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调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即通常所说的个税起征点)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自从2009年底财政部和国税总局上报国务院的调整方案搁浅后,一年来并没有来自政府部门的调整消息。
12月23日晚,《华夏时报》记者获悉,包括个税改革在内的一系列税制改革近期可能开始实施,内容则包括个税改革、增值税扩围和研究开征环境税,但最为敏感的个税起征点调整很可能既不是惟一,也不是重点。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此次税制改革的推动力不仅仅来自税制改革的操作部门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而可能由负责税制改革工作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人大法工委出面推动。
而上述税改一旦成行,市场期望的减税力度可能不会太大,除了个税起征点涉及减税外,资源税和环境税若调整,方向也是趋向加税。
一揽子税改计划
由于涉及面广,个税改革一直备受关注。
不过,此次个税改革可能不仅仅停留在人们普遍关注的提高个税免征额上。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表示,事实上提高个税起征点有点费力不讨好。
虽然一直有专家学者建议提高个税免征额,但是提高后,高收入者受惠更多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一结果则违反了个税调节收入的初衷。
另一结果则是个税提高后,一些经济不发达的收入较低地区,个税纳税人将大幅减少,而这也是一些地方反对提高个税免征额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次个税改革很有可能不仅仅停留在提高个税免征额的环节上,从扩大居民消费和促进就业角度看,个税改革将继续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纳税负担,下一步国家有关部门很可能从简化个税级次设置、拉开级距下手。
刘桓告诉记者,实施过程中,可能调整税率,对低收入者实施较低税率,从而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起到刺激消费的目的。
2009年6月,财政部发布的《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也指出,如果目前大幅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受惠多的也是高收入者,中等收入者得益少。
而且提高个税起征点,困难群体和低收入者不仅不能得益,反而成为利益受到影响的主要群体,“个税主要用于补助弱势群体等,如果扣除额提高过多,高收入者缴税大量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也就减少,国家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以及社保、教育、医疗等支出也都会受影响。”
财政部报告还指出,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是目标,这种税制对部分应税所得项目到年终予以综合,适用累进税率征税,对其他的应税所得项目则按比例税率实行分类征收。
虽然这项改革早已定调,但财政部报告指出,条件并不成熟。
刘桓则指出在征管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简化个税级次设置、拉开级距,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率,操作起来相对容易。
比如如果实施这一措施,对月收入3000元到5000元者,实施低税率,而对高收入者实施相对较高税率,则可以有效降低中低收入者的负担,起到提高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拉动消费的目的。
长远来看,个税改革朝着分类和综合相结合的方向发展,2009年以来国税总局曾多次下文,要求各地上报纳税人信息,并建立一个全国联网的个税信息系统,掌握全国个人所得税明细数据,这被认为是为国税总局加强个税的征管和个税深层次改革打下基础。
减税规模不大
虽然备受关注的个税改革旨在为中低收入者减税,但记者获悉,包括环境税、增值税扩围在内的此次税制改革,重点并不在减税。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安体富告诉记者,个税改革虽然是一项减税措施,但是个税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只有6.4%,即使减税,规模也不是很大。
对于在物流等行业取消营业税开征增值税,即通常所说的增值税扩围,他表示这一改革重在完善税制,不在减税。
本报记者获悉,此次增值税扩围可能涉及到物流业和金融业,而事实上,早在2006年楼继伟在财政部副部长任上时就曾表示,希望增值税征收范围从制造业扩大到服务业。
当时有专家分析,楼继伟着重谈到金融、物流增值税改革的问题,可能预示着增值税扩围将在金融和物流业先行。
然而,增值税扩围并非易事。
在现有的税制体系中,营业税是地方税,而增值税是中央、地方分享75%和25%,因此,安体富表示即便2009年中央考虑实施增值税扩围,操作上也会存在困难,而不一定能够成行。
而由于总体税负基本不变被认为是当初增值税扩围的原则之一,所以增值税扩围减税的意义就更小了,刘桓表示,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测算。
相反,2010年可能实施的环境税、资源税等均是增加税收的税种。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孙钢表示,资源税改革已经进行多年,实施层面已经不存在问题,早已是择机而出的问题。
由于哥本哈根会议中国承诺了较高的减排指标,环境税提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此次记者也获悉,环境税可能是2010年完善税制的重点之一。
但是孙钢表示,环境税应该还没到可以实施的程度,一位环境税专家组成员则以问题敏感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2009年6月,国税总局的人士则对记者表示,目前有关碳税方案的工作由国家环保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在联合制定,在政策制定方面还处于部委内的相关业务处室这个层面,连司级层面都没有到,当时该人士表示,环境税的实施还很遥远。
