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他带着热情和信念从建筑解体工地上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带领一批归国、永住者及在日华人出色地完成了无数个解体工程,在日本社会赢得了多方赞誉。他就是中国残留孤儿后代、株式会社池田工业代表取缔役池田圭助社长。
想象中的他应该是饱经沧桑、两鬓斑白。可初次见池田社长,“ 年轻的企业家”这几个字顿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用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来形容他更合适。没想到面前的池田社长才37岁。
池田社长的奋斗生涯在残留孤儿中可以说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典范。说起创业,他用带着东北故乡的口音谦虚地说:“ 我的创业故事并不曲折,无论是干活、经营还是交朋友,靠的是诚信,讲的是认真。”
他告诉我说,他出生在哈尔滨,父亲是日本人,母亲是中国人。一直到12岁,中日建交后才得已从黑龙江来到日本。因从小经历坎坷,深知生活不易,在读高中时期就在建筑解体现场打工。两年后,他开始考虑与其给别人打工不如创办自己的事业。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从此,他决定自己从小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靠在解体业的两年经验和几个朋友、亲戚,以散兵游勇的形式联络一些业务,经过他的苦心经营,业务规模逐渐扩大。如今,池田圭助创建的株式会社池田工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几十台机械、车辆,涵盖机械化解体、废材回收、土木工事、装修等解体业附带的一切业务。
会社成立后,池田社长看到和他一样身世的归国者及在日华人因不懂日语,年龄偏大,不适应日本社会,找工作时,投出的简历有回音的很少,常常忙了好长时间都未找到工作,非常可怜。于是池田社长就在招收社员时以残留孤儿优先、以在日华人优先。“ 我们在自己艰苦奋斗、努力工作的同时,应该多帮助那些在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残留孤儿及在日华人。只有这样,我们这个群体才会和谐、稳定和进步。”池田社长深情地说。直到现在,改善残留孤儿及其后代的生活,仍是他的夙愿和始终不渝的情怀。
他讲:“ 我们在中国长大的人在一起干活,做事扎实,重亲情。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背景把我们凝聚成一股力量,就是这种力量使得我们比一般日本企业更团结、更协作。”“ 正因为我们在中国长大,我们在工程质量、安全确保、施工环境、地域协调、公害防止、资源回收等各个方面做得要比日本人企业更优秀。”现在株式会社池田工业的130多名社员中,80%都是残留孤儿和归国者。
解体工地上走出的企业家 / ----记一个残留孤儿后代创业的故事
日期:
05年07月1期
本报记者 宏力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7/12139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