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软实力是怎样炼成的
日期: 09年11月4期
■ 刘 柠(北京)

  为拙著出版的促销活动,应出版社之约,就国家软实力问题做了点功课。
  据相关统计数据,至迟明年,中国GDP将赶超日本,在经济总量上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国。对此,日本主流舆论总的来说并不吃惊,更无惶恐感。一方面,经过“泡沫经济”的“失落的十年”及其后的持续萧条,日人对邻国的经济崛起早有心理准备,也做了应对的功课;另一方面,毕竟当了40余年世界经济老二,日人深知GDP并不等于国家实力,更与国民个人的生活品质无关。在央视热播《大国崛起》的时候,日本媒体更热衷的一个话题是“软实力”。
  国家软实力(Soft Power),作为与传统的以军力和经济力为代表的国家硬实力(Hard Power)相平行存在的一种“力场”,应该说古已有之。但作为一种学理概念的提出,则是近20年的事,其“始作俑者”被认为是美国战略学者、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s.Nye,Jr.)。奈教授于1990年出版的《不灭的大国美利坚》一书中,首次以“软实力”的概念,批判了当时的美国衰落论,认为美国并非因军力和经济实力而最强,而是因被称为“软实力”的“第三个侧面”才称雄世界。
  然而吊诡的是,其后的历史发展,随著“历史终结”论的甚嚣尘上,“后冷战”的意识形态氛围日益浓厚,美国政治的单边主义倾向越来越表面化,至布什政权时期达到顶点,奈氏最初出于为美辩护的立场而提出的软实力概念被置换为对新保守主义(或曰布什主义)政治的批判武器。继2001年出版的《对美国的警告》之后,奈氏痛感需要从理论上正本清源,对软实力概念做进一步的深层阐释,于是便有了2004年出版的风靡世界的超级畅销书《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路》(Soft Power:The Meansto Successin World Politics)。在书中,奈氏把软实力定义为“不是由于强制与报酬,而是由于魅力而获得所希望的结果的能力。软实力从国家文化、政治理想和政策魅力中产生”。照奈氏的定义,一个国家,其软实力的源泉主要有三:文化、政治价值观(制度等)和外交政策。鉴于布什主义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极端“暴走”,他特别指出一个国家在其国内政策或外交政策上的伪善、言行不一的首鼠两端及对他国意见的傲慢与迟钝,对国家利益的损害至深,甚至会反作用于其硬实力。最近,奈教授在理论上更上层楼,在《外交》杂志撰文提出软硬实力相结合的“巧实力”(Smart Power)主张,旋即成为奥巴马政府外交战略的基轴。
  但无“巧”不成书,无“软”不成巧——在21世纪,徒有兵强国富的硬实力,无疑难以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以日本为例,近代以来,富国强兵的国策虽然一度导致其国力大增,乃至跻身列强,但真正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还是战后的事,确切地说,是过去近半个世纪的事,基本上与其做成经济大国的进程同步。而其中,软实力之贡献,功不可没。
  作为亚洲第一、举世公认的软实力大国,日本在这方面确实有意识先行、软实力创造机制发育早熟的一面。说到日本的软实力,国人言必称东洋动漫。但殊不知,那只是东洋文化、“价值观输出”的一个结果、一种形式而已,并非动因,更不是动力本身。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其软实力得以源源不断地生发的源动力呢?其发生机制究竟何在呢?
  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恰恰是广为人知、但却广受误读的一种基本“元素”(或曰文化基因),即所谓文化模仿说。日人工于机巧,喜欢模仿,举世闻名。长期以来,这被看成是其缺乏文化创造力的理由。但这种看法过于表面化。其实,日人的“模仿”本质上是一种学习,而学习的目的不用说,是为了掌握和超越。从西装版式的设计到电子产品的研发,这些发端于西洋的文明,无一不是经东洋之手而精致化、标准化、产品化,从而被做大,行销全球,反哺西方社会。
  进言之,日人之学习,是真学,是从里到外、一点不落地学,而非做样子的皮毛之学。更主要的,日人的学习排除功利心,师夷长技,却不在乎“夷”之文化身份与文明程度。古代师法中国、近代师法欧美列强自不在话下;战后,在反省战争的基础上重新出发,日本一路向那些经济不如自己、但文化却有可取之处的异文明致敬,从英、法、意大利,到印度、东南亚,现在又重新发现了中国。
  举个例子,民以食为天,古今中外皆如此。但日本街头,从印度餐馆到泰国料理,从来是达官显宦、摩登白领们打牙祭的好去处。而不像我国似的,连号称天下第一的饮食文化也崇尚跟风:改革开放之初,遍地是粤菜;随著政治权力的世代交替,从川菜到上海本邦菜,一路华丽转身,不一而足。殊不知,百年老店本身,也是软实力之一种。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11576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