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小行星探测器“隼鸟”号运抵日本
日期: 10年06月4期
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号的返回舱6月17日晚由包机运抵东京羽田机场。
该探测器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于2003年5月发射升空并成功著陆小行星“丝川”,返回舱于6月14日著落于澳大利亚南部的沙漠地区。
返回舱直径约30厘米,高约15厘米,重约6公斤。14日著陆后在现场立即被回收并严格包装。返回舱被装入氮气球后放入小箱,小箱则被装入了塞有抗冲击材料的大箱之中。
返回舱将被送至相模原市的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进行详细分析。如果确认带回了丝川小行星的沙土,将为解开太阳系形成初期之谜提供珍贵线索。
“隼鸟”号于2005年在小行星“丝川”上著陆。虽然发射金属球使地表岩石碎散进行采样的计划失败,但探测器著陆时扬起的沙土有可能进入了返回舱。
小行星探测器“隼鸟”号的返回舱18日夜间运抵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相模原基地。该基地内有专门对返回舱进行开封及数据分析的设备。
据阔别7年与返回舱“重逢”的该项目负责人、宇航机构教授川口淳一郎称,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摩擦热造成的影响很小,外观和当时组装时几乎无异。据悉在返回舱的内侧,印有负责组装的约20名工作人员姓名的卡片也保持著原有状态。
川口教授在记者会上表示:“本以为回来的时候已经破破烂烂了,现在感觉它还像个新生婴儿一样,让我大吃了一惊。我想对‘隼鸟’号道声辛苦。”
宇航机构近期将用X光射线对返回舱中直径约6厘米、高7厘米的圆柱形收纳容器进行检查,再研究能否按预定方法开封。宇航机构将在基地内将容器开封并确认其中是否有“丝川”小行星的砂土。
川口教授称“真想让一直支持我们的人们看看它”,希望最快能在暑假期间向公众展示返回舱的耐热结构外壳和降落伞等部件。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0/12382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