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本)天涯草
或许是出身与生活经历所致,我对发达的经济社会,纷杂的政治理念渐失兴趣,向往“闲云野鹤”、“世外桃园”的隐士生活。这么一说想必会遭到“玩物丧志”或“痴心妄想”之类的品评,不过人各有志,且容在下信口闲侃。我将目前的生活概括成20个字:采山珍药草,探瀑布涌泉,踏竹林幽径,仰古木参天。
我今年六十有三,几年前因一场大病退职赋闲。虽说生计上面临窘境,但生活节奏从此放宽。先是在家里看看书写写字,时而外出散步。看市井、遛小弯、拜神社、逛公园。如此周而复始,日久生厌。遂将目光转向野外,以期寻觅新的洞天。好在熊本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有闻名世界的最大重迭式活火山□□阿苏山;海,有享誉日本、风光旖旎美如画的“天草西海岸”。
采山珍药草
熊本不仅被群山环绕,市内也有几处“城市山林”。其中的一处叫做“立田山公园”,是个绝妙的好去处。有山有水不待多言,到了秋季,满山的野果更具魅力。我和老伴儿有时一大早带著几个饭团和咸菜上山。先去南山拣野栗子,再去北丘拾山核桃。左手拎一个口袋,用以装野果;右手持一根木棍,以便打草惊蛇。高高兴兴,拾起落地山珍,战战兢兢,谨防虫蛇叮咬;眼里有目标,脚下不觉累。既锻炼筋骨,又小有收获,兴致勃勃,其乐陶陶。
我们夫妻二人身体都不大好,故而老伴儿对“中草药”情有独钟。她常看这方面的书籍,并付诸实践。最初在家附近采一些常见的药草,诸如蒲公英、鱼腥草、车前子、艾蒿等。后来开车去人烟稀少的深山河谷,采不常见的老鹳草、金银花、女贞子、木天蓼之类。看著郁郁葱葱、深邃茂密的森林草丛,犹如仙山探宝,流连忘返。回家后经过筛选,清洗,晾晒后制成茶叶状,以便日常服用。
探瀑布涌泉
熊本自古以来有“水之都”的美称,在环境省选定的“日本名水100选”中熊本占了4个,居都道府县之首。熊本的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因清醇爽口而被誉为“奇迹之水”。在到处环境污染的当今世界,能在熊本度过晚年实为幸事。
熊本有200多处泉水,我们几乎每周一次去距家约2公里的秋津去打水。那里有一座名为“中无田”的神社,院内古树参天,清幽寂静。春来樱花灿烂,秋深银杏满地。门前有一泉眼,口径如碗,泉水气势汹涌、源源不断。天高气爽之日,我们去阿苏山麓的“白川水源”、“潮井水源”、“吉无田水源”等涌水名所取水。所到之处虽景色各异,但无不绿树环绕、泉水滔滔。清风拂面,凉气飘飘。
熊本不仅可听到泉水叮咚响,而且能看到飞流从天降。有近150处瀑布景点可供观览。矢部町的“五老瀑布”以其宏大的气势不由得令人想起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托阿苏山之福,熊本不仅以“水之都”著称,而且以“火之国”闻名。火山周围,温泉点点,游山逛水之后再泡温泉宛如神仙过的日子。只可惜因经济条件所限,我们很少光顾,在此一笔带过。
踏竹林幽径
母亲的故乡是天草下岛的一个偏僻山村。也许是出于对母亲的爱,我觉得这里的景色可与大书法家王羲之笔下的兰亭比美。“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我自幼喜欢水墨画,尤喜画竹。但小时生于东北,无缘见到真竹,没想到在母亲的故乡补上了这一课。我经常一个人走进挺拔高耸的孟宗竹林,仔细观察揣摩竹的形态,同时赞叹其虚心坚节,贫贱不移的君子风骨。时而也会踏入低矮茂密的毛竹丛中,欣赏其随遇而安,达人知命的隐者情怀。
仰古木参天
记得那是2006年的夏天,我在班上突然晕倒,曾一度入院。其后亦是白天眩晕,夜间失眠,身体极为衰弱。不知为什么,我和老伴儿的潜意识中都相信树有灵性,于是决定去参拜一棵叫做“寂心樟”的古树。多方询问,几经周折,终于来到了大树附近。远远望去,但见参天古树平地拔起,荒郊野外鹤立鸡群。待走近一看,如叶公好龙顿时惊呆。正面看去树干粗壮得宛如一间房屋,四面八方各呈异像。若明若暗,或圆或方,平滑处如墙壁坦荡,圆转处似婆娑起舞。俯视树根如卧龙匍匐、盘根错节,仰望树顶似天公打伞,遮天蔽日。据资料介绍,树高29米,干围13.3米,枝叶部方圆50余米。树龄约800年。我和老伴儿有生以来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树,好生感动。围著大树左转右转,虔诚地抚摸了大树的根部、主干、枝叶,一拜再拜后恋恋不舍地离去。说来也怪,当天晚上一直为失眠而苦恼的我竟然一觉睡到天亮。这莫非真的应了“信则灵”那句老话?
