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民
刘样,白白胖胖的男孩,高中毕业后由沈阳来日本留学。他和小吉是同一所日本语学校的学生,也同样是我“叫醒服务”的对象。所不同的是刘样的网瘾虽大,但水平不高,屡战屡败,却斗志不减。
第一年的日本语课程结束后,刘样的出勤率不到百分之五十,日本语考试成绩更是奇差,学习老师拿刘样实在是没有办法,为了保住学校在入管局的形象,决定不给刘样继续签证,让他回国。但是,刘样的父母似乎并不想让刘样立即回去,这样一来,刘样便成为最大的受益人,每天无忧无虑悠哉游哉地当起了专业网民。
时间一天天地流逝,眼见著刘样愈发地白胖起来。因为听日本语学校的老师说过刘样的母亲是大学老师,所以我决定冒著多管闲事的骂名,给他的母亲打电话。接电话的正是刘样的母亲。
我简单地自我介绍后,开口问道:
“你们有几个孩子?”
“就刘样一个,”
“刘样在家的时候是否上网成瘾?”
“……,如果我和他爸爸监督不严的话,会,嗯,”
“我们都是只有一个孩子,我想如果这个孩子不能成才的话便是我们家长教育的百分之百的失败。在此请恕我直言,在这个世界上还能有谁比你更爱自己的孩子?把这样一个年纪尚小又缺乏自制力的孩子送到国外,并就任由他的人生这样发展下去,你们将来就不后悔吗?”
也许是我的话过于直接,也许是很少有人这样对她说话,刘样的母亲稍稍沉默了一下,说道:“其实,刘样在国内就喜欢玩网络游戏,所以高考才没有考好。本以为送他到国外,换一个环境可以好些,没想到还是改不掉网瘾。刘样现在手里还有下一年的学费60万日币左右,我们也正在犹豫,是让他立即回来呢,还是再等一等看呢。”
我能体会到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期待与忧虑的心情,况且就这样让刘样马上回国,不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经济上来算,都是半途而废。但是当时馆里住著一百多名学生,又有十名以上象刘样这样的痴迷于网游的网民,让刘样在这样的环境下改掉网瘾,无异于天方夜谭。
于是我问道:“你们有亲属在日本吗?,换一个环境,也许容易些。”刘样的母亲想了一下,说:“是有一个远亲在大阪,但是需要联系一下才能决定,这样吧,后天我给你打电话吧。”
刘样的母亲如约给我打来了电话,说已经和大阪的亲戚联系好了让刘样马上到大阪去再试一下,如果不行就让他回国……
大约三周后,刘样从大阪返回了东京,又住进了我们的会馆。我没有问他原因,想必所有在日本定居的国人都会明白其中的理由。
刘样决定回国了,最高兴的是其日本语学校,他们说会派车送他到成田机场。飞机起飞的时间是午后4点,刘样和老师约定中午12点来会馆接他。
11点了,还不见刘样起床,我最后一次对他进行了“叫醒服务”,11点半左右,我到大厅一看,刘样还半倚在沙发上看电视,且没有洗漱。便说:“你怎么还不赶快洗漱,一会儿老师就要来了,”“又不是什么光宗耀祖的事儿,不洗也没有关系,况且,我的毛巾和牙具都已经装进行李箱里了,再打开太麻烦了。”他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便马上找出备用的牙具和自己的毛巾递给他说:“那你也不能让你妈妈看到你这副嘴脸回去啊。”我看著他洗漱完毕,心想他一定也没有吃早餐,就又给了他两个面包和一听饮料,边看他吃边问:“你这次回国后,还敢天天玩网络游戏吗?”“一回到我爸我妈身边,我就不能再那么放肆了……”
好小子,原来你心里全明白啊!这话如果让你父母知道了,他们的肠子不悔青了才怪!
刘样回国后至今没有和我们联系,我也不知道他现在的状况如何。但是,至少当时他手里的第二年的学费60万日币没有浪费掉,仅仅凭这一点,他的父母应该不会怪我吧。
一言难尽intel网……
时至今日,网络走进千家万户,为我们提供著大量的情报信息,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快乐和便捷,使我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当我们沉浸在网络带来的莫大幸福之中的时候,有谁会说intel网不好?
可是,当我们亲眼看到一个个鲜活的青春因沉溺于网聊/网游而渐渐萎靡甚至消失的时候,又有谁会说得出intel网很好?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intel网的“功”绝对大于“过”,这是不争的事实。
怎样拯救沉溺于网络的孩子,想必是有关教育专家和每位家长的朝思暮想的课题。
鉴于网络游戏的网瘾有著它的群体性发作的特点,三四年前,我们坚决地删除了网吧中所有电脑的游戏软件,今年又处理掉了多台电脑,而仅仅保留三台公用电脑以备短期入住人员使用,其它学生则全部改为在寝室内上网。
关闭网吧,无疑我们每个月会损失几万或十几万日币的利润,但它换来了会馆的安全与安宁。更值得欣慰的是我发现现在会馆内利用网络获取有用信息或休闲娱乐的学生在增多,而聚众玩网络游戏的学生几乎没有。
我们不愿看到孩子们的青春荒废在网络里,更不愿听到母亲们发自内心的“救救我的孩子”的呼号!
