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沪港双城竞争开始进入争持不下的局面。
刚刚公布的香港去年当地生产总值(GDP)萎缩2.7%,总值为2107亿美元,与1月份上海公布的GDP增长8.2%,总值达2183亿美元比较,上海经济规模首度超越香港。
香港特首曾荫权昨天在北京两会会场外接受香港媒体访问时表示:“香港和上海是两个配合性很强的城市,(上海GDP超越)对香港不是威胁,最重要是彼此能一起寻找发展机会。”
据彭博社报道,这是上海继港口处理量及A股市值超越香港后,经济实力再一次超过香港。港府经济主任陈李蔼伦稍早前电邮回应媒体访问指出,上海人口是香港的三倍,GDP超越香港不令人意外。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幼文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上海这次的超越不代表香港不行了,只是内地(大陆)机会更大,香港的金融贸易等功能还会继续发展。”
他认为,上海的超越其实有时机因素,包括金融危机给香港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上海则得益于中央振兴经济的配套,还有上海世博会等。
“上海经济即将超越香港”的话题近一年来陆续出现在中国大陆专家、官员与媒体的预期中,张幼文表示,香港成功的一个特殊因素就是在过去大陆没有开放的情况下扮演桥梁功能;此外有大工业等较健全的产业结构,及人口规模,都是上海占优势的地方。
但张幼文说,香港在金融贸易的制度、灵活性、市场化程度等方面仍优于上海许多。他估计如果上海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等功能可以更健全,可望在15年左右比较稳定地超越香港。
香港的人均所得仍远高于上海,2008年香港为接近3万1000美元,上海则刚刚跨越1万美元大关。
另一方面,最新的调查显示,香港的优势也继续表现在其他方面。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与印度工业联会所做的一项全球创意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调查中,香港排名全球第三,是亚洲最具创意的经济体,中国大陆排全球43位。
另据中新社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在北京呼吁以人民币国际化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国际化,让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朱玉辰透露,上海金融市场去年进展明显,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效果良好。从去年7月至今年2月底,共计成交240笔,成交金额人民币(下同)56亿元(11亿7000万新元),占中国全额的一半。
其次,去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交39万3000亿元,上市公司总值近18万5000亿元,居亚洲第一,交易所排名跃升至当前全球第三。
对沪港关系,他则认为应合作实行资金与资源的连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朱玉辰建议中国加快步伐,允许金融创新产品试行。以人民币为先导,推行金融走出去策略。实施有计划、步骤的开放政策,以人民币国际化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国际化,早日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