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2月3日通过《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选择一至两个城市或城区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试图通过改革,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解决长期困扰民众的“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难题。
这次改革的任务包括:积极探索医院“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现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来补偿的机制。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认为,试点开展公立医院改革没问题,但提及“推广”恐怕难度很大。全国成千上万家的医院,政府都提供财政补偿,这种“打补丁”的做法能取得多大的效果有待观察。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前天披露,2009年中国内地全国医疗机构(不包括村卫生室)诊疗人次约达36亿人次,比上年增加7000万人次,住院人数约1亿2600万人,比上年增加1117万人,而不论门诊还住院患者,人均医药费用均比上年上涨超过5%。统计显示:去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1万6118亿8000万元(人民币),人均卫生费用1192元,卫生总费用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96%。
目前中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系统的医疗服务能力差,迫使大量基层的患者向城市大医院集中。同时,由于政府对医院投入不足,很多医院的财政拨款还不够医务人员发工资。为弥补医院空亏,政府允许医院给药品加价15%甚至更高,形成“以药养医”的局面。药品加价促使很多医院对患者采取多开药、开贵药、“小病大治”等手段,增加患者开支,提高医院收入,造成看病贵。
另一方面,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管理可谓“多龙治水”:卫生、药监、物价、工商等部门各司其职;组织部门管干部,人事部门管人,财政部门管钱,卫生部门只管事。北京有关学者指出,公立医院改革和中国其他事业单位的改革一样,主要问题都是如何改革它们与政府的关系。
这次改革的任务包括:积极探索医院“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现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来补偿的机制。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认为,试点开展公立医院改革没问题,但提及“推广”恐怕难度很大。全国成千上万家的医院,政府都提供财政补偿,这种“打补丁”的做法能取得多大的效果有待观察。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前天披露,2009年中国内地全国医疗机构(不包括村卫生室)诊疗人次约达36亿人次,比上年增加7000万人次,住院人数约1亿2600万人,比上年增加1117万人,而不论门诊还住院患者,人均医药费用均比上年上涨超过5%。统计显示:去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1万6118亿8000万元(人民币),人均卫生费用1192元,卫生总费用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96%。
目前中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系统的医疗服务能力差,迫使大量基层的患者向城市大医院集中。同时,由于政府对医院投入不足,很多医院的财政拨款还不够医务人员发工资。为弥补医院空亏,政府允许医院给药品加价15%甚至更高,形成“以药养医”的局面。药品加价促使很多医院对患者采取多开药、开贵药、“小病大治”等手段,增加患者开支,提高医院收入,造成看病贵。
另一方面,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管理可谓“多龙治水”:卫生、药监、物价、工商等部门各司其职;组织部门管干部,人事部门管人,财政部门管钱,卫生部门只管事。北京有关学者指出,公立医院改革和中国其他事业单位的改革一样,主要问题都是如何改革它们与政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