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示放弃持续了两年的人民币紧盯美元汇率政策的决定,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但是人民银行昨天再次强调人民币不会出现美国所期待的一次性升值,显示尽管中国在G20峰会前夕就汇率问题释出让步信号,但是中美间的汇率博弈,还未到结束时。
中国人民银行周六晚上宣布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来掌声一片。继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日本、加拿大、澳洲都纷纷表态,称赞此举将促进全球经济平衡与实现可持续增长。
不过,来自华盛顿的消息显示,美国政界不仅要看到“脱钩”的宣示,也继续施压要求人民币进行实质与快速的升值。
美国财长盖特纳在当地时间19日发表的声明说,“现在的考验是,他们(中国)将允许人民币以多大程度与多快的速度升值。”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莱文则批评说,2005年中国也曾宣布人民币与美元脱钩,但是之后人民币的升值并不足够。
他恫言,如果中国本次的做法与上回一样,美国必须 “采取行动”。
中国2005年7月份宣布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并一次性小幅升值2.1%,在随后3年里,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了19%。但到了2008年中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人民币兑美元就停留在6.83的水平上,形成实质紧盯美元的局面。
脱钩不等于升值
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昨天也以发言人答问的形式对外强调,“脱钩”不等于升值,中国推进汇改首要是为了平衡国内经济,其次才是应对国际压力。
人民银行发言人通过官方媒体人民网发表谈话,以中国进出口渐趋平衡、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显著下降,强调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波动和变化的基础”。
他表示,中国推进汇改的三大意义,首先是为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引导资源向服务业等内需部门配置,其次是通胀与资产泡沫,最后是为了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维护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期和国际经贸环境”。
长期观察中国经济的分析师认为,与美国期待相反,中国的目标是让市场供需机制发挥更大作用,完善人民币汇率对应一揽子货币浮动的机制。因此如果欧元与美元走软,人民币汇率可能不升反降。
对于人民币的升值前景,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师王庆昨天发表的报告称,在未来几周内,人民币兑美元出现2-3%贬值的几率很高。
中国人民银行周六晚上宣布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来掌声一片。继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日本、加拿大、澳洲都纷纷表态,称赞此举将促进全球经济平衡与实现可持续增长。
不过,来自华盛顿的消息显示,美国政界不仅要看到“脱钩”的宣示,也继续施压要求人民币进行实质与快速的升值。
美国财长盖特纳在当地时间19日发表的声明说,“现在的考验是,他们(中国)将允许人民币以多大程度与多快的速度升值。”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莱文则批评说,2005年中国也曾宣布人民币与美元脱钩,但是之后人民币的升值并不足够。
他恫言,如果中国本次的做法与上回一样,美国必须 “采取行动”。
中国2005年7月份宣布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并一次性小幅升值2.1%,在随后3年里,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了19%。但到了2008年中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人民币兑美元就停留在6.83的水平上,形成实质紧盯美元的局面。
脱钩不等于升值
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昨天也以发言人答问的形式对外强调,“脱钩”不等于升值,中国推进汇改首要是为了平衡国内经济,其次才是应对国际压力。
人民银行发言人通过官方媒体人民网发表谈话,以中国进出口渐趋平衡、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显著下降,强调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波动和变化的基础”。
他表示,中国推进汇改的三大意义,首先是为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引导资源向服务业等内需部门配置,其次是通胀与资产泡沫,最后是为了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维护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期和国际经贸环境”。
长期观察中国经济的分析师认为,与美国期待相反,中国的目标是让市场供需机制发挥更大作用,完善人民币汇率对应一揽子货币浮动的机制。因此如果欧元与美元走软,人民币汇率可能不升反降。
对于人民币的升值前景,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师王庆昨天发表的报告称,在未来几周内,人民币兑美元出现2-3%贬值的几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