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诺贝尔奖
日期: 10年10月4期
■(神奈川)莫凡

今年又有两位日本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至今已经有18位日本人获得了诺贝尔奖。
记得在儿子小象5-6岁那年,日本人白川英树因为导电性高分子的发现与发明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电视节目里每天反复进行播放。喜欢看电视的小象,一天看著看著节目,突然对在院子除草的大象喊道:“爸爸,我也要给你拿个诺贝尔奖!”听得大象猛回头“儿子,你说什么?!”小象又重复了一遍,儿子说的什么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他老爸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
当晚,我与小象在床上又提起了这个话题,“儿子,将来你发明个什么呢?”正当小象胡思乱想的时候,突然来了几道闪电紧接著是轰轰雷鸣,小象吓得躲在我的怀里。待电闪雷鸣过后,他说“我就研究闪电,看看能不能用它发电,你看它有多大的Power呀。”“那,闪电在天上你够不著呀,再说一闪就过去了,你怎么抓来研究呀......”母子俩个异想天开地聊著“先研究一下它什么情况下打闪,给它创造一个同样的条件,让它在地上打,在房间里打,然后收集起来看看能不能发电。”说著说著儿子进入了梦乡,我也享受了一场与儿子的天方夜谭。
就在这个话题与他童年的很多趣话一起被淡忘的10年后,上个月我在《周刊文春》上突然发现了“危险实验捕获闪电”的题目。细读原来这是搞笑诺贝尔奖得主美国人西奥多.格雷(Theodore Gray)的杰作之一。“在他的著书中介绍了50多种充满火焰与轰响的过激而快活的实验。这些危险的实验不是在特别的实验室,而是在自家的小作坊里进行的。”文章最后写到:“虽然不能当作自由研究的参考,但是可以尽享过于自由的科学的乐趣。”
这里提到的“自由研究”就是日本小学暑假作业必不可少的“自由研究”。近年来这个“自由研究”特别火热,而且多是家长孩子联合作战,出现了不少有趣的专门网站与书籍。几年前我在博客上纪录了儿子小学3-6年级的“自由研究”,虽然研究得并不怎么样,可是此后每到暑假都会为我的博客获取不少意想不到的点击数量。
看到日本的18位诺贝尔奖得主,我想到了日本孩子们的自由研究。也许研究得很可笑,也许意见与他人不同。但是自由研究要有个自由的环境,允许发表不同的意见。大家也许知道2000年因为“磁悬浮青蛙”获得搞笑诺贝尔奖的俄罗斯裔荷兰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今年(2010年)就因为“二维石墨稀材料的开创性实验”而成为了真正的诺贝尔奖物理学奖的得主。
诺贝尔奖奖励的是个别梦想成真的人,而激励的却是众多拥有梦想的人。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4/12801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