刘桓则表示只要下定决心实施,方案还是有的,他同时表示,包括个税、增值税、环境税在内的改革2010年实施,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12月23日晚,《华夏时报》记者获悉,包括个税改革在内的一系列税制改革近期可能开始实施,内容则包括个税改革、增值税扩围和研究开征环境税,但最为敏感的个税起征点调整很可能既不是惟一,也不是重点。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此次税制改革的推动力不仅仅来自税制改革的操作部门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而可能由负责税制改革工作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人大法工委出面推动。
而上述税改一旦成行,市场期望的减税力度可能不会太大,除了个税起征点涉及减税外,资源税和环境税若调整,方向也是趋向加税。
一揽子税改计划
由于涉及面广,个税改革一直备受关注。
不过,此次个税改革可能不仅仅停留在人们普遍关注的提高个税免征额上。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表示,事实上提高个税起征点有点费力不讨好。
虽然一直有专家学者建议提高个税免征额,但是提高后,高收入者受惠更多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一结果则违反了个税调节收入的初衷。
另一结果则是个税提高后,一些经济不发达的收入较低地区,个税纳税人将大幅减少,而这也是一些地方反对提高个税免征额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次个税改革很有可能不仅仅停留在提高个税免征额的环节上,从扩大居民消费和促进就业角度看,个税改革将继续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纳税负担,下一步国家有关部门很可能从简化个税级次设置、拉开级距下手。
刘桓告诉记者,实施过程中,可能调整税率,对低收入者实施较低税率,从而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起到刺激消费的目的。
2009年6月,财政部发布的《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也指出,如果目前大幅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受惠多的也是高收入者,中等收入者得益少。
而且提高个税起征点,困难群体和低收入者不仅不能得益,反而成为利益受到影响的主要群体,“个税主要用于补助弱势群体等,如果扣除额提高过多,高收入者缴税大量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也就减少,国家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以及社保、教育、医疗等支出也都会受影响。”
财政部报告还指出,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是目标,这种税制对部分应税所得项目到年终予以综合,适用累进税率征税,对其他的应税所得项目则按比例税率实行分类征收。
虽然这项改革早已定调,但财政部报告指出,条件并不成熟。
刘桓则指出在征管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简化个税级次设置、拉开级距,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率,操作起来相对容易。
比如如果实施这一措施,对月收入3000元到5000元者,实施低税率,而对高收入者实施相对较高税率,则可以有效降低中低收入者的负担,起到提高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拉动消费的目的。
长远来看,个税改革朝着分类和综合相结合的方向发展,2009年以来国税总局曾多次下文,要求各地上报纳税人信息,并建立一个全国联网的个税信息系统,掌握全国个人所得税明细数据,这被认为是为国税总局加强个税的征管和个税深层次改革打下基础。
减税规模不大
虽然备受关注的个税改革旨在为中低收入者减税,但记者获悉,包括环境税、增值税扩围在内的此次税制改革,重点并不在减税。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安体富告诉记者,个税改革虽然是一项减税措施,但是个税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只有6.4%,即使减税,规模也不是很大。
对于在物流等行业取消营业税开征增值税,即通常所说的增值税扩围,他表示这一改革重在完善税制,不在减税。
本报记者获悉,此次增值税扩围可能涉及到物流业和金融业,而事实上,早在2006年楼继伟在财政部副部长任上时就曾表示,希望增值税征收范围从制造业扩大到服务业。
当时有专家分析,楼继伟着重谈到金融、物流增值税改革的问题,可能预示着增值税扩围将在金融和物流业先行。
然而,增值税扩围并非易事。
在现有的税制体系中,营业税是地方税,而增值税是中央、地方分享75%和25%,因此,安体富表示即便2009年中央考虑实施增值税扩围,操作上也会存在困难,而不一定能够成行。
而由于总体税负基本不变被认为是当初增值税扩围的原则之一,所以增值税扩围减税的意义就更小了,刘桓表示,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测算。
相反,2010年可能实施的环境税、资源税等均是增加税收的税种。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孙钢表示,资源税改革已经进行多年,实施层面已经不存在问题,早已是择机而出的问题。
由于哥本哈根会议中国承诺了较高的减排指标,环境税提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此次记者也获悉,环境税可能是2010年完善税制的重点之一。
但是孙钢表示,环境税应该还没到可以实施的程度,一位环境税专家组成员则以问题敏感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2009年6月,国税总局的人士则对记者表示,目前有关碳税方案的工作由国家环保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在联合制定,在政策制定方面还处于部委内的相关业务处室这个层面,连司级层面都没有到,当时该人士表示,环境税的实施还很遥远。
刘桓则表示只要下定决心实施,方案还是有的,他同时表示,包括个税、增值税、环境税在内的改革2010年实施,绝对不是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