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知 欧阳蔚怡
这次回国发现一个现象,国内人养儿子很累。
不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在国内遇到的人,从开出租车的到有权势的,凡是养儿子的人都为儿子买房奋斗。当然了,上层领域的不仅已经给儿子买好了,甚至有的给孙子都买好了房子。
有人说:“我女儿结婚给我省了不少钱。”仔细听下去,原来是嫁姑娘不要准备房子;有的说:“养了儿子没法,不准备一套房子他就娶不到老婆。两个老的还不敢停下来享受自己的生活。”
我不仅有一个儿子,还有一个快到出嫁年龄的女儿。幸亏住在日本,“攒钱给女儿置嫁妆、存钱给儿子买房子”,我连想都没想过。
我回来说给孩子们听,他们觉得挺奇怪的,“孩子的房子干吗要父母买呢?”跟孩子们说了这事我又有些后悔了,中国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告诉他们了,将来打我的主意怎么办?
他爸爸对女儿说:“日本家长不是个个都会让女儿读医学部的。不少家长看来女儿将来是别人的,给女儿的投资是肥了外人。当时就有同事说我傻,让女儿读医学部是浪费。我们给你的全部就是让你读书,以后自己能够靠自己生活。”女儿也明白,言外之意,就是没有陪嫁了。
我对儿子说:“我们现在把给你买房子的钱都用来让你做你喜欢的事情了。对你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有些钱花得是很奢侈的。”
他在学校的吹奏乐队,3年级队员中要出一名指挥,大家推选他。反正得有一个人出来做指挥,赖也赖不掉的。被推选是好事还是坏事,看法不同。站在指挥台上,如果指挥得像个样子,那倒是有些光彩夺目,可是,如果很蹩脚,那就是众目睽睽之下丢人现眼。
乐队指挥不是拿起指挥棒随便乱比划就可以蒙骗的。既然接受了这个位置,就要学习如何指挥。吹奏乐器乐队有大的带小的,高年级指导低年级的传统,指挥就没有人教了,都是自己瞎琢磨的。
儿子同时也是NHK青少年交响乐团的成员,他们的演奏是名人指挥。虽然他不会,但知道正规的和业余的水平差别。换句话说,眼高手低。
音乐专业的朋友告诉我,指挥是靠模仿练出来的,看书没用。9月份校园文化节期间儿子就要登台指挥了,最基本的动作还不知道怎么练习呢。一位音乐老师介绍了她的大学同学,一个正规管弦乐团的指挥。
那位指挥让我带儿子去看他的乐团练习,还答应给儿子上课指导,公演那天,我和儿子买票听他的音乐会。本来,象这样的专业艺术家是不会接受我儿子这样闹著玩的孩子的。老师介绍时说,这是她的恩人的孩子,务必关照。其实也太夸张了,我哪里做过什么有恩于她的事情。不过,一笔归一笔,指导费用是不会便宜的。
仅仅是去看练习、听音乐会,答谢老师,加上交通费和饮餐,连著两天花去的钱够我们一家吃半个月。我把钞票给儿子,每一笔都是他花的,他记的账。他知道了,如果他不当指挥,家长也不需要额外花这笔钱,我也不用特意花时间去请求别人,去陪他见老师。
如果从多余的支付说,坐在指挥这个位置好象比别人吃亏了,但是我认为这对儿子的成长来说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
吹乐器,他们的队员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而当指挥,在同龄伙伴中则只有他一个人。虽然他会因此比别的孩子多花一些时间去学习指挥方面的知识,每天都要练习动作,也比别人多读一些曲谱,但是,如果儿子最终能够站在指挥台上顺利地指挥演奏完一首曲子,这个过程中他所受到的锻炼却是其它孩子无法得到的。更何况,为了学指挥,他才有机会靠近专业指挥家,有机会看职业艺术家们的练习情景。哪怕接受指导的次数很少,这种经历对他的人生来说是非常宝贵,非常有意义的。
作为吹号的队员,他只需要吹好自己的一部分,而作为指挥,他必须熟悉整个曲谱,考虑全队所有乐器的演奏效果和整体的平衡。这个位置让他必须学会全局看问题,这种收获将会延伸在他今后的为人处世和学习工作中。
在教育子女方面,日本历史上有位名人说:“不要把良田传给后代”。我们来日本之后是白手起家到现在的,在孩子成长的时候我们已经为他们打下了基础,成人后的道路应该是他们自己走。
我们能够在三十岁左右一切从零开始,为什么孩子们就不能自己买房子呢。
□
这次回国发现一个现象,国内人养儿子很累。
不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在国内遇到的人,从开出租车的到有权势的,凡是养儿子的人都为儿子买房奋斗。当然了,上层领域的不仅已经给儿子买好了,甚至有的给孙子都买好了房子。
有人说:“我女儿结婚给我省了不少钱。”仔细听下去,原来是嫁姑娘不要准备房子;有的说:“养了儿子没法,不准备一套房子他就娶不到老婆。两个老的还不敢停下来享受自己的生活。”
我不仅有一个儿子,还有一个快到出嫁年龄的女儿。幸亏住在日本,“攒钱给女儿置嫁妆、存钱给儿子买房子”,我连想都没想过。
我回来说给孩子们听,他们觉得挺奇怪的,“孩子的房子干吗要父母买呢?”跟孩子们说了这事我又有些后悔了,中国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告诉他们了,将来打我的主意怎么办?
