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遭遇财富 昭示共赢 / 北京财富论坛展现中国魅力
日期: 05年05月4期
  2005年北京《财富》全球论坛16日开幕,在美国时代华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德.帕森斯致欢迎辞后,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演讲。他强调,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及亚洲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世界经济发展也将给中国及亚洲的发展带来新的重要机遇。世界各国经济互利合作、相互依存的加深,必将给全球经济增长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
  来自全球的商界精英就“中国与新的亚洲世纪”的主题在《财富》全球论坛上各抒己见。《财富》杂志主编瑞克.柯克兰德说,论坛将全世界最精明的商界领袖聚集到一起,包括创纪录的77家500强企业代表。“很高兴中国的领导人也参加了我们的论坛,他们的帮助使我们的论坛取得了成功”。
  此次北京《财富》全球论坛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第一天的体育、文化圆桌会议,就中国体育的迅猛发展与涌现的机会和新的中国经历的文化变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开了讨论。
  随后两天的11场大会、15场分会中,企业家和经济专家们就中国及亚洲的金融、科技、能源、贸易等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时代华纳公司国际事务高级副总裁彼得.沃尔夫说,此次论坛在北京的收获不小。“办好论坛需要精彩的内容和高级与会者,要求我们找准本地伙伴并很好地合作。显然,我们找到了理想的合作伙伴”。他表示希望将北京《财富》全球论坛的成果延续下去。“北京显然是正在崛起的城市,这种势头在2008年前肯定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坚信,《财富》与中国的关系会不断发展”。
  本次论坛是《财富》全球论坛第三次在中国举办,是历届论坛中规模较大的一次,与会中外代表共800多人,其中有包括7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400多名国外大企业的董事长、总裁、首席执行官,200多名中国内地、港澳台侨企业界人士,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北京市政府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等。1995年开始举办的《财富》全球论坛,由美国时代华纳集团所属的《财富》杂志主办,旨在探讨世界工商业发展中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三大女掌门解读成功关键词

  每位全球财富论坛上的发言者,都是在世界和中国经济舞台上某个领域的佼佼者,而女性CEO或COO则更加受到众人的关注。在财富论坛上发言的三位女掌门,颇具有代表性,一位是名副其实的“商界女强人”,来自eBay的首席执行官和总裁梅格.惠特曼,这位今年刚刚在中国市场投资1亿美元并称不赢利的女性,其决断让人大为震惊。另一位是从事个人计算机事业20多年的联想国际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弗兰克斯.苏立文。第三位则是上海宝钢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谢企华,她们运用女性视角,对中国经济的审视和反思,颇能给人一些启发。
梅格.惠特曼:赢得中国市场关键是“耐心”
  在品牌论坛会后,梅格.惠特曼接受了采访,她说,“ 之所以投资1亿美元,也不要求中国市场赢利,那是因为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还需要足够的耐心去培育,建立一个认知度。”
  对于投资者对于这1亿美元产生的质疑,梅格.惠特曼表示,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9880万。预计,2005年底中国进行网上交易的人数将增长190%。相信中国在未来几年将是eBay的一个巨大市场。2009年,中国的网民数量预计将会超过美国。2010年,中国中产家庭数量也将达到1.7亿。简单来说,5到10年内,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业绩将成为成功网络经济的良好诠释。“我想这些数字对质疑是最好的回答。”梅格.惠特曼说。
  弗兰克斯.苏立文:“ 妥协”是中国市场成功关键
  对于刚刚完成大型并购的联想国际公司,并购的后续问题,是所有人关注的核心。对此弗兰克斯.苏立文说,“IBM有四分之一员工在美国,另外一部分员工在世界各地,所以我们已经习惯于管理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的人。我们到新联想集团才80多天,中国联想集团和IBM这个团队很快地融合起来。我们继续进行培训工作,让中国员工在自愿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教美国员工语言、文化等等,同时鼓励美国员工也这么做。”至于并购案后如何整合的问题,苏立文再次提到了“妥协”这个字眼,她说,妥协是信任、尊重其中的一部分。
谢企华:“中国奇迹”造就宝钢神话
  对于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的体会,上海宝钢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谢企华感受颇深,她说,中国的钢铁发展很快,已经连续9年在全世界第一,去年中国的钢产量27300万吨,中国自己生产的钢产量还不够,我们去年还进口了2630万吨,这样的发展对钢铁的需求量是大的。

  体育圆桌招待会开幕

  在《财富》全球论坛即将召开之际,邓亚萍、丁俊晖、罗雪娟、张国政、申雪、赵宏博……这批中国体育界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出席了16日傍晚在此间国际俱乐部酒店的花园举行的体育圆桌会议开幕酒会,北京奥运、中国体育经济成为他们同媒体互动的热词。
  出席酒会的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表示,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前举行的此次盛会,不仅能够让中国汲取其它奥运举办国的经验与教训,同时也会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了解北京、了解北京的奥运经济。
  据了解,体育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之一,中国体育消费市场同样如此。但中国体育产业起步较晚,大多企业尚处起步阶段。在体育用品市场,国内企业还主要分布在低端市场,产品质量同国外产品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培育和开发国内市场,加大体育产品科技含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树立中国自己的体育名牌,已成为国内企业的当务之急。

  四名新生代演绎中国年轻的声音

  17日下午,“年轻的声音:与新中国相识”文化圆桌会议出现了特别的一幕:四名事先并未在会议日程表上出现的“新生代”闪亮登场。会议现场的两位“大腕”发言人欣然将大段的发言时间拱手相让。这不是会议安排的失误,而是论坛组织者给大家的一个惊喜:让年轻人现身说法,让全世界真切地体会到中国“年轻的声音”。这两位发言人一位是维亚康姆中国区执行董事和MTV在中国的掌门人李亦非,一位是北京互动广告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洪晃,她同时也是三本时尚杂志的出版人。
  在李亦非眼中,青年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济规模,他们推动的东西可以演化为一种时尚,即使父母也往往听从孩子的建议。
  而洪晃则认为,这一代年轻人压力很大,同时,我们的消费文化让年轻人对金钱和物质特别敏感。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缺少表达自我的平台。
  他们的观点随后被四名“新生代”分别演绎。其中三名是洪晃时尚杂志的读者,年龄最小的17岁,最大的也还在上大学。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成为歌星、影星或新闻记者的梦。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文博是个MTV迷。他说:“ 希望以后能开自己的音乐会。”同样来自外国语大学的一名小伙子则希望今后成为戏剧作家。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女孩由宓今年17岁,此前已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完成了自己制作的18部电影。她的憧憬是:希望能够扭转中国电影不景气的局面。
  第四名上台的年轻人的生活气息没有前面三个人浪漫,但其经历充满了坎坷。这位英文名为Peter,现年24岁的小伙子,只在6至12岁时上过学,后来在农场工作,砍竹子、编竹器,如今手上伤痕累累。年龄稍大时,他到城里打工,16岁时进入西餐房,成为一名厨师助理。在19岁时,一位美国女士鼓励并资助他进入厨师学校学习,他由此开始了人生的巨变。目前,他在北京拥有两家饭店,并希望以后能办成国际化的连锁企业。来自农村的Peter最大的希望是有更多的人关心农村少年。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4/1151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