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ella
直拖到最近,才终于下了决心,冲到电器商店(那是最不喜欢去的商店之一,因为永远人多拥挤),去挑了一台大而薄的电视。也是因为大限已近,最多到明年7月,那跟随我多年的“大笨家伙”,终究要寿终正寝。
买回来安装好摆平一切之后,发现新的到底不同一点,除了样式新颖漂亮之外,画面清晰显像一流,看起来毕竟更加舒服。一高兴又忍著麻烦去加多了一个24小时电影频道,这样,一到家,是否认真在看都让它开著,有一个喜欢的画面在一角活动,感觉很好。
可是意外之喜并不持久。
因为“犬子”终于读完书回来了。除非他自愿,已经没有哪个学校可以再送了去。虽然只是一时的,哈,已经天下大乱。
我的地盘被侵占,无论是为用电脑电视还是音响,经常都会引发出一场持久的口舌之战,有时高吭,有时低沉。别以为那是为了要争看不同的频道(那已经太小儿科),是因为,人家年轻气盛,动辄就要滔滔不绝地试图将自己的观点灌输过来。嘿,怎么可能达成共识?时代不同,喜好各异,各持己见。对方其实也明白的,可就是不能像我一样放弃努力。
于是,即使合自己口味地在放那种“商业化”电影了,旁边有个成天想批判好莱坞的人来回晃动令我下意识里有所防范,不定何时会冒出一串高论,我的享受感也就荡然无存。
送他去英国,当然全盘由我策划实现,可全没料到他最终会选电影这一行。
辩论这种事,常常会岔开本题伸延出去,“你的母性,怎么这样少?”
这个夏季,看来是完了。
真的,无论何种人物关系,想要和平共处都不简单。“母爱”一直被世人算作天下第一爱,需要无私无畏无条件,此时也被引申出来加强辩论的旁力。
那意思可不就是;做了母了,竟还不能爱屋及鸟的爱好。
难怪从前张爱玲要说,“普通一般提倡母爱的,都是那些只做儿子不做母亲的男人”。
世界上也许并非没有那种真爱,爱得愿意为对方做所有的事,任何时候都超出爱自己。不过那也可以是任何一种关系。
我此刻无论如何也无法将感情提升到如此高度。
要不,等将来科学更加发达,我们彼此将脑中芯片换换,试试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