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长声
日本人擅于改造。
譬如2005年摇滚女王玛丹娜时隔十二年重访日本,说及那种能冲洗屁股的热马桶,怀念依依,其实这玩艺儿本来是美国作为医疗设备发明的。日本TOTO(东陶)公司于1964年输入销售,并加以改造;一位设计者演讲,当年为冲洗女性曾大伤脑筋,请女职工反复实验,烫了屁股或湿了裤头,怨声嗷嗷。1980年上市,而今已普及为日常生活用品,令欧美游客羡煞。
对于日本的这个本事,我们中国人早就有深刻认识,如清末黄遵宪说:“日本最善仿造,形似而用便,艺精而价廉。西人论商务者咸妒其能,畏其攘夺也。”近人郁达夫说:“日本的文化虽则缺乏独创性,但她的模仿却是富有创造的意义的……根底虽则不深,可枝叶张极茂,发明发现等创举虽则绝无,而进步却来得很快。”
而日本人自己,例如文豪夏目漱石,说:“西洋人赞赏日本,一半是由于模仿他们,师事他们。轻蔑中国人则是由于不尊敬他们。”当代哲学家梅原猛说:“日本人如何引进外来文化,如何改造它,如何产生出独自的东西,在这外来文化的引进方法和引进它产生出自己的东西的创造方法之中就可以看见日本文化的特性。”
改造之中也含有创造。我们向来看重第一个吃螃蟹的,做事多筚路蓝缕之功,却往往少了点“同志仍须努力”,不再加完善,功亏一篑的事情颇不少。日本人拿来现成的,施加改造,有时也就是使之完成,所以他们的哲学尤注重“有终之美”。对于人家的东西毕竟少了些敬畏,而且日本人更注重实用,即便很高档的东西拿来也肆意庸俗化,用到生活里,乃至让本家尴尬,也不免瞧他不起。
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最大改造是汉字词语,诚如阿城所言:“如果我们将引进的所有汉字形日文词剔除干净,一个现代的中国读书人几乎就不能写文章或说话了。”这些词汇使中国人有昨日与今日之别,但我们是汉字的本家,有如把别人拿去甚或偷去、夺去的东西拿回来,理直气壮,更不会表示感谢。
日本人的改造才能从文学上也能够证明。他们把中国的古典文学改头换面,创作出自己的作品,乐此不疲,大概在世界上堪称一绝。芥川龙之介、中岛敦、太宰治的“故事新编”之类不必说,最著名的,应该是吉川英治的《三国志》,而最近的例子可以举北方谦三的《水浒传》。
为什么改造呢?应该是有所不满,虽然不满往往来自文化的差异。北方谦三说,他当了小说家以后重读《水浒传》感到不满意的地方有很多,时制不统一啦,向国家权力投降啦,所以他放手改造,先就是不接受招安,一直战斗到宋朝灭亡。还有梁山泊的粮道问题,不解决资金来源怎么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呢?他知道中国历史上有盐铁论,但是铁太重,不好搬来搬去,那就让好汉们贩卖私盐,路边开店不卖人肉包子,而是转运站,把盐贩到辽国去。
所谓改造,无非日本化和现代化。北方谦三改造“水浒”的时候,女作家平岩弓枝改造“西游”,她觉得《西游记》日本人读来很有点别扭,比如说直到最后唐僧还是把孙悟空当坏猴子,那么好的猴子到了如来佛那里也是坏猴子,实在太可怜,所以她要用日本人的感觉来写,写出人情味,反正原作者也不能来抱怨。北方谦三更现代,他认为梁山泊如同加勒比海上的古巴,大宋就是美国佬,晁盖相当于格瓦拉,宋江则卡斯特罗,心想著1959年发生的古巴革命,笔走龙蛇,彷佛再现他青春的火热年代。
北方谦三生于1947年。读大学时参加60年代末的学生运动,率领过二十来人。也挨过警棍,但不知是警棍软还是警察手软,他说没打疼。人过中年,时常莫名其妙地来气,在现实中当然不能像年轻时那样发泄,但作为小说家,就可以拿小说来出气。
自知未必能真正理解中国人的心情或思想,他只是藉中国历史的舞台描写日本人。不仅革面,而且洗心,洗出一颗日本心。日本化的一大特色是增加爱以及性的描写,比如林冲跟他老婆,像现代人一样藉以宣泄郁闷。扈三娘爱恋晁盖,而晁盖被暗杀后自暴自弃,随便嫁给了好色的王英。更惨的是武松,被改造成从小暗恋潘金莲,受不了她嫁给武大郎,便上了梁山,后来竟强奸潘金莲,致使她自杀,不消说,这模样的潘金莲彻头彻尾是现代日本人女性。北方谦三自诩这么一改造,人物就更有深度,升华了原典,但一位书店老板娘恭维之余,明言不会让她刚上中学的儿子读如此脱胎换骨的《水浒传》。
传闻北方谦三走笔如飞,有“月刊”之称,被他“翻案”的《水浒传》长达十九卷,洋洋洒洒。可是在我们看来,往白酒(譬如金门高粱或者北京二锅头)里搀水不能算改造,而且是奸商所为,但日本人自有日本人的喝法,《水浒传》还得了司马辽太郎奖。