他爸爸对女儿说:“日本家长不是个个都会让女儿读医学部的。不少家长看来女儿将来是别人的,给女儿的投资是肥了外人。当时就有同事说我傻,让女儿读医学部是浪费。我们给你的全部就是让你读书,以后自己能够靠自己生活。”女儿也明白,言外之意,就是没有陪嫁了。
我对儿子说:“我们现在把给你买房子的钱都用来让你做你喜欢的事情了。对你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有些钱花得是很奢侈的。”
他在学校的吹奏乐队,3年级队员中要出一名指挥,大家推选他。反正得有一个人出来做指挥,赖也赖不掉的。被推选是好事还是坏事,看法不同。站在指挥台上,如果指挥得像个样子,那倒是有些光彩夺目,可是,如果很蹩脚,那就是众目睽睽之下丢人现眼。
乐队指挥不是拿起指挥棒随便乱比划就可以蒙骗的。既然接受了这个位置,就要学习如何指挥。吹奏乐器乐队有大的带小的,高年级指导低年级的传统,指挥就没有人教了,都是自己瞎琢磨的。
儿子同时也是NHK青少年交响乐团的成员,他们的演奏是名人指挥。虽然他不会,但知道正规的和业余的水平差别。换句话说,眼高手低。
音乐专业的朋友告诉我,指挥是靠模仿练出来的,看书没用。9月份校园文化节期间儿子就要登台指挥了,最基本的动作还不知道怎么练习呢。一位音乐老师介绍了她的大学同学,一个正规管弦乐团的指挥。
那位指挥让我带儿子去看他的乐团练习,还答应给儿子上课指导,公演那天,我和儿子买票听他的音乐会。本来,象这样的专业艺术家是不会接受我儿子这样闹著玩的孩子的。老师介绍时说,这是她的恩人的孩子,务必关照。其实也太夸张了,我哪里做过什么有恩于她的事情。不过,一笔归一笔,指导费用是不会便宜的。
仅仅是去看练习、听音乐会,答谢老师,加上交通费和饮餐,连著两天花去的钱够我们一家吃半个月。我把钞票给儿子,每一笔都是他花的,他记的账。他知道了,如果他不当指挥,家长也不需要额外花这笔钱,我也不用特意花时间去请求别人,去陪他见老师。
如果从多余的支付说,坐在指挥这个位置好象比别人吃亏了,但是我认为这对儿子的成长来说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
吹乐器,他们的队员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而当指挥,在同龄伙伴中则只有他一个人。虽然他会因此比别的孩子多花一些时间去学习指挥方面的知识,每天都要练习动作,也比别人多读一些曲谱,但是,如果儿子最终能够站在指挥台上顺利地指挥演奏完一首曲子,这个过程中他所受到的锻炼却是其它孩子无法得到的。更何况,为了学指挥,他才有机会靠近专业指挥家,有机会看职业艺术家们的练习情景。哪怕接受指导的次数很少,这种经历对他的人生来说是非常宝贵,非常有意义的。
作为吹号的队员,他只需要吹好自己的一部分,而作为指挥,他必须熟悉整个曲谱,考虑全队所有乐器的演奏效果和整体的平衡。这个位置让他必须学会全局看问题,这种收获将会延伸在他今后的为人处世和学习工作中。
在教育子女方面,日本历史上有位名人说:“不要把良田传给后代”。我们来日本之后是白手起家到现在的,在孩子成长的时候我们已经为他们打下了基础,成人后的道路应该是他们自己走。
我们能够在三十岁左右一切从零开始,为什么孩子们就不能自己买房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