刘样,白白胖胖的男孩,高中毕业后由沈阳来日本留学。他和小吉是同一所日本语学校的学生,也同样是我“叫醒服务”的对象。所不同的是刘样的网瘾虽大,但水平不高,屡战屡败,却斗志不减。
第一年的日本语课程结束后,刘样的出勤率不到百分之五十,日本语考试成绩更是奇差,学习老师拿刘样实在是没有办法,为了保住学校在入管局的形象,决定不给刘样继续签证,让他回国。但是,刘样的父母似乎并不想让刘样立即回去,这样一来,刘样便成为最大的受益人,每天无忧无虑悠哉游哉地当起了专业网民。
时间一天天地流逝,眼见著刘样愈发地白胖起来。因为听日本语学校的老师说过刘样的母亲是大学老师,所以我决定冒著多管闲事的骂名,给他的母亲打电话。接电话的正是刘样的母亲。
我简单地自我介绍后,开口问道:
“你们有几个孩子?”
“就刘样一个,”
“刘样在家的时候是否上网成瘾?”
“……,如果我和他爸爸监督不严的话,会,嗯,”
“我们都是只有一个孩子,我想如果这个孩子不能成才的话便是我们家长教育的百分之百的失败。在此请恕我直言,在这个世界上还能有谁比你更爱自己的孩子?把这样一个年纪尚小又缺乏自制力的孩子送到国外,并就任由他的人生这样发展下去,你们将来就不后悔吗?”
也许是我的话过于直接,也许是很少有人这样对她说话,刘样的母亲稍稍沉默了一下,说道:“其实,刘样在国内就喜欢玩网络游戏,所以高考才没有考好。本以为送他到国外,换一个环境可以好些,没想到还是改不掉网瘾。刘样现在手里还有下一年的学费60万日币左右,我们也正在犹豫,是让他立即回来呢,还是再等一等看呢。”
我能体会到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期待与忧虑的心情,况且就这样让刘样马上回国,不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经济上来算,都是半途而废。但是当时馆里住著一百多名学生,又有十名以上象刘样这样的痴迷于网游的网民,让刘样在这样的环境下改掉网瘾,无异于天方夜谭。
于是我问道:“你们有亲属在日本吗?,换一个环境,也许容易些。”刘样的母亲想了一下,说:“是有一个远亲在大阪,但是需要联系一下才能决定,这样吧,后天我给你打电话吧。”
刘样的母亲如约给我打来了电话,说已经和大阪的亲戚联系好了让刘样马上到大阪去再试一下,如果不行就让他回国……
大约三周后,刘样从大阪返回了东京,又住进了我们的会馆。我没有问他原因,想必所有在日本定居的国人都会明白其中的理由。
刘样决定回国了,最高兴的是其日本语学校,他们说会派车送他到成田机场。飞机起飞的时间是午后4点,刘样和老师约定中午12点来会馆接他。
11点了,还不见刘样起床,我最后一次对他进行了“叫醒服务”,11点半左右,我到大厅一看,刘样还半倚在沙发上看电视,且没有洗漱。便说:“你怎么还不赶快洗漱,一会儿老师就要来了,”“又不是什么光宗耀祖的事儿,不洗也没有关系,况且,我的毛巾和牙具都已经装进行李箱里了,再打开太麻烦了。”他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便马上找出备用的牙具和自己的毛巾递给他说:“那你也不能让你妈妈看到你这副嘴脸回去啊。”我看著他洗漱完毕,心想他一定也没有吃早餐,就又给了他两个面包和一听饮料,边看他吃边问:“你这次回国后,还敢天天玩网络游戏吗?”“一回到我爸我妈身边,我就不能再那么放肆了……”
好小子,原来你心里全明白啊!这话如果让你父母知道了,他们的肠子不悔青了才怪!
刘样回国后至今没有和我们联系,我也不知道他现在的状况如何。但是,至少当时他手里的第二年的学费60万日币没有浪费掉,仅仅凭这一点,他的父母应该不会怪我吧。
一言难尽intel网……
时至今日,网络走进千家万户,为我们提供著大量的情报信息,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快乐和便捷,使我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当我们沉浸在网络带来的莫大幸福之中的时候,有谁会说intel网不好?
可是,当我们亲眼看到一个个鲜活的青春因沉溺于网聊/网游而渐渐萎靡甚至消失的时候,又有谁会说得出intel网很好?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intel网的“功”绝对大于“过”,这是不争的事实。
怎样拯救沉溺于网络的孩子,想必是有关教育专家和每位家长的朝思暮想的课题。
鉴于网络游戏的网瘾有著它的群体性发作的特点,三四年前,我们坚决地删除了网吧中所有电脑的游戏软件,今年又处理掉了多台电脑,而仅仅保留三台公用电脑以备短期入住人员使用,其它学生则全部改为在寝室内上网。
关闭网吧,无疑我们每个月会损失几万或十几万日币的利润,但它换来了会馆的安全与安宁。更值得欣慰的是我发现现在会馆内利用网络获取有用信息或休闲娱乐的学生在增多,而聚众玩网络游戏的学生几乎没有。
我们不愿看到孩子们的青春荒废在网络里,更不愿听到母亲们发自内心的“救救我的孩子”的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