了运输能力,运输能力提高了50%以上,动车组列车为旅客提供了高品质的乘车条件。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7055公里,全国铁路日开行动车组1000多列,日发送旅客达到92.5万人。
【背景资料】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五大技术优势
高安全性。在最高运营速度条件下,列车各项动力学性能指标达到优秀级,确保了百分百安全运行。另外,在部件的疲劳强度、制动停车性能和停车距离、防碰撞性能以及车内防火性能等方面,均确保了安全。
高可靠性。列车主要系统和部件均有实际业绩和运营经验,涉及行车安全的部件,均按相关标准和规范实施了强度试验和疲劳试验,动车组的可靠性指标高,平均无运行故障的运行距离超过100万公里。
高舒适性。通过降低噪声源、采用吸声、隔声以及采用新型材料等手段,降低车内噪声。同时,通过优化转向架与车体模态匹配,优化车内结构,提升车体局部结构的固有频率,大幅降低车体在高速运行时的结构振动,提升了乘坐综合舒适度。通过优化车体气密结构,保证了高速运行时的乘坐舒适度。
高环保性。列车采用再生制动方式,提高再生制动利用率,能量回馈率达90%;在车外噪声方面,采用流线型新头型、优化车窗、车门等结构,提升了空气动力学性能,列车以350公里时速运行时,车外噪音小。另外,列车设置了集污系统,无污物排放;列车所有电气设备均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对车内和车外的电磁干扰很小。
高经济性。列车采用轻量化设计,节能效果优良。列车采用新型流线型头型、全包覆风档、平顺化车底等降阻设计,能耗大幅降低;列车运行可靠性高,运用维护成本低;列车定员多,单节车辆长度、宽度大,相对载客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