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版“常春藤”只是噱头?
日期: 2009/11/08 14:06
● 明永昌

  在上个月达成联盟协议的中国九大名校被誉为中国版的“常春藤”(英文简称C9),但协议主要内容实际上是资源共享,与美国的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所代表的内涵与精神大相径庭。

  中国高等教育赶超世界一流,一直是很多中国顶尖大学的心愿。为快速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中国九大名校日前达成联盟协议,今后将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原则,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这一联盟得到国家的支持,使九所大学在中国率先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获得确立。有人高度肯定此举将开创中国高校合作共赢的新机遇,但也有人担心这将加剧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从而造成其他高校永远落后的局面。

  10月9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签署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10月26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当局对这个联盟的成立持积极支持和鼓励的态度。

  虽被誉为中国版的“常春藤”(英文简称C9),但协议主要内容实际上是资源共享,包括开展学生交换、互相承认学分、联合开展教材建设和共享远程教育平台等,与美国的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所代表的内涵与精神大相径庭。

“强强联合”=教育资源被垄断?

  对于组建这样一个联盟,北京大学教授王义遒认为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肯定是有利的”。他指出,开放性是美国大学现在最大的优势之一,中国要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大学要多样化,而要实现多样化,最重要的就是对外开放。九校互认学分,可以促进九校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推动中国大学的开放性。

  同样是联盟成员的清华大学,该校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胡光宇则认为,成立联盟可促进南、北方各大学间的公平、均衡教育;同时有利于信息共享,提高科研效率,能更有效地完成国家任务;而且学生有机会在不止一所学校就读,就业时更容易被当地文化接受。

  但对于联盟以外不少高校而言,它们担心这种“强强联合”会形成教育资源的垄断。例如有“高校重镇”之称的武汉没有一所高校在联盟内,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周光礼在接受《楚天都市报》访问时就道出了忧虑:“联盟中没有湖北高校身影,这对我省高校将造成较大压力,但我们也不能干着急,要采用相应的方式来积极应对。如果不想办法,听之任之,可能我们会远远落在联盟高校后面。”

  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则指出,C9是九校自发组织的民间联盟,中国“常春藤”的说法应该不是出自官方。但他直言“北京高校、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和内陆高校还是有区别的”,联盟里没有武汉的高校,可能是因为这些名校没有把招生重点放在湖北。

  《中国青年报》也认为,其他学校的担心不无道理。报道指出,成立联盟的九所大学都是中国首批进入“985工程”建设的高校,虽然数量还不到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1%,但却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许多重点教学和科研基地,占据了相对较多的教育资源。会否因此形成教育资源的垄断?

  教育评论专家熊丙奇建议,如果中国版“常春藤”有心要使中国高等教育赶超世界一流,就应该致力于打造公共平台,把自己的教育资源向全国所有大学辐射,对其他中国高校产生带动的作用。

  他问:“近年来各高校签署的校际合作协议并不少,但有多少协议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实效呢?”

  他认为,大学之间联动,共同培养学生,构思是好的,但如果这种构思不是真正为学生的权益着想,而只是想创造一种概念,甚至是某种噱头,就极有可能停留在无法操作、难以推进的概念层面,成为“政绩工程”。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9/11516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