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说,有关部委正着手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让价格主管部门可以对房价进行直接行政调控。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形成基本住房保障法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征求各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于泽远 报道
北京
受官方持续调控政策影响,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10月的房地产市场成交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市场再次陷入僵持观望之中。
但官方继续调控房价的消息仍不时传来。有报道说,有关部委正着手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让价格主管部门可以对房价进行直接行政调控。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形成基本住房保障法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征求各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证券时报》昨天报道,根据有关部委正在制定的管理办法,当房价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时,经省级政府同意,省级物价部门有权直接出手限制商品房销售价格,如直接限制利润水平、直接限定销售价格等。
报道说,国家有关部门如发改委通过有形之手对房地产进行调控并不为奇。因为按照现行《价格法》,价格部门采取上述措施完全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另据新华社消息,今年三月“两会(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年会)”期间,193名人大代表在六个议案中提出,中国现行有关住房保障制度的规定大都属于政策性规定,存在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建议加快住房保障法立法进程。针对这些议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表示,住房保障法的起草已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国务院2010年立法计划,并已形成征求意见稿。
北京有关学者认为,这些消息对房地产市场来说都属“利空”,对一线城市的高房价会产生一定作用。事实上,从今年4月国务院颁布调控房价的“国十条”以来,官方主流媒体一直在为打压一线城市房价摇旗呐喊,官方也在9月份推出今年第二轮调控措施,但财大气粗又和地方政府利益绑在一起的房地产商们却一直软磨硬泡,就是不降房价。
受系列调控措施影响,北京等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都未能延续9月份回升的势头,成交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中华工商时报》报道,10月份北京市新房共成交新房1万3842套,环比下滑26.4%;其中新房住宅7682套,日均签约248套,环比降幅达37.1%;10月全市共成交二手房住宅14162套,日均签约457套,环比下降14.4%。
上海和深圳成交量的回升态势也被遏制。数据显示,10月份上海新房住宅成交量为1万3459套,环比下滑27.7%;深圳新房共成交4947套,环比下降8.76%。此外,两地10月二手房住宅上海成交量为1万1220套,环比下降4.9%;深圳二手房成交量为1万627套,环比下降3.48%。
业内人士分析,在国家严厉调控形势下,各家房企目前面临供应放量、销售受控、土地清查、资金门槛提高等多重压力,目前虽然成交量下调,但是开发商资金依然比较宽裕,京沪深三地的房价依旧坚挺,大幅降价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官方给房地产商的压力也有增无减。北京市近日发布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新规:从今年12月1日起,商品房预售资金应当全部存入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专用账户,保证预售资金优先用于工程建设,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直接收存商品房预售资金。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预售资金必须首先用于盖楼,开发商要想补足流动资金,只能加快现有项目的开发,加快销售,而拖延开发和销售的企业将得不偿失。相比之前出台的金融政策、交易环节的调控政策,预售资金监管将更加直接地打击开发商。这一政策如果得到切实执行,开发商捂盘惜售的行为将受到有效遏制。
于泽远 报道
北京
受官方持续调控政策影响,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10月的房地产市场成交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市场再次陷入僵持观望之中。
但官方继续调控房价的消息仍不时传来。有报道说,有关部委正着手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让价格主管部门可以对房价进行直接行政调控。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形成基本住房保障法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征求各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证券时报》昨天报道,根据有关部委正在制定的管理办法,当房价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时,经省级政府同意,省级物价部门有权直接出手限制商品房销售价格,如直接限制利润水平、直接限定销售价格等。
报道说,国家有关部门如发改委通过有形之手对房地产进行调控并不为奇。因为按照现行《价格法》,价格部门采取上述措施完全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另据新华社消息,今年三月“两会(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年会)”期间,193名人大代表在六个议案中提出,中国现行有关住房保障制度的规定大都属于政策性规定,存在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建议加快住房保障法立法进程。针对这些议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表示,住房保障法的起草已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国务院2010年立法计划,并已形成征求意见稿。
北京有关学者认为,这些消息对房地产市场来说都属“利空”,对一线城市的高房价会产生一定作用。事实上,从今年4月国务院颁布调控房价的“国十条”以来,官方主流媒体一直在为打压一线城市房价摇旗呐喊,官方也在9月份推出今年第二轮调控措施,但财大气粗又和地方政府利益绑在一起的房地产商们却一直软磨硬泡,就是不降房价。
受系列调控措施影响,北京等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都未能延续9月份回升的势头,成交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中华工商时报》报道,10月份北京市新房共成交新房1万3842套,环比下滑26.4%;其中新房住宅7682套,日均签约248套,环比降幅达37.1%;10月全市共成交二手房住宅14162套,日均签约457套,环比下降14.4%。
上海和深圳成交量的回升态势也被遏制。数据显示,10月份上海新房住宅成交量为1万3459套,环比下滑27.7%;深圳新房共成交4947套,环比下降8.76%。此外,两地10月二手房住宅上海成交量为1万1220套,环比下降4.9%;深圳二手房成交量为1万627套,环比下降3.48%。
业内人士分析,在国家严厉调控形势下,各家房企目前面临供应放量、销售受控、土地清查、资金门槛提高等多重压力,目前虽然成交量下调,但是开发商资金依然比较宽裕,京沪深三地的房价依旧坚挺,大幅降价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官方给房地产商的压力也有增无减。北京市近日发布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新规:从今年12月1日起,商品房预售资金应当全部存入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专用账户,保证预售资金优先用于工程建设,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直接收存商品房预售资金。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预售资金必须首先用于盖楼,开发商要想补足流动资金,只能加快现有项目的开发,加快销售,而拖延开发和销售的企业将得不偿失。相比之前出台的金融政策、交易环节的调控政策,预售资金监管将更加直接地打击开发商。这一政策如果得到切实执行,开发商捂盘惜售的行为将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