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撞船事件让国际婚姻家庭气氛微妙
日期: 2010/10/04 15:32 评分: 5.00/2
中文导报讯(记者 杜海玲)中日关系转冷,也是国际婚姻家庭经受价值观考验之时。虽说老百姓基本上可以不顾天下事,民以食为天,但对于非常敏感的领土问题,也往往引起家庭口舌之争。

《中文导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日关系谁是谁非,对于国际婚姻家庭的影响,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东方压倒西风型。婚姻就是一场掌握家庭经济权、话语权的战争。一个家庭在中日关系发生纷争时的最终取向,其实就是看在一个家庭中,谁说话有用。

嫁到千叶县菊池家的上海新娘李青,3年前刚来日本时,是个唯唯诺诺的小媳妇,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3年过去了,李青用她的厨艺和泼辣能干,成为一家人的主心骨。最近,钓鱼岛问题成为日本电视台新闻的重头戏。丈夫常常一边吃饭,一边看着电视嘀嘀咕咕,问李青觉得钓鱼岛是不是日本的?这时候李青总是二话不说,作势要撤走桌上的饭菜,再反问丈夫“钓鱼岛是谁的“,丈夫连连回答:是你的,是你的。

对于日本扣留中国船长不放人,李青意见很大。她说这是日本民主党太笨了,都不知道怎么搞政治,所以把事情闹大了。李青对记者说,过去也有过因为中日关系不好而在家中争论的情况。记得她来日本不久,日语也不好,丈夫让她出门少说中国话,怕让邻居觉得不舒服。当时她很不开心,觉得日本人坏,在日本生活也找不到归属感。自从2年前生了女儿泉泉,李青才感到日本越来越像自己的家了。随着掌管一个家庭越来越熟练和投入,家中的话语权渐渐转到了她手里。

第二种,莫谈国事型。尽管中日关系问题天天在电视上炒得很火,但在东京都的郑玉洁家里,好像没有这回事。小学六年级的儿子要考私立初中,一家人连电视都很少打开。不过,晚饭桌上,儿子小亮说起“时事问题”,即考初中时“社会”科目里的部分内容,父亲就告诉他,不用猜题了,肯定有这次事件,所以要好好搞清楚。这时候郑玉洁不敢插话,因为面对日本的中学入学考试,她不敢让自己的价值观影响到儿子,哪怕为此少了一分,也可能考不上如意的中学。所以,她在家中不谈国事。

事实上,来日本15年,生活安定幸福,郑玉洁很少将电视上谈论中日关系不好的言论,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文革中,家庭受了冲击,使她对于政治非常敏感和回避,能躲则躲。生活第一,不谈国事。对于钓鱼岛到底属于谁,她也想跟儿子讲讲另外一套看法,那是与日本教科书上不同的说法。但现在面临考试,关键时刻,她不敢“捣乱”。她想着要在考试以后,把另外一种看法告诉他。更关键的是,她想通过这件事告诉儿子,“国事”不必谈,因为任何时代,从不同的角度,都有不同的看法,没有唯一标准。作为一个学生,重要的就是好好学习,好好考试。作为一个平头百姓,重要的就是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第三种,争吵不休型。日语中有句话,叫做“越吵架越相好”。来自四川的梁婷立性格直率,不肯服输。她坚持钓鱼岛是中国的,日本抓人是不对的,而说日本没错的丈夫肯定是有错的。为了争论钓鱼岛到底是谁的,他们曾经越争声音越大,以至于平时不管闲事的邻居都来劝架。但是,这样的争论,从来没有结果。日本略占上风时,梁婷立的丈夫就喜上眉梢,好像意味着他的正确。日本放人,梁婷立则立刻眉飞色舞,似乎这展示了日本承认错误。
每天一打开电视看新闻,两人都会为此争论得越来越认真,以至于梁婷立说再这样下去她要考虑离婚了,因为和根本价值观上都不同的人,怎么能过一辈子?当然,这也许是玩笑。她自己也说,每当吵得自己真来气了,那肯定是中日关系进入冷战;而冷战之后,肯定又会开始领导人互访,他们的婚姻也随之回暖了。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12736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