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美宣布减排目标受国际瞩目
日期: 09年12月1期

本报综合消息(记者 杨文凯)1126日,中国政府在美国宣布减排目标之后不到24小时,便发表了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声明。中国同时宣布,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

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会议还决定,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我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

早些时候,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宣布,美国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美国拟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是, 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2025年减少30%2030年减少42%2050年减少83%。专家推算,美国所承诺的数值,仅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与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减排40%的目标相去甚远。他们认为,发达国家减排目标的确定,是哥本哈根会议的关键。

国际社会非常关注中美两个大国的减排目标和表态。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项目负责人基姆.卡斯滕森表示,中国宣布2020年前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是个极受欢迎的消息。考虑到中国经济的规模,其经济成长与减排并重,对能否实现全球变暖低于2摄氏度至关重要。中国的新承诺,意味著将减排几十亿吨二氧化碳。相信中国可以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至少比2005年下降45%。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发言人约翰.海在提到中国的减排行动目标和奥巴马参会时说,这非常鼓舞士气。

不过,国际社会对中美减排目标的评价是有差别的。中国的减排目标,多被看做是认真而坚定的。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文章称,这是中国实行坚定的气候变化政策以减缓近几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的最新证明,很可能受到国际社会欢迎。与其它多数富国的类似目标和环保组织的期望相比,美国的目标显得不那么雄心勃勃。瑞典环境大臣安德烈亚斯.卡尔格伦遗憾地说,美国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不够高,因为评估显示美国能做的更多。奥巴马只参加哥本哈根会议一天就转道去领诺贝尔和平奖,更被讥讽为顺道遛弯。这表明美国在当前辩论中仍置身局外,而非全面参与。

中国国内普遍认为,政府正式公布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碳强度指标,是中国节能减排领域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表明中国积极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随著碳总量控制指标的制订,一系列相关市场和监管体系将随之建立,中国将正式进入碳总量控制时代。

有研究机构认为,哥本哈根会议要讨论到2012年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相比1990年至少减排40%——是绝对量的下降,而中国由于种种原因,至少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还会继续上升,而把上升的幅度控制住,达到相对量的下降,也是一种总量控制目标。各方专家表示,中国提出相对指标,既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减缓碳的努力,又不是绝对量控制指标,不会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举例来说,中国从1990年到2005年,单位GDP碳强度下降了47%,但2005年与1990年相比,二氧化碳总的排放量仍然是增长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今年9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中承诺,中国将在2020年实现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 专家指出,这样的要求非常合理。

专家们也称,下一步就是构建与之对应的市场体系和监管体系,通过市场之手,以最低的成本来达到减排目标,成为业界最该考虑的事情。首先,业内不要视总量控制为洪水猛兽,碳总量控制指标的确立提供了重大政策基础;其次,目前最大挑战是把中国本土的碳价格机制做出来;第三,相关政策法规、监管机制亟待确立。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2/11611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