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日本小动作不断中日平生事端
日期: 2010/08/22 21:52
进入2010年来近半年,相对于因美韩军演以及达赖、军售、汇率等问题而热闹非凡的中美关系而言,一贯敏感复杂、事端频发的中日关系好像有些波澜不惊。似乎为了向媒体夺回被中美关系抢占的公众眼球,近期当眼看着中美关系渐趋平稳的时候,中日之间又平生几起不大不小的事端,再次为中日关系的复杂敏感添加新的时空注脚。


  历数近期中日之间出现的几起事端,可以发现都具有几个共同特点:日方主动挑起,话题十分敏感;事态不大不小,中方针锋相对;影响尚可控制,日媒肆意炒作。因此,完全可以将这些事端定性为日方的小动作。

  这些小动作最主要是围绕东海问题而来:先是4月下旬发生中国海军直升机接近日本自卫队护卫舰事件,双方各执一词、相互指责;随即日方又将中方海监船在公海上的正常巡视行为,炒作为中方军舰进入日方岛屿(冲之鸟礁)周围的专属经济区;众议院全体会议18日通过了《低潮线保全和基地设施整备法案》,要求保护日本最南端的冲之鸟礁和最东端的南鸟岛等,维护日本海底资源开发和专属经济区的权益。

  除此之外,在5月18日中日韩三国外长在韩国庆州举行会议时,日本外相冈田可也突然当面对中国外长杨洁篪指责中国所谓“增加核武器”,要求中国控制核武器数量,结果招致杨外长毫不客气地反驳。

  在此过程中,日本媒体一如既往地煽风点火、大肆炒作,如《产经新闻》就近期中日间的态势发表评论称外相冈田可也在中日韩外长会议上受到中方冷落,进而断言“似乎也成为了中国开始轻视鸠山政权的一个佐证。”日本国际新闻半月刊《SAPIO》更是就中日东海事态发出耸人听闻的臆测:“中国可能爆破冲之鸟,以达成远洋海军的目标”,“爆破的方法有舰炮射击、特殊部队爆破、中距离导弹攻击”,最可能的方法是“以水上舰艇进行舰炮射击”。

  综观上述几个“小动作”可以看出,日方在中日之间出现争端或者分歧时,依然延续了过去自民党时期“媒体煽风点火、高官赤膊上阵”的不良传统,中方则依然展示出“官方和媒体保持克制、有理有利有节反击”的高姿态。如针对所谓中国直升机接近日方舰只的纠纷,中方仅有国防部发言人和外交部发言人进行表态和解释,日方则是国防大臣、外交大臣相继公开高调抗议;中国外长就东海、核武器等问题的公开表态,也均是在日本外相公开高调表态后被迫做出的反应。

  不仅如此,日方在上述事端中表现出来的对华风格不是日本媒体所言的“被施压”或者“守势”,恰恰相反,依然是主动挑起事态、不惧双方闹翻的进攻态势,如坚守不首先使用、不对无核对象使用、不参加核军备竞赛、不对外部署核武器“死不原则”的中国核武器政策,一贯获得国际社会肯定和认可,连高喊“无核世界”口号的美国奥巴马当局都不曾就此公开指责批评中国,日本外相居然率先公开就此表态,中方自然将其视为无端发难,招致中方当面反击是自然的事。

  由此可见,日本媒体舆论所谓“中国冷落甚至轻视民主党政权”的说法,固然沿袭其一贯上纲上线、臆测歪曲的吹鼓手风格,本身不值一驳。倒是日方部分官员无视中日友好大局,随着媒体翩翩起舞,对华表态时近乎信口开河、无所顾忌,落个“没趣”甚或“被冷落”自然纯属自找。

  确如日本媒体所言,日本民主党上台后倡导“友爱外交”,一直重申中日关系,中方对此持肯定态度,并作出了系列积极回应。当中日之间由于历史、领土等常规、长期、深层矛盾和问题出现新的争执、纠纷时,中方依旧坚持“高层不出头、媒体不炒作、民众不煽动”的理性克制,同时积极深化和拓展同日本执政党、民间等方面的沟通与交流,显示出中方对中日和平友好战略的一贯坚定,对中日关系重回健康轨道的倍加珍惜,同时表现出对进一步促进双边关系健康发展和提升的期待和心愿。

  尽管日本民主党政权上台不久即遭遇短命内阁,对内因为资金丑闻等支持率持续走低,对外因美军基地迁移问题焦头烂额、进退维谷,但中方不仅没有如日本媒体炒作的那样“轻视”对方甚或借机施压,相反,通过高层持续积极互动、其他领域交往稳步推进等言行,始终坚持对新政权寄予厚望。反观日方近期作为,则有些过度敏感、脆弱,自己腰板不硬却对他人妄加猜疑,生怕出现“被冷落”或“受轻视”局面,甚至不惜付诸小动作。

  好在日方高层如菅直人首相以及鸠山前首相等尚能克制,并未为这些小动作所牵引,尤其是菅内阁近期重申不参拜靖国神社等姿态值得鼓励。相信在高层的努力修复下,中日关系的大局也不会被这些小动作所伤。但正告日本部分媒体和政客:不可再自找冷落和没趣,小动作更该休矣!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12585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