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日本放弃钓鱼岛“搁置”原则 中日首脑河内会谈变交谈
日期: 10年11月1期
本报讯(记者 张石)虽然日本传媒近期一直放风,称中日两国将在越南参加东盟系列会议期间举行首脑峰会,但预定10月29日举行的中日高峰会谈却在最后一刻被中方取消。究其原因,是日本外相坚持向美国要“说法”,肆意炒作钓鱼岛问题,最后使中日首脑“会谈”泡汤,变成了10分钟的短暂“交谈”。这次会谈破局,对于关系转恶的中日两国是雪上加霜,中日关系的恢复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前景。

一、日本放话“中日首脑将在河内会谈”
日本外务省方面在菅直人首相出访河内以前,认为这次日中首脑会谈是十拿九稳。外务省公开声称:日本不会首先提起钓鱼岛问题,大家都觉得事关重大,前原外相在与中国外长会谈时也会谨慎。因此,外界普遍对中日实现高层会谈持乐观态度。
由此,日方不耐其烦地一次又一次放出会晤消息。不算东盟系列峰会举行前的无数次放话,仅10月29日一天,就不止一次传出消息,称中日首脑将举行会晤。最早是日本外务大臣前原诚司。他在早上与中国外长杨洁篪会谈之后,在众多中日媒体的镜头前说,两国首脑“很有可能”在河内会面。下午,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中国总理温家宝与日本首相菅直人将在当晚举行会晤,因为外长会谈“气氛良好”。傍晚,一些日本记者又转述日本代表团的话说,双方将于晚上6点35分在温总理下榻的酒店会面。基于这些预热,五、六十名中日记者两天来纷纷聚集在酒店大堂,全天候守候。
日本外务省还一时宣布:29日午后6点25分,中日韩首脑举行会谈后,将在相同的会场,中日首脑举行双边会谈。
但是在三国首脑会谈结束后,温家宝率先走出会场,然后李明博也离去,只剩下日本代表团待在会场里,半个多钟头不见出来。由此看来,情况显然不妙。

二、中国对前原发言怒不可遏
过了一会儿,中方媒体负责人招呼香港记者进入会议厅。在场人员乱作一团,一度以为中日首脑会见即将开始。结果,香港记者进入会议厅发现“人去楼空”。中日韩领导人已经离开,坐在前面的是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
胡正跃表情严肃,拿出准备好的稿子,逐字逐句念给记者听。胡正跃对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会见前原诚司时,表示钓鱼岛适用《日美安保条约》表达不满,指摘“日本外交当局负责人”伙同别国再次炒热钓岛问题,东亚峰会期间日方还藉媒体不断散布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论,又对外长会晤内容散布不实之词,歪曲中方在两国东海问题原则共识上的立场。中方特别强调,有关双方同意恢复东海问题谈判的报道与事实不符,“日方的所作所为有目共睹,破坏了两国领导人在河内会晤的应有气氛,由此产生的后果日方必须负完全责任”。
不仅如此,而且据说前原外相对于日本外务当局宣布的日方不首先提钓鱼岛问题不屑一顾,在与杨洁篪会谈时率先提出钓鱼岛问题,表示日本的“严正立场”,让中国觉得又上了一当。所以,中方取消了中日首脑会谈。
不过,中日外交僵局在10月30午前似乎有了一点回转。在出席东亚首脑会议的16国首脑汇集的休息室里,菅直人正在和文莱国王波尔卡谈话,温家宝总理走过来,先和波尔卡总理握手,然后又和菅直人总理握手。温家宝对菅直人表示,这次非常遗憾。接著,双方进行了10分钟的“恳谈”。在“恳谈”中,两人一致认为:这次没能举行首脑会谈非常遗憾,中日要强化民间交流,为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而做不懈努力,今后再找机会慢慢谈。

