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含章 新华网评论员
在当今中国,开发商是一个特殊群体。始于1998年的房改和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给这一群体带来历史性机遇,使他们迅速暴富,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新的强大的利益集团。与其他富人不同,开发商既是商人,也是明星。如果什么时候住房难的问题基本解决了,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了,开发商的公众关注度自然就会慢慢下降,淡出舞台的中央,回归他们的本位。
新“国十条”就是这样一个能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住房难、把开发商“撵出”舞台中央的好政策。
4月17日,国务院发布通知,提出十条措施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如果各地区各部门能够严格执行新政提出的各项措施,部分城市房价疯涨的势头就一定能够遏制,投机囤房现象就会减少,普通百姓住房难的问题有望得到极大缓解。但对这样的政策不是每个人都欢迎,享受惯了暴利和媒体聚光灯的开发商更是不高兴,这其中,最突出的是任志强。
21日,任志强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上万字的“解读”,炮轰地产调控新政,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在这份近13000字的“解读”中,任志强总共只引用了通知正文中的3句话、71个字。通知原文在文章中所占的比重连字数的零头都不到,与其说这是份“解读”不如说这是份“演义”。在该“演义”中,任志强说了许多通知中没有的内容,扣了不少的帽子,总之就是把新政说得一无是处,其核心观点是:新政是从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倒退。
把政府对市场的积极干预说成是“向计划经济的倒退”,要么是任志强没搞懂什么是“计划经济”的基本概念,要么就是故意上纲上线,制造噱头。说穿了,无非是“利益”二字在作怪。任志强是开发商,政府出台政策有利于开发商就叫好,不利于开发商就炮轰。对任志强们来说,是非不重要,能不能继续坐享暴利才重要。政府要把过快上涨的房价控制住,就是挡住开发商的发财之路,必须哄噪之,批判之。
可是,那些买不起房的普通老百姓的声音又由谁来表达呢?答案是只有党和政府。具体到房地产问题,当市场失灵之时,政府就必须站在广大百姓的立场上,果断出手,进行强有力的干预调控。
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多地少,贫富差距较大是基本国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应对城市化进程和普通百姓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就会出现房价飞涨、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等严重问题。人多地少决定了城市土地是稀缺资源,贫富差距较大又会出现富有家庭购买多套住房的现象,这会进一步加剧供需不平衡,使资源更加稀缺,进而造成房价飞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市场供应在理论上可以满足群众基本需求,也会因囤积居奇、投机猖獗,扭曲市场价格和供需,人为制造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不是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党和政府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等于赞成一个家庭拥有十几套上百套住房,而大多数普通家庭却只能望房兴叹。住房不同于其他商品,它是满足人们生存基本需求的特殊商品,政府有责任为普通百姓提供住房保障,有责任在市场失灵、少数人占据大量社会资源、多数人却无法满足基本需求的严重不公平情况下,对市场进行果断的、强有力的干预。
新“国十条”的核心目标在于抑制投机,让房地产市场回归居住属性。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个福音,对开发商来说,则意味着由高潮走向谢幕的序曲。
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来都是各领风骚几十年。开发商在今日中国的大红大紫,也不过是历史发展的阶段现象,等到中国社会发展到人民的居住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时,开发商自然也会淡出媒体的聚光灯。到那时再回头看今天任志强的炮轰,不过是开发商谢幕前一声刺耳的高音而已。中国证券报
在当今中国,开发商是一个特殊群体。始于1998年的房改和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给这一群体带来历史性机遇,使他们迅速暴富,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新的强大的利益集团。与其他富人不同,开发商既是商人,也是明星。如果什么时候住房难的问题基本解决了,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了,开发商的公众关注度自然就会慢慢下降,淡出舞台的中央,回归他们的本位。
新“国十条”就是这样一个能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住房难、把开发商“撵出”舞台中央的好政策。
4月17日,国务院发布通知,提出十条措施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如果各地区各部门能够严格执行新政提出的各项措施,部分城市房价疯涨的势头就一定能够遏制,投机囤房现象就会减少,普通百姓住房难的问题有望得到极大缓解。但对这样的政策不是每个人都欢迎,享受惯了暴利和媒体聚光灯的开发商更是不高兴,这其中,最突出的是任志强。
21日,任志强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上万字的“解读”,炮轰地产调控新政,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在这份近13000字的“解读”中,任志强总共只引用了通知正文中的3句话、71个字。通知原文在文章中所占的比重连字数的零头都不到,与其说这是份“解读”不如说这是份“演义”。在该“演义”中,任志强说了许多通知中没有的内容,扣了不少的帽子,总之就是把新政说得一无是处,其核心观点是:新政是从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倒退。
把政府对市场的积极干预说成是“向计划经济的倒退”,要么是任志强没搞懂什么是“计划经济”的基本概念,要么就是故意上纲上线,制造噱头。说穿了,无非是“利益”二字在作怪。任志强是开发商,政府出台政策有利于开发商就叫好,不利于开发商就炮轰。对任志强们来说,是非不重要,能不能继续坐享暴利才重要。政府要把过快上涨的房价控制住,就是挡住开发商的发财之路,必须哄噪之,批判之。
可是,那些买不起房的普通老百姓的声音又由谁来表达呢?答案是只有党和政府。具体到房地产问题,当市场失灵之时,政府就必须站在广大百姓的立场上,果断出手,进行强有力的干预调控。
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多地少,贫富差距较大是基本国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应对城市化进程和普通百姓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就会出现房价飞涨、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等严重问题。人多地少决定了城市土地是稀缺资源,贫富差距较大又会出现富有家庭购买多套住房的现象,这会进一步加剧供需不平衡,使资源更加稀缺,进而造成房价飞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市场供应在理论上可以满足群众基本需求,也会因囤积居奇、投机猖獗,扭曲市场价格和供需,人为制造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不是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党和政府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等于赞成一个家庭拥有十几套上百套住房,而大多数普通家庭却只能望房兴叹。住房不同于其他商品,它是满足人们生存基本需求的特殊商品,政府有责任为普通百姓提供住房保障,有责任在市场失灵、少数人占据大量社会资源、多数人却无法满足基本需求的严重不公平情况下,对市场进行果断的、强有力的干预。
新“国十条”的核心目标在于抑制投机,让房地产市场回归居住属性。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个福音,对开发商来说,则意味着由高潮走向谢幕的序曲。
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来都是各领风骚几十年。开发商在今日中国的大红大紫,也不过是历史发展的阶段现象,等到中国社会发展到人民的居住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时,开发商自然也会淡出媒体的聚光灯。到那时再回头看今天任志强的炮轰,不过是开发商谢幕前一声刺耳的高音而已。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