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玉树救援:汶川经验的进步
日期: 10年05月1期
■中新社专稿

无论是中央的要求,还是媒体的报道,在此次中国青海玉树大地震的救援中,“有力、有序、有效”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这是在两年前汶川抗震救灾经验基础上的一次进步。

高层反应更快更密集

两年前,中国总理温家宝迅速亲临汶川救灾一线的画面获得举世认同。此次玉树震后,中央九常委的反应更加迅速及时。4月14日当天,正在出访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在国内的中国总理温家即分别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还专门致电青海省委书记强卫询问灾情,并转达对灾区群众的关心和慰问。
地震当天,国务院成立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任总指挥并于当晚8点抵达青海灾区,慰问受灾民众后,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主持召开总指挥部会议,作出十项救灾部署。
同时,胡锦涛推迟了对委内瑞拉和智利的访问提前回国,温家宝也推迟了对文莱、印尼和缅甸的正式访问。震后第二天下午,温家宝飞抵玉树,18日上午,刚刚回国的胡锦涛马上赶往受灾最重的玉树县结古镇视察。
除了胡温以外,中共中央其它常委也在出访或考察、工作中第一时间加入救灾行列。

灾后救援科学理性

汶川地震后的救灾中,“时间就是生命”深入人心,而在玉树救援中,科学、理性、有序更加凸显,这恰是对汶川经验的总结。
首先是政府组织的有效与有序。在回良玉主持召开的抗震救灾指挥部联席会议上,一份抗震救灾工作时间表清晰可见,震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各项工作安排有条不紊。
其次,除了民政部、商务部、财政部、卫生部等政府部门的全面协调与高速运转,其它相关机构也在以行动保障救灾。中国移动表示它的“超级基站”还在正常工作,中国电信表示已紧急向灾区调拨应急通信车、发电车、光缆修复车、卫星电话等,中国联通则表示,已对玉树所有用户在系统中设置为欠费不停机用户,确保通信畅通。
再次,民间志愿者的“按需”救灾和对国际救援的婉拒,则更显理性成分。汶川地震的救灾与重建过程中,中国民间NGO组织、个人志愿者和国际救援力量展示了多样化的救援方式,也成为中国公民社会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但其中暴露的问题也同样不少。而此次地震的中心玉树地处高原地带,海拔比西藏拉萨还高,有严重高原反应的救援人员反而成为“被救援”,况且玉树是藏区,语言障碍对于救援者来说也是难题。同时,玉树地区基础设施差,交通、通讯能力薄弱,如果一窝蜂地拥进灾区,反而是一种负担。于是,此次进入玉树灾区的民间援救力量主动增加了其专业性,如玄奘之路志愿救援队有两名国家救援队退役队员,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根据当地需求选派志愿者前往,原则是绝不给灾区“添乱”。出于对灾情具体现实和救援规律的尊重,中国民政部也婉拒了国际救援,这实际也是对国际救援力量自身特点和安全的尊重。
两年前,中国总理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地震灾区说过:“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进步中获得补偿。”灾难是不幸的,但万幸的是,中国正在灾难中前行,并时刻检验自身抗灾救援体系中的漏洞。今后,是否进一步完善建立现代慈善制度、灾害风险分担机制等问题则将检验未来中国能否做得更好。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8/12174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