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雁 起 飞 的 地 方
————记中国旅日著名歌唱家任雁
作者 罗雅文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原中央歌舞团著名民族唱法歌唱家任雁,与30年前的歌坛新星朱明瑛、苏小明、郑绪岚、吴国松、远征、王静等歌唱家们,应《北京青年报》之邀,将参加2010年9月23日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举办的《梦回1980》音乐会。5月21日,任雁和这些当年的新星,参加了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隆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阔别三十载,相聚更感慨。7月17日,任雁将先行《梦回1980》音乐会,在北京应举办方特邀,用母语、英语、日本语,激情开唱个人音乐会。
梦回1980
1980年9月18日,北京晚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本报举办〈新星音乐会〉》的消息,并用醒目的黑体字注明:“歌坛新星朱明瑛、苏小明、郑绪岚、任雁、吴国松、李默、远征、王静参加演唱;新影乐团轻音乐队、海政歌舞团轻音乐队演奏乐曲;新秀阚丽君报幕,23日、24日晚在首都体育馆举行”。 1980年9月23日、24日,《北京晚报》推出《新星音乐会》,成为“文革”后举办的第一次大型通俗歌曲演出活动,那个时期,中国人充满了对新事物的憧憬与希望,渴望新的音乐语言和新的音乐形象,需要借助音乐的翅膀抒发沉积了太久了的思绪和梦想,举办《新星音乐会》的消息一发出,3小时就卖完了3万张票。当时刚刚19岁的哈尔滨姑娘任雁考进中央歌舞团才一年多,作为著名作曲家谷建芬的第一个学生和其创作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蓝花与蝴蝶》、《咪咪曲》等新作品的首唱,在《新星音乐会》上一举成名,任雁以其清新活泼的舞台形象,纯朴炽热的演绎风格,给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永恒的记忆。这只北方的大雁,在首都的舞台上起飞了!她的歌声唱出了一代人的情怀,唱响了新时代的节拍,给人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她的歌也成为中国流行歌曲开拓时期的重要代表。
小雁的流金岁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任雁出生在北方名城哈尔滨,美丽、真诚、执着是她的天然属性。当年爸爸是当地饶有名气的业余话剧演员,他发现小任雁爱唱歌,当她还是个充满稚气的中学生的时候,就给她找了黑龙江省歌舞团的著名歌唱家李高柔做指导老师,从此,李老师把她引入了美妙的音乐世界,这使她如鱼得水,并对民歌情有独钟。从优美动听的《南泥湾》,到带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东北民歌《生产忙》、《梅花开得好》等,不管刮风下雨,哪怕烈日严寒,李老师一字一句的教,她就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学。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永远是给做好了准备的人准备的,1978年年底,她才满17岁,就被中央歌舞团录取为独唱演员,小小年纪就告别家乡,离开亲人,向着心中那神圣的艺术高峰攀登。离开李老师后,她心里虽然一直挂念老师,但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新的生活,让她都没有时间和亲人联系,也没经常的联络李老师。但任雁一直都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忘李高柔老师的启蒙教育。她经常说,没有李老师的引导,就没有日后站在首都舞台上放声歌唱的任雁。
从师著名音乐家谷建芬
1979年初,任雁作为中央歌舞团最年轻的独唱演员,在到广西自卫反击战前线慰问演出时,她演唱了作曲家谷建芬写的一支歌——《周副主席纺线线》。乐队的同志回来告诉谷建芬:“这孩子嗓子不错,唱《周副主席纺线线》,场场都有人听了落泪。”团里的《简报》也反映:“任雁是棵好苗子。”谷建芬听了这些介绍很兴奋,把任雁领回家单独给她唱了这首歌,她认为任雁一定能成才,从那开始,作曲家谷建芬,收了任雁这个第一弟子。也可以说任雁是后来成名的毛阿敏、那英、孙楠、解晓东等著名流行歌手的大师姐。用任雁的话说,谷建芬老师是她人生道路和艺术道路上的第二位恩师。谷建芬老师根据她的嗓音条件,先是为她专们创作了抒情歌曲《蓝花与蝴蝶》和《万里天涯有知音》等,按着谷老师的指导,狠下苦功,改变了唱法,一曲曲柔情似水、甜美动听的新歌,被中国唱片厂录制成音乐磁带大量发行,创了发行纪录。《蓝花与蝴蝶》又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选为《每周一歌》,一周中每天首播、重播几次,成了当时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这首歌是文革后第一首脱离了以往进行曲这单一风格的抒情歌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同年,中国唱片厂又出版了薄膜细纹的小唱片任雁专辑《兰花与蝴蝶》、《万里天涯有知音》、《闪光的星》、《河水伴我唱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