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报指出,由官方新华社创办的财经杂志《财经国家周刊》昨天正式面世,同一天,由中央电视台创办的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也正式开播。而3天后,由新华社主办的英文新华社电视新闻网也将于元旦正式启播。这3件事标志,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北京提升官方媒体能见度的工程已初现端倪。
早在年前,关于中央斥资数以百亿元巨资,打造官方媒体“航母”的传闻就不绝如缕。其实,这一工程在北京奥运后就悄然启动,至今年岁末,轮廓初现。
新周刊明抢《财经》读者
《财经国家周刊》觑准《财经》杂志人事内,编辑团队遭削弱之际的市场空档。从该刊创刊号的目录看,由当前热门的内地楼市深度报道《地王潜规则》,到政治话题《汪洋粤政观察》、揭露山东省政协主席涉贪内幕的《孙淑义落马内情》,都颇有旧《财经》之风,针对的读者对象不言而喻。
而昨天开通的CNTV,更是挟其母公司央视45万小时历史影像资料,以及全国电视台每日播出的1000多小时的节目,资源优势在内地几乎无可匹敌。内地网上影视现已有2.2亿用户,加上当局近期关闭了多间影视下载网站,令该台更具垄断地位。从昨日由主管文宣的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亲自点击开通,可见高层对该台寄予厚望。
至于即将正式启播的新华社英文电视,则已于去年开始在外国试播。据称,该台无意与CCTV9英文频道竞争,而是将目标瞄准CNN等欧美主流电子媒体,连Xinhua TV News的译名,都是“新华社电视新闻线路”,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相仿。
戏台是现代化了,但戏码若还是旧的,也难吸引观众。从新华社前日独家专访温总来看,权威性是短期内官方媒体改变形象的主打方向,至于其独立性、大众化及易为人接受,恐怕还有漫漫长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