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发言人表示,今年的就业形势截至目前还是好于预期。城镇新增就业情况进入二季度后,每个月保持在90万人以上,预计年底可达到新增就业900万人的目标。
中国经济呈现V型翻转态势,国内就业形势也趋向稳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昨天公布第三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与上季度末持平,而今年首九个月城镇新增就业851万人,达到全年900万目标的94%。
人社部发言人尹成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的就业形势,到目前为止,还是好于预期。”他透露,城镇新增就业情况进入二季度后,每个月保持在90万人以上,预计年底可达到新增就业900万人的目标。而在正常的情况下,新增就业有可能达到去年的水平,即1100万人以上。
尹成基说:“就业情况比较好,减轻了失业保障的压力,没有出现大量失业的情况。我们有信心,今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目前的水平。根据现在我国经济企稳向好的趋势,我们预测在明年中国经济继续好转的情况下,城镇新增就业和城镇登记失业状况会相对稳定。”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三季同比增长8.9%,前九个月增长7.7%,“保八”已无悬念。人社部部长尹蔚民8月曾经在《人民日报》撰文表示,2009年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超过2400万人,如果按照8%的经济增长速度测算,全年通过经济增长能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总数仅约1200万个,相当于所需就业人员总数的一半。
官方今年的目标是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有些学者和专家向来认为,中国的真实失业率远高于官方提供的数据。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中国衡量失业的唯一官方指标,不包含农民和进城的农民工的失业情况,也不包括下岗失业人口和未就业大学生,仅计算城镇本地户籍的失业人员,数据的代表性有一定的局限。
“民工荒”再现
印证就业情况缓和
然而第三季宏观经济数据反映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增强,加上东部沿海地区以制造业为主的区域再次出现“民工荒”现象,多少印证就业情况缓和的现实。
国家统计局上个月提供的数据显示,农民工就业形势好转,截至6月底,还有约420万农民工还在寻找工作,比年初的2000万人显著减少。
尹成基昨天透露,根据人社部对250个行政村农民工的就业状况进行直报的统计,相对于去年8、9月份农民工外出人数,已有94%以上的农民工返城。他没有提供农民工失业情况的具体数据,但形容农民工的就业“总体上是比较平稳”。
中国经济强劲的复苏力道,也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转移性收入增长较快等方面。
前日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万4213元,其中转移性收入增长15.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30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其中转移性收入增长26.4%。转移性收入一般是指政府提供的各项补贴、救济款,以及离退休金和养老金。
人社部昨天也总结三季度的社会保障工作,其中今年首九个月全国按时足额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5815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186亿新元),同比增长16.4%;全国失业保险金领取人数达到248.4万人,失业保险基金(包括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支出219.1亿元,同比增长31%。
另一方面,截至9月底,全国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2464万人)、基本医疗(4292万人)、工伤(5281万人)和失业保险(1563万人)人数,分别比去年底增加48万人、26万人、339万人、14万人。更多农民工获得制度的保障,人社部将在未来适时出台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办法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