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网报道,广州楼市寻顶回落有可能年内出现。而港人投资热点广州市近期楼价屡创“巅峰”,去年12月更以月涨近二成冠绝全国,全年计一手楼价上涨40.6%至11263元/平方米,虽部分发展商乃至一些中介鼓吹,现时广州楼市仍健康,但多名房地产专家和经济学者纷纷对广州“高热”楼市表担忧。有学者提醒拟在内地置业的港人要居安思危、慎防接火棒。
在广州明月一路,去年12月刚以325万元将自家的望江豪宅出售的港人林先生,正为自己的果断感到庆幸。而踏入一月份豪宅放盘急增,据林先生统计现时至少有13伙住宅放售,每套总价均超过200万元,至今仍未能成功售出。伟业豪宅中介的李剩表示,在这里放盘的香港人占4成,以前这里的豪宅不愁客户,而现在投资买家似乎在瞬间停手,以前留有电话的欲购楼者现在也很难约到来看楼。
与此同时,广州的大房地产商的售卖短信息语言已没有去年那么“趾高气扬”,客气的用词多以优惠来诱惑市民前往看楼。记者先后走访了珠江新城7家中介,据中介人员反映,进入一月份以来,由于受到新政策的影响,看楼的少了5到6成,而放盘的少了近3成,成交量明显比前两个月明显少了很多。
楼市炒家收手
今年来,富力地产董事长张力关于“今年房价将至少跌10%”的言论引起了业界的轩然大波。广州市房地产专家韩世同认为:“从市场规律来看,楼市大涨之后必有大跌。楼价在高位保持稳定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受到购买能力的限制,反而下跌的可能性非常大。”
记者翻查去年的楼市成交数据,广州楼市至第三季度已经有出现“拐点”迹象,从11月份开始成交趋降。市场已经明显出现成交萎缩、上涨乏力的情况,楼价小幅回落的迹象显现。去年12月,广州楼市又出现价升量减的现象,广州市十区一手住宅交易创出11263元/平方米均价新高,但网签成交量进一步萎缩,显示买家对后市趋于谨慎。
内地调控风险大增
“目前广州有购买能力的改善型买家和二次置业者成为市场主力人群,支撑着整个楼市,而投资买家住手观望,刚性需求者则买不起。”韩世同就此指出,在高房价的情况下,投资型买家多数会选择收手和观望。可以说,投资型需求是最不刚性、最会变化的需求。而目前市场的主力已经转化为二次置业的改善型买家,首次置业的刚性需求已经大多成为无效需求,市场将很快再次进入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状况。
另外,内地今年已发出调控楼市11条措施,及严控信贷等措施对今年楼市的影响深远。有经济学者认为,现在广州房地产如同堰塞湖一样,既不能让其崩溃也不能让其水位继续上升,只能小心地泄洪排险。一旦操作失误,可能就会引发巨大的经济灾难和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