以此为契机,我们夫妻二人陆陆续续地参拜了熊本县内的不少名木古树,其中的长老要数阿苏山的“阿弥陀杉”了,推定树龄为1300年。
孔子在《论语》中告诫老年人“戒之在得”,也就是要告别贪心。对老人来说,物之得失何足挂齿,关键是活的自由。笔者虽愚钝,但也深知世界上并无真正的“理想国”和“世外桃源”,只是想尽可能地摆脱尘世间的樊笼羁绊,力所能及地开创自己的生活空间。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类闲云野鹤、准世外桃源”。
或许是出身与生活经历所致,我对发达的经济社会,纷杂的政治理念渐失兴趣,向往“闲云野鹤”、“世外桃园”的隐士生活。这么一说想必会遭到“玩物丧志”或“痴心妄想”之类的品评,不过人各有志,且容在下信口闲侃。我将目前的生活概括成20个字:采山珍药草,探瀑布涌泉,踏竹林幽径,仰古木参天。
我今年六十有三,几年前因一场大病退职赋闲。虽说生计上面临窘境,但生活节奏从此放宽。先是在家里看看书写写字,时而外出散步。看市井、遛小弯、拜神社、逛公园。如此周而复始,日久生厌。遂将目光转向野外,以期寻觅新的洞天。好在熊本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有闻名世界的最大重迭式活火山□□阿苏山;海,有享誉日本、风光旖旎美如画的“天草西海岸”。
采山珍药草
熊本不仅被群山环绕,市内也有几处“城市山林”。其中的一处叫做“立田山公园”,是个绝妙的好去处。有山有水不待多言,到了秋季,满山的野果更具魅力。我和老伴儿有时一大早带著几个饭团和咸菜上山。先去南山拣野栗子,再去北丘拾山核桃。左手拎一个口袋,用以装野果;右手持一根木棍,以便打草惊蛇。高高兴兴,拾起落地山珍,战战兢兢,谨防虫蛇叮咬;眼里有目标,脚下不觉累。既锻炼筋骨,又小有收获,兴致勃勃,其乐陶陶。
我们夫妻二人身体都不大好,故而老伴儿对“中草药”情有独钟。她常看这方面的书籍,并付诸实践。最初在家附近采一些常见的药草,诸如蒲公英、鱼腥草、车前子、艾蒿等。后来开车去人烟稀少的深山河谷,采不常见的老鹳草、金银花、女贞子、木天蓼之类。看著郁郁葱葱、深邃茂密的森林草丛,犹如仙山探宝,流连忘返。回家后经过筛选,清洗,晾晒后制成茶叶状,以便日常服用。
探瀑布涌泉
熊本自古以来有“水之都”的美称,在环境省选定的“日本名水100选”中熊本占了4个,居都道府县之首。熊本的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因清醇爽口而被誉为“奇迹之水”。在到处环境污染的当今世界,能在熊本度过晚年实为幸事。
熊本有200多处泉水,我们几乎每周一次去距家约2公里的秋津去打水。那里有一座名为“中无田”的神社,院内古树参天,清幽寂静。春来樱花灿烂,秋深银杏满地。门前有一泉眼,口径如碗,泉水气势汹涌、源源不断。天高气爽之日,我们去阿苏山麓的“白川水源”、“潮井水源”、“吉无田水源”等涌水名所取水。所到之处虽景色各异,但无不绿树环绕、泉水滔滔。清风拂面,凉气飘飘。
熊本不仅可听到泉水叮咚响,而且能看到飞流从天降。有近150处瀑布景点可供观览。矢部町的“五老瀑布”以其宏大的气势不由得令人想起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托阿苏山之福,熊本不仅以“水之都”著称,而且以“火之国”闻名。火山周围,温泉点点,游山逛水之后再泡温泉宛如神仙过的日子。只可惜因经济条件所限,我们很少光顾,在此一笔带过。
踏竹林幽径
母亲的故乡是天草下岛的一个偏僻山村。也许是出于对母亲的爱,我觉得这里的景色可与大书法家王羲之笔下的兰亭比美。“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我自幼喜欢水墨画,尤喜画竹。但小时生于东北,无缘见到真竹,没想到在母亲的故乡补上了这一课。我经常一个人走进挺拔高耸的孟宗竹林,仔细观察揣摩竹的形态,同时赞叹其虚心坚节,贫贱不移的君子风骨。时而也会踏入低矮茂密的毛竹丛中,欣赏其随遇而安,达人知命的隐者情怀。
仰古木参天
记得那是2006年的夏天,我在班上突然晕倒,曾一度入院。其后亦是白天眩晕,夜间失眠,身体极为衰弱。不知为什么,我和老伴儿的潜意识中都相信树有灵性,于是决定去参拜一棵叫做“寂心樟”的古树。多方询问,几经周折,终于来到了大树附近。远远望去,但见参天古树平地拔起,荒郊野外鹤立鸡群。待走近一看,如叶公好龙顿时惊呆。正面看去树干粗壮得宛如一间房屋,四面八方各呈异像。若明若暗,或圆或方,平滑处如墙壁坦荡,圆转处似婆娑起舞。俯视树根如卧龙匍匐、盘根错节,仰望树顶似天公打伞,遮天蔽日。据资料介绍,树高29米,干围13.3米,枝叶部方圆50余米。树龄约800年。我和老伴儿有生以来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树,好生感动。围著大树左转右转,虔诚地抚摸了大树的根部、主干、枝叶,一拜再拜后恋恋不舍地离去。说来也怪,当天晚上一直为失眠而苦恼的我竟然一觉睡到天亮。这莫非真的应了“信则灵”那句老话?
以此为契机,我们夫妻二人陆陆续续地参拜了熊本县内的不少名木古树,其中的长老要数阿苏山的“阿弥陀杉”了,推定树龄为1300年。
孔子在《论语》中告诫老年人“戒之在得”,也就是要告别贪心。对老人来说,物之得失何足挂齿,关键是活的自由。笔者虽愚钝,但也深知世界上并无真正的“理想国”和“世外桃源”,只是想尽可能地摆脱尘世间的樊笼羁绊,力所能及地开创自己的生活空间。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类闲云野鹤、准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