三、前原推翻“钓鱼岛搁置说”成中日关系不可逾越障碍
对于中方中止首脑会谈然后又主动进行“恳谈”的做法,日方做出如下解读:
中方指责“日方对外长会晤内容散布不实之词,歪曲中方在两国东海问题原则共识上的立场”,实出于法新社报道。该报道称前原说过:在中日外长会谈中,双方同意再次开始东海油气田签署共同开发条约的谈判。但这是法新社误报,前原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日本政府要求法新社又发出了更正报道。但这只是枝节问题,重要的是前原在中日外长会谈中仍不搁置钓鱼岛问题,这成为改善中日的关系的最大障碍。
前原诚司在10月21日上午的众院安全保障委员会上发言。他从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的立场出发,强调日中之间并不存在主权争议,也没有搁置一说。他还就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提出的“搁置钓鱼岛主权争议”一事表态,认为那是邓小平单方面的言论,日本未曾同意此事。
对此,了解当年日中外交内部情况的原外务省国际情报局长孙崎享指出:1972年日中邦交恢复以来,两国政府对主张不一致的尖阁诸岛(钓鱼岛)领有权问题商定采取“搁置”方针。这对实效支配钓鱼岛的日本来说,意味著继续实行对钓鱼岛的统治,实际上是中国承认日本进行实际行政统治的决定。按照这个“搁置”共识,日本虽然主张尖阁诸岛(钓鱼岛)是本国的领土,但在周边海域并没有采取过适用于国内法的行动,而中国政府在主张领有权的同时,也没有什么显眼的行动。
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中,日本继续著实际统治,而两国都非常慎重地将问题控制在不发生大的外交冲突的范围内。
1996年,香港保钓人士在钓鱼岛海域举行抗议活动,一名保钓人士溺水死亡。鉴于此事件,11月24日在马尼拉召开的APEC中日首脑会谈中,当时的桥本龙太郎首相做出如下发言:尖阁诸岛(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这是我国基本立场。同时,我们也深知中国与我国有不同立场,但是不应该因为立场不同而损害对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来说都极其重要的日中关系全局的健全发展,我觉得日中双方的认识是一致的。我们不希望此类事件再发,使日中关系受到不良影响,我们正是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去努力的。
对此,江泽民主席表示:在钓鱼岛问题上,我非常担心由于一些人的挑拨使中日两国关系恶化。我们觉得这个问题不是马上要解决,但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两国政治家和领导人要站在高处,从长远观点出发处理问题。我们注意到了日本进行的一系列的努力,今后也希望能继续努力。
但是对于搁置钓鱼岛主权争议的日中历代领导人的共识,前原一律不承认,而是翻来复去向美国确认能否帮助日本保卫钓鱼岛,做出一副“准备打仗”的样子。前原自称“安保”通,早就打出“中国威胁论”的大旗。对于钓鱼岛问题,他早在野党时代,就吵著向美国要说法。
2008年6月10日凌晨,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艇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与一艘台湾渔船相撞,导致渔船沉没。6月15日22时30分,12名台湾保钓人士身著“日本人滚出钓鱼岛”字样T恤搭乘“全家福”号出海驶往钓鱼岛。为确保他们此行安全,台湾“海巡署”派出10艘巡防舰和巡逻舰在外海待命,跟随保钓人士前往。
2008年12月8日,中国海洋调查船首次进入钓鱼岛12海里区域进行海洋调查,对于日本方面的抗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当晚做出回应:“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有关船只在中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的巡航活动是无可非议的”。
2009月2月26日,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召开外交与国际关系的集中审议会,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做访美报告。在野民主党副代表前原诚司提问说,针对中国在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周边活动愈发频繁,要求日本政府正式向美国确认,把钓鱼岛纳为日美安保条约的对象。麻生太郎回答说,将同美国协商,将钓鱼岛问题纳入日美安保条约框架内,若钓鱼岛受到第三国“侵犯”,日本将启动日美安保条约。
这些都是美国的老声常谈。但是最近发生中日舰船相撞事件后,前原9月23日去纽约会见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时,也缠著希拉里要“说法”。希拉里把美国的见解重复一边,前原顿觉胆壮气足,对希拉里表示感谢。10月28日晚他在河内再见希拉里时,又追问希拉里这件事。希拉里表示:我清楚地再说一遍,钓鱼岛防卫在《日本安保条约》第5条范围之内。
前原立刻像得到了一道圣旨,在29日与中国外长杨洁篪会谈时,又把钓鱼岛问题抬出来,理直气壮地宣示:钓鱼岛不存在领土问题,是日本的领土。可见,钓鱼岛问题已经成为前原的“祥林嫂情结”,到了不说就不肯罢休的程度。
中国对美国在这样的敏感时期“挺日”十分不满。10月30日,杨洁篪外长在河内会见希拉里时,敦促美方在这一高度敏感的问题上谨言慎行,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应发表任何错误言论。而美国对中日对立的长期化倾向也十分挠头,一改先前宣布不为中日钓鱼岛问题进行仲裁的说法,提出中日美三方一起讨论钓鱼岛争端的问题,但是中国没有积极回应。

四、中日关系负面连锁影响胡锦涛访日
既然钓鱼岛问题暂时不能搁置,中日关系转暖在前原担任外相期间也似乎不太可能了。接下来的问题是,胡锦涛是否能够来参加11月7日到14日在日本横滨召开的APEC首脑峰会。从10月30日温家宝主动与菅直人交谈以缓和关系的状况看,中国还是希望为胡锦涛来日铺平道路。而胡锦涛将以何种方式访日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根据日本方面在峰会前的表现,胡锦涛访日大致有四种可能。1、不参加首脑峰会——这将意味著中日关系在这届菅内阁中难以改善,中日关系泥沼化;2、参加峰会,但是不举行中日首脑会——这说明当前的中日关系没有得到改善;3、参加峰会,并在峰会上举行首脑会谈——这意味著中日关系有所改善;4、参加峰会,并在峰会上举行首脑会谈,同时到东京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这说明中日关系已经融冰。
从目前形势来观察,第二种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中国不愿意因为中日关系冷却而放弃横滨APEC这个国际性大舞台。日本方面现在已经不同意“搁置”钓鱼岛问题的方针,前原诚司仍在对此谍谍不休。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1/12841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