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财长上前天协议“避免采取竞争性贬值措施”,及承诺让经常账户状况保持在可维持的水平,分析师对此决定分纷纷表示欢迎;然而,他们也指出,此次会议没为中国等国定下减少贸易盈余实际数字目标,这等于没给负起监督有关协议落实情况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法手段。
与此同时,G20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历史性”改革,给予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更多发言权,分析师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部磨擦可能增加。
一名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董事会成员隆巴迪告诉法新社,此次会议结果证实美国财长盖特纳的论点是对的,即巨大的贸易失衡,是世界经济的新威胁。
隆巴迪说:“G20的共识逐渐倾向于美国的立场,不过,只要没有定下实际的数字目标,要到达所协议的目标是不太可能的。”
他认为,这项协议让中国争取到了一点呼吸空间。近几个月来,中国因被指低估人民币而面对重大压力,批评者指此举会让中国出口商在全球市场上占有不公平的优势。
韩国经济研究所一名研究人员安淳权认为,G20为化解货币战取得了“好的开始”,并指出这项协议“对美国来说是个很大的成就”。
他说:“如果仔细研究,不难发现从中获益较多的会是中国,因为这样的协议不会阻止美国消费者购买廉价的中国制造货品。这项协议其实会让中国有喘息的机会,让其就货币问题方面暂时免受华盛顿的批评。”
伦敦联合信贷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阿农齐亚塔指出,在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股东的同时,提高该组织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让其获得更大的权力来监督G20承诺的决定,其实存在着内在紧张关系。
他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必须非常坦率和直言不讳,不过其迄今的表现并没有给人留下好印象;该组织先前负责监测全球失衡,但监测没有一点效力。”
阿农齐亚塔表示,整体而言,G20在会议上取得的协议“在某个程度上能够平息市场对货币战的担忧”。他说:“这个正面的影响是否能够持久,将取决于国家政策是否会为配合协议而改变,否则这只会被视为空头原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