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前苏联情报人员: 遭遣返俄间谍“不专业”
日期: 2010/07/13 10:06
俄罗斯间谍在美国行迹败露,以致最终被高调遣送回莫斯科,这对素来以培养高素质特务为名的俄罗斯对外情报单位来说是个严重的打击。

  俄国前资深特务甚至批评这起被美国称为“潜伏者入侵”的间谍风波根本就是一场手法拙劣的闹剧,令他们丢尽了脸。

  在著名好莱坞007电影中,俄罗斯特务个个身手了得、形迹隐秘,其实在苏联时代的特务也是如此,他们不但精通各国语言,在海外也可轻易融入当地生活,真实身份鲜少被揭穿。

  但这次间谍风波,却令曾服务于苏联间谍情报机关国家安全局(KGB)的前特务嗤之以鼻。他们纷纷斥责被美国遣返的10名俄间谍不够专业,不但无法隐藏口音,还无知地使用社交网络“暴露”身份。

  长期旅居英国的前苏联对外情报官卢比莫夫说:“我对所发生的事情感到震惊,这根本就是一场闹剧。如果这是谍报活动,那我真搞不懂他们的手法。”

  他告诉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我看不到哪儿有什么潜伏者,事实上我看不出这整个事件哪有类似间谍活动的地方。”

  美国与俄罗斯日前完成了冷战以来最轰动的间谍交换协议,美方以10名俄国间谍交换在该国遭扣留的4名西方间谍。

  其中“曝光率”最高的28岁红发美女间谍查普曼(Anna Chapman),被捕前在面簿(Facebook)和另一个俄罗斯社交网站相当活跃,在网上张贴了不少自己的生活照,事后被国际大小媒体广泛刊登和转载。

  这让前苏联特务感到非常惊愕,他们也对有些间谍讲英语时夹带着浓浓的俄罗斯口音,感到费解。此外,他们也认为,间谍使用的沟通手法似乎早已过时和过于简单,例如隐形墨水、摩斯码及利用同色纸带来交换假护照等。

  苏联最有名的前特务之一瓦尔塔尼扬(86岁)罕有地接受俄国Trud报章访问时说:“他们在互联网上自我推销,这看起来一点也不专业。”

 他说:“从事谍报活动的专业人士竟然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这太奇怪了。”

  瓦尔塔尼扬说,典型的苏联间谍都精通多种语言,像他本身就擅长讲八种语言,这对成功的间谍来说,相当普遍。

  由于这起风波存在太多疑团,较早前甚至有人指出,它其实是一起旨在败坏俄特务名声的阴谋,但也有观察家相信,涉案者真的是间谍。

  独立安全事务分析师费根华尔说:“这些间谍很可笑,但他们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他们手法太过拙劣,回到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后应该会‘人头落地’。”

  这起间谍风波引起国际媒体广泛报道,但在俄罗斯,当地媒体在间谍被遣送回国后却保持缄默,俄三大主要新闻通讯社都对10名间谍接下来的行踪和命运,只字不提。

  当地电视台主要是报道被用来和美方进行交换的四名西方间谍的情况,表示他们受到西方国家的欢迎。

  俄国官方也拒绝对有关10名间谍的去向等问题置评。根据俄电子新闻网站报道,三辆车队在间谍抵境后就把他们送到俄国对外情报局总部。

  俄罗斯另一个网站则报道,查普曼在抵达莫斯科机场后,曾拨电给家人报平安。

  另一方面,美国副总统拜登上NBC电视台的清谈节目《今夜秀》,对美国以十名俄国间谍换回四名美国间谍感到满意,他说,换回来的四人都是顶尖特务,而退回给俄国的十人尽管潜伏多年,但作用不大。

  节目主持杰雷诺(Jay Leno)拿性感俄间谍查普曼的照片给拜登看时,拜登还说笑称把她送走并不是他的主意,“我以为他们会要拉什·林博(Rush Limbauge)。”林博是民主党视为眼中钉的保守派“毒舌”。

俄间谍在美子女已被送回国

  (华盛顿法新电)美国总检察长霍尔德昨天说,上周五被遣送回国的10名俄罗斯间谍,其子女也已经遣返俄国和父母团聚。

  霍尔德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面对全国”(Face the Nation)的节目上说:“我们按照他们父母的意愿,将这些孩子遣送回国。”这群孩子到底有多少人,霍尔德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数字,但有报道说他们一共有7人。

  美国同俄罗斯上周达成自冷战时期以来最轰动的间谍交换协议,美方以10名俄罗斯间谍交换在该国遭扣留的4名西方间谍。两国上周五在奥地利维也纳的机场完成了间谍交换程序。

  根据协议,10名俄国间谍答应永不回返美国,日后若出书谋利,卖书所得将归美国政府。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0/12454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