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昨天在回应谷歌可能退出中国市场一事时说,中国像其他国家一样依法管理互联网,中国的管理措施是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中国欢迎国际互联网企业依法在中国开展业务。
对于美国国务卿希拉莉要求中国对谷歌电邮受到来自中国的入侵进行解释,姜瑜说,中国的法律也禁止任何形式的黑客攻击行为:“我们已阐明中国政府在相关问题上的立场。如果美方找中方的话,我们会向美方重申这些立场。”
姜瑜还强调,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中国政府鼓励互联网的发展,也努力为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昨天引述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说,互联网在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其中主要的问题包括: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网络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等严重威胁网络运行安全;网络欺诈、网络盗窃等网络犯罪活动直接危害公共财产安全。这些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谷歌法律总监德拉蒙德(David Drummond)本周二在谷歌官方博客发表文章说,由于面临来自中国对谷歌电邮的网络攻击,以及不愿意继续接受中国官方要求审查搜索结果,谷歌将重新评估中国业务运营的可行性,将在未来几周探讨在法律范围内运行一个不必经过过滤的搜索引擎,如果不能达成协议,谷歌将可能不得不关闭“谷歌中国(Google.cn)”以及谷歌中国办事处。
事件被认为具政治色彩
由于谷歌声明可能退出中国市场的理由牵涉保护人权人士的电邮,以及对官方管制互联网的不满,这一事件被认为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美国国务卿希拉莉前天要求中国方面做出解释,也使谷歌事件变成一个可能影响中美关系的话题。
金灿荣:
对中美双边关系影响有限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说,谷歌事件其实是一个商业事件,现在参杂了一些政治的因素。这件事是否会对中美关系产生影响,主要看美国方面将此事政治化的程度有多深。
但金灿荣认为,中美双方应该都不希望看到商业事件变成政治事件,那样对双方都不利。他预计,双方都会控制谷歌事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程度,因此这一事件对双边关系的影响是有限的。
他也指出,中美关系今年可能会有一个矛盾凸显期。虽然去年奥巴马政府刚上台时对中国展现了很多友好的姿态,使中美关系经历了一个“蜜月期”,但双方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解决,而是被暂时搁置,包括美国对台湾售武、达赖问题、贸易纠纷、应对气候变化等等。这些矛盾今年有可能进一步显现,使中美关系进入一个矛盾凸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