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13家媒体联合社论要求改革户籍
日期: 2010/03/02 10:55
明报

中国实行逾50年的户籍制度引起传媒的强烈反响。内地13家媒体昨日首次发表「共同社论」,指全国人民拥有平等的就业、医疗、养老和受教育的权利,要求「两会」(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代表和委员,敦促官方加快户籍改革,最终将其彻底消除。有社会学家表示,户籍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瓶颈,媒体此举也是希望通过人大和政协向政府施压。


这篇「共同社论」约1600字,由山东《经济观察报》发起,《云南信息报》、昆明《都市时报》、西安《华商报》、《重庆时报》、郑州《大河报》、《内蒙古晨报》、渖阳《辽渖晚报》、合肥《安徽商报》、福建《东南快报》及广州《南方都市报》参与,包括全国10个省区,并得到新浪网、凤凰网两大网站的支持。吉林《城市晚报》和安徽《新安晚报》原定参加,但最后并无刊登。

该篇社论开篇即称,「中国有受户籍制度之苦久矣!我们崇信人生而自由,人生而拥有自由迁徒之权利!」但是,户籍制度令城市居民与农民、城市居民之间地位不平等,有违《宪法》精神,「已到非革新不足以平息民怨,非革新不足以与时俱进之境地」。

社论还称,户籍制度易滋生腐败,弱势群体要付出金钱的代价,否则就要忍受不公的待遇。上海、深圳及广州等地的户籍改革「固然可喜」,但仍有无数人被困,「对于他们,等待改革的迫切让每一分钟的等待都显得非常漫长。」

社论认为,户籍改革即是市场经济的要求,还符合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故呼吁「两会」代表和委员敦促有关部委废除1958年的《户口登记条例》,逐步以人口信息登记制度取代,希望「我万千国民,地无分南北,人不分城乡,都拥有同样的就业、医疗、养老、受教育、自由迁徒权利。」

民政部社区专家顾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对本报表示,「共同社论」是通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政府施压,「国家需要重新正视这个问题。」但他指出,户籍改革需循序渐进,大城市的交通、水资源等的承载力有限,不能无限制增加人口,否则中国大城市就会出现如曼谷、里约热内卢等过量外地人口挤入,造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11954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