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两会高度关注分配司法不公
日期: 10年03月3期
本报综合报道(记者 李春雁)一年一度的中国全国“两会”(人大与政协年会)3月14日闭幕,正视从危机中暴露出的自身体制和机制的弱点,关注社会不公平现象,悄然进行小步骤政治改革被视为本次两会的最大特点。而通过选举法修正案,实现城乡“同票同权”是本次会议的最大成就。
温家宝总理在会后的记者会上高调表明: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他强调中国发展不是以经济建设为唯一目的,并宣示自己在任的最后几年里,将为实现公平正义尽最大的努力。显示收入分配不公、司法不公等社会现存的“许多不公平的现象”,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并引起政府高度重视。2010年中国经济工作将更多地关注仍占社会大多数的穷人与弱势群体。

中国进入城乡“同票同权”时代

中国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上,高票通过了备受关注的选举法修正案,宣告中国城乡将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结束过去四个农民等于一个市民的差等选举权制度安排。宣告中国在更公平的新选举制度下,正式进入城乡“同票同权”时代。
修正案显示,中国城乡实现同票同权以体现“人人平等”的同时,也将保障各地方在国家权力机关有平等的参与权,各行政区域不论人口多少都要有相同的基本名额数,体现“地区平等”。此外,法案也要保障不同民族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有一名代表,体现“民族平等”。
中国各级人大将在2012年、2013年届满,下一届人大将在此新规范下产生。然而尽管实现了法律形式的平等,人大选举在改革选举提名方法之前,离实质平等还是有一段距离。由于现行的人大代表选举同时采用直接与间接选举两套制度,县、乡是直接选举,市(州)省国则是间接选举,间接选举中的提名权集中于组织部门,选举与选区脱节,被选出的人大代表多有官方背景,其监督效力受到质疑。

人大首提对国务院展开质询

在社会矛盾依旧突出之际,中国人大表示,今年将通过审议一系列立法草案和出台法律,加强对解决民生问题的监督,凸显它有意通过完善立法和增强监督力度,协助建立一个更公正平等的社会。同时首次提出将使用询问、质询等监督方式,提国务院各部委的工作展开质询,这也是监督法生效后,人大首次提出将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受常委会委托,9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常委会工作报告。吴邦国表示,立法将是2010年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完善对社会保险法草案、行政强制法草案、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村委会组织法这些公众高度关注的立法。
在加大监督工作力度方面,2010年主要在三方面进行推进:一是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监督,二是围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问题进行专题调研,三是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询问和质询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
对政府工作展开质询是西方议会制度的精髓,也是民主制度下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的一种有效手段,中国人大首提将对政府展开质询。 虽然与民主议会制度下在野党对与党政府的监督质询有著本质的差别,但提出质询的方式应该说是一种进步,虽然这种进步离真正的有效监督还有遥远的距离。

官员财产申报制“正在研究立法”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飞3月12日在记者会上说,对于公众关注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否会上升为法律,“我们正在进行研究。”李飞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还需要配套的制度做支撑,其中包括个人纳税方面,个人信用的制度建设等方面的配套制度,以保证如果官员不去申报,官方可以发现问题。
此前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执行中央关于经济、财产、配偶子女工作等个人事项报告制度。但舆论对此并不乐观,因为中共制定和实施类似的个人报告制度已长达10多年,证明这种既不公开、又缺乏监督查证的内部报告制度对防腐倡廉几乎没有作用。
官员财产问题一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与会前人们预测的进入立法程序大相径庭,本次人大会上,虽然没有公开的反对声音,但仍以“我们正在进行研究”落幕,引起中外各界一片失望谴责之声。北京分析人士指出,其实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技术上并没大的障碍,之所以迟迟不能推行,主要原因还是来自官员阶层的强烈抵制。

世界关注:“中国怎么做”

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的中心,随著中国崛起,在政治、经济各个领域彰显自身实力和地位,冲击美国和西方的控制地位,中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著世人目光,“中国怎么做”,不可避免的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话题。
针对今年的两会,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均选权”是一大进步。中国两会通过的选举法的修正案,最大亮点就是确立了城乡选举权平等原则--现行选举法在有关人大代表的名额分配问题上明确规定,四个农民能够得到的代表名额只相当于一个城里人,而修正案草案则规定,城里人和乡下人的选举权要实行平等。从四比一到一比一,城乡选民的均选权,确实是一大进步。
美国《华尔街日报》说,中国警惕地方政府债务,中国领导人在过去几个月已经加大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审查监督,防范因推动经济复苏而上马项目引发的债务风险。在全国人大年会上发布的财政部预算报告中,这件事也被重点提及。中国一些监管部门的官员则借人大会议这个引人瞩目的场合,公开谈论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问题。
日本媒体认为,两会显示中国今年可能会调控金融政策,但将继续推行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在世界经济努力复苏的形势下,2010年的中国经济走向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加拿大主流刊物《政策选择》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中国领导层越来越注意满足贫困人口的需求。从中央政府财政支出可以看到,将巨额投资用于减贫、医疗改革、教育等方面。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1/12024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