日本人擅于改造。
譬如2005年摇滚女王玛丹娜时隔十二年重访日本,说及那种能冲洗屁股的热马桶,怀念依依,其实这玩艺儿本来是美国作为医疗设备发明的。日本TOTO(东陶)公司于1964年输入销售,并加以改造;一位设计者演讲,当年为冲洗女性曾大伤脑筋,请女职工反复实验,烫了屁股或湿了裤头,怨声嗷嗷。1980年上市,而今已普及为日常生活用品,令欧美游客羡煞。
对于日本的这个本事,我们中国人早就有深刻认识,如清末黄遵宪说:“日本最善仿造,形似而用便,艺精而价廉。西人论商务者咸妒其能,畏其攘夺也。”近人郁达夫说:“日本的文化虽则缺乏独创性,但她的模仿却是富有创造的意义的……根底虽则不深,可枝叶张极茂,发明发现等创举虽则绝无,而进步却来得很快。”
而日本人自己,例如文豪夏目漱石,说:“西洋人赞赏日本,一半是由于模仿他们,师事他们。轻蔑中国人则是由于不尊敬他们。”当代哲学家梅原猛说:“日本人如何引进外来文化,如何改造它,如何产生出独自的东西,在这外来文化的引进方法和引进它产生出自己的东西的创造方法之中就可以看见日本文化的特性。”
改造之中也含有创造。我们向来看重第一个吃螃蟹的,做事多筚路蓝缕之功,却往往少了点“同志仍须努力”,不再加完善,功亏一篑的事情颇不少。日本人拿来现成的,施加改造,有时也就是使之完成,所以他们的哲学尤注重“有终之美”。对于人家的东西毕竟少了些敬畏,而且日本人更注重实用,即便很高档的东西拿来也肆意庸俗化,用到生活里,乃至让本家尴尬,也不免瞧他不起。
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最大改造是汉字词语,诚如阿城所言:“如果我们将引进的所有汉字形日文词剔除干净,一个现代的中国读书人几乎就不能写文章或说话了。”这些词汇使中国人有昨日与今日之别,但我们是汉字的本家,有如把别人拿去甚或偷去、夺去的东西拿回来,理直气壮,更不会表示感谢。
日本人的改造才能从文学上也能够证明。他们把中国的古典文学改头换面,创作出自己的作品,乐此不疲,大概在世界上堪称一绝。芥川龙之介、中岛敦、太宰治的“故事新编”之类不必说,最著名的,应该是吉川英治的《三国志》,而最近的例子可以举北方谦三的《水浒传》。
为什么改造呢?应该是有所不满,虽然不满往往来自文化的差异。北方谦三说,他当了小说家以后重读《水浒传》感到不满意的地方有很多,时制不统一啦,向国家权力投降啦,所以他放手改造,先就是不接受招安,一直战斗到宋朝灭亡。还有梁山泊的粮道问题,不解决资金来源怎么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呢?他知道中国历史上有盐铁论,但是铁太重,不好搬来搬去,那就让好汉们贩卖私盐,路边开店不卖人肉包子,而是转运站,把盐贩到辽国去。
所谓改造,无非日本化和现代化。北方谦三改造“水浒”的时候,女作家平岩弓枝改造“西游”,她觉得《西游记》日本人读来很有点别扭,比如说直到最后唐僧还是把孙悟空当坏猴子,那么好的猴子到了如来佛那里也是坏猴子,实在太可怜,所以她要用日本人的感觉来写,写出人情味,反正原作者也不能来抱怨。北方谦三更现代,他认为梁山泊如同加勒比海上的古巴,大宋就是美国佬,晁盖相当于格瓦拉,宋江则卡斯特罗,心想著1959年发生的古巴革命,笔走龙蛇,彷佛再现他青春的火热年代。
北方谦三生于1947年。读大学时参加60年代末的学生运动,率领过二十来人。也挨过警棍,但不知是警棍软还是警察手软,他说没打疼。人过中年,时常莫名其妙地来气,在现实中当然不能像年轻时那样发泄,但作为小说家,就可以拿小说来出气。
自知未必能真正理解中国人的心情或思想,他只是藉中国历史的舞台描写日本人。不仅革面,而且洗心,洗出一颗日本心。日本化的一大特色是增加爱以及性的描写,比如林冲跟他老婆,像现代人一样藉以宣泄郁闷。扈三娘爱恋晁盖,而晁盖被暗杀后自暴自弃,随便嫁给了好色的王英。更惨的是武松,被改造成从小暗恋潘金莲,受不了她嫁给武大郎,便上了梁山,后来竟强奸潘金莲,致使她自杀,不消说,这模样的潘金莲彻头彻尾是现代日本人女性。北方谦三自诩这么一改造,人物就更有深度,升华了原典,但一位书店老板娘恭维之余,明言不会让她刚上中学的儿子读如此脱胎换骨的《水浒传》。
传闻北方谦三走笔如飞,有“月刊”之称,被他“翻案”的《水浒传》长达十九卷,洋洋洒洒。可是在我们看来,往白酒(譬如金门高粱或者北京二锅头)里搀水不能算改造,而且是奸商所为,但日本人自有日本人的喝法,《水浒传》还得了司马辽太郎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