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外媒析中国“包容性增长”:三个方面值得期待
日期: 2010/10/12 09:23
日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致辞,美国《世界日报》当地时间10日刊出社论《中国的发展当如何包容》。文章说,胡锦涛提出的“包容性增长”,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对“包容性增长”的认识,有三方面内容尤其值得关注。

文章摘编如下:

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致辞时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一语,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

“包容性增长”不是全新的词汇,而是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首次提出的概念,用以提醒成员国注意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失衡问题,倡导将经济增长建立在更自由、更开放、更公平的基础之上。严格说,亚行提出这一概念,主要是基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经济快速增长的事实,以及发展出现失衡的可能。

胡锦涛去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第1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概念,这次不是再次强调,就是深入阐释。这显示中共领导层,已有意把这一概念,纳入其施政行动之中。

而“包容性增长”更多地是一种发展战略的思考。在政策层面,以“包容性增长”主要是透过高速、有效以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来争取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与发展机会,确保民众有基本福利保障;整个发展过程,希望确保民众能机会平等、公平参与。

目前的问题,不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稿,能否写进“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而是在确定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之际,如何把“包容性增长”理论,融汇进入中国发展实践。目前对“包容性增长”共识,大致是发展必须具备包容性、可持续性及更为民众所认同。与此同时,也有三方面期待。

首先一个期待,是胡锦涛提出,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这与“包容性增长”讲的民众的认同感相近。因此,从“十二五规划”开始,转变为经济增长和民生齐头并进的规划,是必走的一步。

其二,“包容性增长”强调的,主要是解决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缩小各方面差距。中共“十二五规划”建议,一大重点内容是讲社会和谐稳定。

再一大问题,是希望经济能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这当然需要以转变发展方式的安排,来强化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12765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